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50 KB
- 2021-05-28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和化能合成作用
(建议用时:35 分钟)
[合格基础练]
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 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
C.O2 释放量 D.CO2 吸收量
A [植物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是水,植物体内的水主要从土壤吸收获得。]
2.冬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时,不利于提高蔬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调控昼夜温差 B.阻止空气流通
C.补充人工光照 D.调控温室湿度
B [温室是密闭的,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 浓度不断降低,因此阻止空
气流通不利于蔬菜生长。]
3.为提高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在白天和夜间都应适当降温
B.在白天和夜间都应适当提高温度
C.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在白天适当降温
D.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温
D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夜间只进行细胞呼吸。白天适
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夜间适当降温可以减少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
从而使有机物的积累增多,产量提高。]
4.包菜又名洋白菜、圆白菜等,其富含维生素 C,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
佳食物中排名第三。下列为温室栽培包菜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不能提高包菜产量
的是( )
A.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B.适当增大温室内的昼夜温差
C.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D.适当增加温室内 CO2 浓度
C [植物不能吸收绿光。]
5.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以太阳能作为能源
B.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
C.都可以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都是高等生物的代谢类型
C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 CO2 和 H2O 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化能
合成作用是某些微生物利用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把 CO2 和 H2O 转变
成有机物的过程。两者的不同点是,前者利用的能量是光能,后者利用的能量是
化学能,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从生物类型来看,前者是
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的,而后者只有低等生物——硝化细菌等微生物才能进
行。]
6.科学家发现,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最深可达 9 000 多米)具有独特的生物多
样性、极高的生物密度等特点,其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同化作用
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 [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没有光照,能量的输入依靠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7.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 NaHCO3 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
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
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
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O2 附着在叶面上
C.溶液内产生的 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
D.NaHCO3 溶液因放出 CO2 而密度增大
B [当叶片中的气体被抽空后沉入水底,由于光照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充满了细胞间隙,使浮力增大而重新浮出液面。]
8.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 0.03%的 CO2 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合成
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在 B 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 b 的变
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是( )
A.适当提高温度 B.增大光照强度
C.适当增加 CO2 浓度 D.增加酶的数量
C [此时温度已经是最适温度,所以再提高温度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
用速率会降低;B 点是光照的饱和点,此时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CO2
的浓度为 0.03%,相对较低,所以增加 CO2 浓度会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酶的数
量属于内因。]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 CO2 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 O2 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 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 CO2 和 H2O 合成糖
C [温度影响酶活性,光照影响光反应,二者均会影响暗反应中 CO2 的同化
速率,A 项正确;光反应分解水,产生 O2,B 项正确;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
参与暗反应,C 项错误;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可以利用 CO2 和 H2O 合成糖
类。]
10.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
用影响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 a、b 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 CO2
浓度,短时间内图中 C 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2)图甲中物质 D 为________________,D 的生成量可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
除此外,下列哪些选项也能够代表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
A.O2 的释放量 B.C3 化合物的量
C.C5 化合物的量 D.CO2 的吸收量
(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 CO2 ,却不能合成 D,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
体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 乙 中 , 如 果 X 代 表 土 壤 中 Mg2 + 浓 度 , 则 X 可 通 过 影 响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来影响光合速率;如果 X 代表 CO2 的含量,则 X 主
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的产生来影响光合速率。
[解析] 图中 A 是 C5 化合物,B 是 C3 化合物、C 是[H]、D 为光合产物—有
机物,O2 的释放量和 CO2 的吸收量的变化趋势和有机物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
可作为光合作用进行状况的反应指标;而 C3 化合物的总量和 C5 化合物的总量在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发生变化;Mg2+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Mg2+的缺少会影
