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 MB
- 2021-05-28 发布
第六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
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
2.认识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
争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重点难点
1.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重
点)
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中国成立。(重点)
3.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在
中国走向和平民主道路上的历史作用和意义。(难点)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背景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积极准备发动内战的同时,还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
(2)1945 年 8 月,蒋介石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到重庆“共商国家大计”。
(3)为了向国内外表明和平诚意,揭露国民党的和平阴谋,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和
王若飞等人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斗争
(1)重庆谈判
①概况:经过四十天的和谈,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②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表现和主张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
(2)政治协商会议
①概况
a.1946 年 1 月 10 日在重庆召开,1 月 31 日会议结束。
b.最后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和平建国纲领》。
②成果: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独裁和内战政策,宣布在中国实行国会
制、内阁制和各省自治的政治体制,并实行民主政策。
③意义:和平民主力量利用合法斗争手段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民主运动史上的
光辉篇章。
国民党统治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1)1945 年中国民主同盟讨论建国问题,明确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个人独裁。
(2)“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民主科学社”
等民主团体相继成立。
2.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一二·一”惨案:1945 年 12 月,国民党军警特务在昆明西南联大制造了“一
二·一”惨案,全国各城市和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纷纷发表声明和通电,表示抗议和对学
生的声援。
(2)示威游行:1946 年 12 月,为抗议美国兵强奸女学生,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几
十个大中城市的学生连续举行示威游行。
(3)“二二八”起义:1947 年 2 月 28 日,台湾人民举行起义。
(4)五二○血案:1947 年 5 月 20 日,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大中学校举行声势浩大的“反
饥饿、反内战”的游行。
3.影响
国民党在南京召开 “行宪”大会,导演了一场“还政于民”和总统选举的闹剧。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中国成立
1.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三种政治力量代表
①国民党顽固地坚持独裁专制统治。
②共产党主张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2)国民党的独裁专制
①污蔑各民主党派,并对其领导人及成员进行逮捕和杀害。
②1947 年 10 月 27 日,又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并“严加取缔”。
2.新中国成立
(1)新政协的召开
①筹备
a.1948 年 5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
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倡议,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和欢迎。
b.不久,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协组织草案、共同纲领草案和政府组
织草案等文件。
②召开
a.时间地点:1949 年 9 月,在北平开幕。
b.内容:选举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政协全国委员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
奇、宋庆龄等人为副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新中国成立
①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②意义
a.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富强、民主、进
步的新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伟大胜利。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开始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中华民族将以
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局势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1.特点
(1)战后形成两大阵营,国民党坚持内战和独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
(2)斗争焦点围绕和平建国方针,反动派坚持一党专政独裁,人民坚决反对。
(3)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形式,如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召开,国民党军事进攻是局部的。
(4)民主党派、中间人士异常活跃,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并提出独立的主张。
2.原因
(1)与当时国际形势有关,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
国将中国作为其前哨阵地极力扶植蒋介石;另一方面,美国在华势力扩大尚需要一定时间。
战后和平、民主成为世界潮流,各国人民的斗争也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由当时国内形势决定,国民党反动派战后力量膨胀,其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已定,但尚
未做好战争准备。战后人民武装力量壮大,并且人民觉悟提高,国内力量均衡对当时反动派
发动战争暂时起了制止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内存在了一年多的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之所以存
在这个阶段,而未直接发生战争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B.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高涨
C.国民党尚未完成内战准备
D.阶级矛盾尚未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战胜利后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抗战结束后,中华
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故 D 项不符合史实。A、B、C 三项均正确反映了中国当时的形势。
【答案】 D
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
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
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并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解读
材料一:反映了“边区”人民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材料二:反映了“边区”
实行耕者有其田和人民专政。
解答思路 第(1)问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尝试解答】
(1)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理由:各个阶段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理由: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2)前者:调动了各阶级、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
后者:赢得了民心,为解放战争建立了稳固的后方。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 )
A.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斗争
B.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
C.民主党派和中间人士提出独立主张
D.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分歧较大
【解析】 注意结合抗战胜利后初期,中国社会形势以及国共两党之间斗争的相关史实
(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分析问题,即可确定其正确选项为 A 项。
【答案】 A
2.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表明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
B.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C.教育广大民众争取中间党派支持
D.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解析】 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争取和平民主建国,中共派毛
泽东等赴重庆谈判,A、B、C 三项也是中共赴重庆谈判的目的,但从属于 D 项。
【答案】 D
3.观察下图,通过对报纸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
登载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刺杀消息的报纸
A.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压制
C.中共在国统区领导反蒋斗争
D.国民党为遏制民主而制造暴行
【解析】 李公朴与闻一多都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刺杀李、闻二人是国民党反动派制造
的反民主的暴行之一。
【答案】 D
4.被国民党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为“非法团体”而强令解散的
民主党派是( )
A.民主同盟 B.民主建国会
C.民主促进会 D.九三学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47 年,国民党中央社污蔑民
主同盟已成为“暴乱工具”。接着,国民政府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
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并“严加取缔”。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
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
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
