- 67.50 KB
- 2021-05-28 发布
第 18 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伟大的转折 1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 4
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综合 6
一、选择题
1.(2018·齐鲁名校期末联考)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
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
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
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C.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解析:B 根据材料“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
的解放运动”可知主要强调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思想解放作用,
未涉及党内主观主义,A 项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终形成“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把人们从长期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
义束缚中解放出来,B 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纠正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 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 项错误。
2.(2018·河南周口期末)邓小平认为,探索中国模式必须从中国实际
出发,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
供某种经验,但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据此可知中国模式( )
A.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模式
B.只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
C.可能被其他国家成功复制
D.是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
解析:D 材料强调中国模式与他国模式的关系,没有反映出中国模式
的地位,A 项错误;材料“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
经验”说明不仅是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B 项错误;材料“也不能照
搬到其他国家”说明不应该被简单复制,C 项错误;材料认为中国“吸收
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
验”,反映出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D 项正确。
3.(2019·江苏宿迁期末)1992 年 2 月 5 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早间新闻
在《邓小平从封闭中重新出现》的报道中指出:“邓小平的再次露面及
其支持改革的承诺让一些分析家非常疑惑……这让我们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让美国人“摸不着头脑”源于邓小平(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
C.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D.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解析:D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 1987 年中共十三大,A
项错误;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是在 20 世纪 80 年
代,B 项错误;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是在 1978 年召开的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 项错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计
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D 项正确。
4.“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
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
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
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
解析:D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际风云变换,中国改革进入关
键时期。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故选 D 项。
5.1978 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 21
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反映了(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到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解析:D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
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
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
要照搬,那就不得了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
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
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 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
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
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
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对材料一的思想有何发展?这一发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
出现的?
(3)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表的?概括他在谈话中提出
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
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
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
得出答案。第(2)问从材料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知提出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背景”结合材料时间“1982 年”从改革与开
放两方面取得的成果入手。第(3)问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
着其思想成熟,从材料三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答案。其背景据“1992 年”的时
间作答。
答案:(1)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背景:改革已从农村起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也从设
立经济特区迈开步伐。
(3)形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标准:三个有利于。
相关文档
- 2019生物同步新增分方案人教必修一2021-05-28 15:47:196页
- 新人教九年级第25章《概率初步》同2021-05-28 15:45:534页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单2021-05-28 15:39:492页
- 小学英语人教新起点一年级上册 期2021-05-28 15:38:125页
-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2021-05-28 15:37:2716页
-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2021-05-28 15:35:205页
- 【必刷卷】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2021-05-28 15:34:1413页
- 【必刷卷】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2021-05-28 15:33:1312页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3单元环境保护2021-05-28 15:32:456页
- 【必刷卷】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2021-05-28 15:32:44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