响光合速率。
[答案] (1)叶绿体基质 下降
(2)(CH2O)(或有机物、糖类) AD
(3)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
(4)颗粒中的脂质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膜结构
(5)叶绿素(或色素) 三碳化合物(C3)
1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时绘
制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因素中可直接影响 NADPH 生成的是__________。图中在光
照强度 O~P 点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若在图乙中高浓度 CO2 的条件下,Q 点的光照强度瞬间改为 P 点的光照强
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 含量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绘制图示曲线的数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测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2)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C3 的还原速率减慢;同时 CO2 的固定仍正常进行 (3)不能 图示反映
的是总光合速率,而有光时测得的是净光合速率(合理即可)
12.下图是利用溶氧量变化来测定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实验在最适温
度下进行,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 是为了提供 CO2。请回答问题:
(1) 黄 瓜 叶 片 放 入 反 应 杯 前 需 抽 空 叶 肉 细 胞 间 隙 内 的 气 体 ,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
________,此时,叶绿体中的________碳化合物含量下降,________碳化合物含
量上升。
(3)若提高恒温水浴的温度,则光合速率________。若将光源远离反应杯,则
光合速率________。
(4)该法同样可用于叶片呼吸强度的测定,只需对反应杯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前黄瓜叶片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是为了防止叶肉细胞
间隙内储存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反应杯中由于
NaHCO3 消耗 CO2 的浓度过低使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CO2 不足时,叶绿体中
的三碳化合物由于原料的不足合成减少,五碳化合物由于消耗减少含量上升。(3)
由于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提高恒温水浴的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
降。光源远离反应杯,光照减弱,光合作用速率下降。(4)测定呼吸强度时,为排
除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要在黑暗处进行。
[答案] (1)排除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CO2 不足 三 五 (3)下降
下降 (4)进行黑暗处理
[等级过关练]
1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需要叶绿素 ②都能将 CO2 和水合成有机物 ③都属自养生物的营养方
式 ④合成作用所利用的能量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只是所利用的能
量不同,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化
学能。]
14.如图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Ⅰ、
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 2、8、15 天测得的数据。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
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波谷的形成与气孔有关
C.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
D.导致曲线Ⅲ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 [分析题图,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由题
干信息“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 2、8、15 天测得的数据”及分析曲线图
可知,在水分充足时(如降雨后第 2 天)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A 项正确;由曲线图可知,曲线Ⅱ双峰的形成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波谷的形
成是由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进而固定的 CO2 减少引起的,即曲线Ⅱ波谷的形
成与气孔有关,B 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可知,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
有出现“午休”现象,故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
C 项正确;导致曲线Ⅲ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导致曲线Ⅰ、Ⅱ、Ⅲ对应
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D 项错误。]
15.在下列四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
如曲线图所示。①0.1%CO2,30 ℃;②0.1%CO2,20 ℃;③0.03%CO2,30 ℃;
④0.03%CO2,20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比较曲线①和②可知,30 ℃时的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 20 ℃时的
B.比较曲线①和③可知,适度提高 CO2 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
C.比较曲线①和④可知,温度和 CO2 浓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D.P 点四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C [曲线①和②CO2 浓度相同,但曲线①温度高,光合速率大,说明 30 ℃时
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 20 ℃,A 正确。曲线①和③温度相同,但①CO2 浓度高,
光合速率也高,说明适度提高 CO2 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B 正确。曲线①和④有
温度和 CO2 浓度两个自变量,两者无法进行比较,C 错误。P 点光照强度低,四
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D 正确。]
16.科研人员利用温室栽培作物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该作物光合作
用相关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 ℃之间。
(2)当 CO2 浓度低于 0.06%时,暗反应中__________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
用速率。
(3)与 20 ℃相比,温度为 10 ℃时,增加 CO2 浓度对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
__________(填“显著”或“不显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曲线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 CO2 浓度。由实验结
果可知,四种温度相比,30 ℃比较适宜,因此该作物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的最适
温度在 20~40 ℃之间。(2)当 CO2 浓度低于 0.06%时,二氧化碳浓度是限制光合
速率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并产生三碳化
合物,即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或 C3)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3)与 20 ℃
相比,温度为 10 ℃时,增加 CO2 浓度对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原因
是 10 ℃时酶活性低。
[答案] (1)温度和 CO2 浓度 20~40
(2)三碳化合物(或 C3) (3)不显著 10 ℃时酶活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