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 年 9 月 23 日)
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
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
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
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 年 10 月 10 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目并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依据材料
“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
小问结合抗战胜利的影响、国内和平力量、当时的国际因素等加以分析;第二小问从政治民
主化以及对后来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等角度作答。
【答案】 (1)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
则下地位一律平等。
(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
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
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基础。
课时作业(三十二)
一、选择题
1.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
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
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解析】 抓住题干时间“1945 年 8 月”,理解题干材料联系史实(重庆谈判)即可确定
其正确选项为 A 项。
【答案】 A
2.1945 年 8 月,毛泽东到达重庆,在机场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此行最大的
成果是( )
A.达成了“停战协定”
B.签订了《双十协定》
C.召开了“国民大会”
D.建立了“联合政府”
【解析】 重庆谈判的结果是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答案】 B
3.1946 年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①使中间党派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得以通过 ②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③
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④实现了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1946 年初的政协会议。主题干实际上强调了 1946 年政协会议
的作用,子题干摆出类似作用;经分析可知,①应该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④不符合史实,
②③是其作用,B 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 B
4.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最具实质性的意义是( )
A.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B.改组了国民党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否定了国民党的独裁和内战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会议上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实
际上就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和独裁政策。
【答案】 D
5.1945 年 10 月《双十协定》的签订和 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表明( )
A.共产党揭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B.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C.民主和平力量取得限制内战的政治主动权
D.粉碎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解析】 《双十协定》和政协会议使民主和平力量取得了限制内战的政治主动权。
【答案】 C
6.1947 年 5 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该运动属于( )
A.中共领导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
B.知识分子的反蒋爱国运动
C.国统区人民自发的争取民主的运动
D.民主党派发动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47 年的反内战、反饥饿运动
是中共在国统区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
【答案】 A
7.有人说:“民盟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同时也正是民盟转变的起点。”“转
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
B.中国共产党民主政策的感召
C.民盟放弃了自己的民主理想
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解析】 题干中的“转变”是指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其
根源在于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使民主党派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没有走通的可能,因此只能与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
【答案】 A
8.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
了”,这句话的含意之一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掌握了国家
政权,所以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B、C 三项在当时都没有完成。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 年周恩来在重庆
材料二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都拒绝出席蒋记国大,按规定国大代表是
2 010 人,出席者只有 1600 多人,其中 85%是国民党,其余是附属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社
党以及胡适这类“社会贤达”。其中“知名人士”有大汉奸……有经人检举的贪污犯……这
群代表在大会上争权夺利……甚至发生扭殴。41 天的大会,每天所演的闹剧,各有特点,当
时舆论说:“这幕独角把戏将是国民党最丑恶的一幕历史。”参加国大的人,被人民叫作“落
水”,叫作“堕入妓院的火坑”。
——荣孟源《蒋家王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召开的是什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主要通过了哪些决议?结果怎样?
(2)为什么当时的舆论将大会看作“独角把戏”?我们把这次大会称为伪国大,是非法
的,为什么?
(3)从材料对参加“国大”代表的介绍及场面的描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解析】 第(1)问在清楚图片所反映的会议的基础上,紧扣试题设问,准确再现史实回
答问题即可。第(2)问从材料中不难找出答案,但是至于把这次大会称为伪国大,则需要结合
图一的提示及所学知识才能回答。第(3)问通过对材料中涉及的代表的身份和表现,不难总结
出有关的结论。
【答案】 (1)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决议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
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结果:被蒋介石国民政府撕
毁。
(2)这次大会由国民党一党包办,参加者也主要是国民党。因为根据 1946 年的政协协议,
应先改组国民政府,再由改组后的各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3)参加大会的代表
大部分是蒋介石的御用走狗、贪官污吏,甚至还有汉奸、打手;从大会中可看出国民党内的
派系倾轧,看出国民党的腐败。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后领导国人,挽回大局,仍不能不以望于执政之国民党……请以武力属之国
家,而勿分操于党;彼此互以理性相见,而视大众趋向为依归。国家统一,夫岂难定,申言
之,即必须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是已。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
材料二 (一)召集各党派会议,产生战时举国一致之政府;(二)保障人民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职业、身体之自由,废除现行一切有妨害上列自由权利之法令与条例;(三)开
放党禁,承认各党派公开合法地位……(七)废除特务及劳动营等类组织。
——《中国民主同盟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为民主事业而奋斗的历史,日寇投降以来,他们为实现国内和平的
努力,是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本盟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彻底消灭独裁卖国
的国民党反动集团!
——《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盟对国民党的态度及其基本的政治倾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盟对国民党的态度及其基本的政治要求。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盟对国共两党的态度。
(4)综合三则材料,可否认定民盟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以民盟对国共两党态度的变化为主线,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信息和归纳概
括能力。第(1)、(2)、(3)问紧扣试题设问,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第(4)问要在
前面答题的基础上对民盟政治立场作出正确判断,并阐明其“理由”。
【答案】 (1)态度:寄希望于国民党。政治倾向:中间道路。
(2)态度: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反对独裁统治。政治要求:要求民主、自由。
(3)拥护共产党,打倒国民党。
(4)可以。理由:民主党派经过事实的教育,放弃了中间道路的幻想,转而拥护共产党,
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021-05-28 15:13:126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021-05-28 14:20:473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5-28 14:16:017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2021-05-28 14:14:258页
-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2021-05-28 14:12:2711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5-28 14:12:24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2021-05-28 14:11:209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人教版高中历2021-05-28 14:05:13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021-05-28 13:27:069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2021-05-28 13:11:0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