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50 KB
- 2021-05-28 发布
[基础对点]
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无丝分裂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 )
A.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B.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C.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D.染色体加倍后平均分配
答案 D
解析 动植物细胞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间期结束时
染色体数没有加倍,但动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后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 正确。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核膜消失
答案 B
解析 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 错
误;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而中心粒的复制也是发生在间期,B 正确;细胞板的
出现发生在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前期,C 错误;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
核膜消失发生在前期,D 错误。
3.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的比例都为 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答案 A
解析 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为动物细胞,D 错误;甲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前期,主要特征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
分布,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C 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数为 0),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B 错误;丙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清晰,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综上
所述,A 正确。
4.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无丝分裂是指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的细胞分裂
方式,C、D 正确;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B 正确;无
丝分裂在高等动物体内也存在,如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A 错误。
知识点二 有丝分裂 DNA、染色体数量变化
5.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O~a 段内,DNA 完成复制
B.b~c 段细胞中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 段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 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1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O~a 段表示分裂间期,a~b 段表示前期,b~c 段表示
中期,c~d 段表示后期,d~e 段表示末期。在分裂间期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的合成,A 正确;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故 b~c 段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B 正确;中心粒在间期完成复制,在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至细胞一
分为二之前均可观察到动物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C 正确;末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
体,D 错误。
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为
1∶2∶2 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答案 A
解析 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点未分裂,存在染色单体,且由于已经完
成了 DNA 的复制,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之比为 1∶2∶2。
7.下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
图 2 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的复制
B.图 1 中 DE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C.图 2 中细胞处于图 1 中的 DE 段
D.图 2 中细胞含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8 条染色单体
答案 D
解析 由图 1 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可以判断出:AB 段处
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 DNA 分子复制,A 正确;CD 段表示进入分裂后期,染色
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减半,
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B 正确;图 2 中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图
1 中的 DE 段相对应,C 正确;图 2 中细胞共有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已经
没有染色单体,D 错误。
8.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
DNA 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纺锤体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出现新的核膜
答案 A
解析 分析柱形图:图中 a 表示染色体数目、b 表示染色单体数、c 是 DNA
分子数,且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 分子数目=1∶2∶2,说明此细胞可
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DNA 复制完成后、有丝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中期。
知识点三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9.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答案 D
解析 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 错误;观察中期细胞可清
晰地看到染色体,但是看到的细胞均是死细胞,所以看不到动态变化,B 错误;细
胞分裂间期时间长,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所以显微镜下只有少数细胞中能观察
到染色体,C 错误;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 正确。
10.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下列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 )
A.剪取洋葱根尖 2~3 mm,放入解离液中 3~5 min
B.待根尖酥软后,直接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染色 3~5 min 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答案 B
解析 解离时,需要剪取洋葱根尖 2~3 mm,放入解离液中 3~5 min,A 正
确;待根尖酥软后,需要先用蒸馏水漂洗约 10 分钟,再进行染色,若直接染色,
解离液中的盐酸会与碱性染料反应,不利于染色,B 错误;制片时,取出根尖,放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
压,C、D 正确。
[能力提升]
11.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时,两组①分开,其间有星射线相连
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①出现,但仍有纺锤体形成
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②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新的细胞膜
答案 D
解析 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处于分裂前期,①为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构成,
中心粒在有丝分裂间期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
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
正确;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有丝分裂前期植物细胞的两极会
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 正确;②为细胞膜,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C 正确;③为细胞板,植物细胞在
分裂末期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
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 错误。
12.a、b、c、d 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的描述正确
的是( )
A.a 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 图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 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D.d 图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 a 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 错误;b 图为蛙的红细胞的无
丝分裂,B 错误;c 图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C 错误。
13.如图所示,A、B、C 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 所 示 是 动 物 细 胞 还 是 高 等 植 物 细 胞 还 是 低 等 植 物 细 胞 ?
________________。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A 图 细 胞 处 于 细 胞 分 裂 期 的 ________ , 该 期 的 主 要 变 化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DNA 分子________个,该细胞有丝分
裂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条。
(4)B 图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的________期。
(5)C 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内发
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 图代表的生物,其体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该图下一时期细胞的
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等植物细胞 ①该图具有细胞壁 ②该图没有中心体
(2)前期 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
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3)12 12 2 6
(4)后
(5)动物 后 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
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使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
(6)6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细胞膜从细胞
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 2 个子细胞
解析 图 A 所示细胞有细胞壁,可判断是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可判断是
高等植物细胞,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可判断其处于细胞分裂期的
前期;图 B 所示细胞每一极有 6 条染色体,共 12 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图 C 所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表示动物细胞,图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 12 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应
有 6 条染色体。
14.如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乙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 图 乙 为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________ 期 的 图 像 。 该 时 期 的 主 要 特 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染色体②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________,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段。
答案 (1)8
(2)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3)⑥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分离后形成的
(4)e~f c~e
解析 图乙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后,染色
体数目加倍,共有 8 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由于两条姐妹
染色单体上的两个 DNA 分子是由同一个 DNA 分子复制而来的,所以两者的遗传
信息是一样的。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的 e~f 段,而图丙可
以表示 DNA 复制结束之后,着丝点分裂之前的时期,即 c~e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