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 MB
- 2021-05-28 发布
- 1 -
2020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地理
第 I 卷(选择题,60 分)
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汽车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车间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其中涂装车
间为无尘车间,对环境质量要求甚高。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展现出惊人的责
任感,超过 3000 家企业跨界转产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生产。2 月 6 日,W 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
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承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汽车生产企业最适合用于生产口罩的车间是
A. 冲压车间 B. 焊装车间
C. 涂装车间 D. 总装车间
2. 汽车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
A. 延长产业链 B. 升级产业结构
C. 转移下岗工人 D. 充分调动产能
【答案】1. C 2. D
【解析】
【1 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四大车间中涂装车间对于车间环境要求最高,属于无尘车间,能够达到
生产口罩的卫生标准,故最适合用于生产口罩的车间是涂装车间,C 正确,故选 C。
【2 题详解】
根据材料“W 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
就造什么。’的承诺”可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企业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充分调
动产能,D 正确;汽车企业生产口罩,并不是延长产业链,也没有体现转移下岗工人,也没有
促进产业升级,ACB 错误。故选 D。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在收集中国桥的资料时得知: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盖
的桥,可遮阳避雨,有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
间。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2 -
3. 廊桥建筑多见于我国( )
A. 闽、浙一带 B. 豫、陕一带
C. 甘、宁一带 D. 晋、冀一带
4. 设计廊桥拱形高度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 )
A. 河流的流向 B. 正午太阳高度
C. 洪水期水位 D. 行人流动数量
5. 如今,廊桥多作为旅游景观经营。廊桥功能的转变将( )
A. 促进交通方式多样化 B. 利于文化传承
C. 促进当代建桥业发展 D. 加速文物老化
【答案】3. A 4. C 5. B
【解析】
【3 题详解】
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廊桥为有顶盖的桥,可用于遮阳避雨,且修建于河道相对密集地区,
故廊桥一般多建造于我国南方湿润区。闽、浙一带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较
大,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道密集,A 项正确;豫(河南)位于我国中原地区,陕(陕西)、
甘(甘肃)、宁(宁夏)临近我国西北地区,晋(山西)、冀(河北)临近我国华北地区,均
与题意不符,B、C、D 项错误。故选 A。
【4 题详解】
廊桥拱形高度需超过最高洪水位高度,以免由于河流水位上涨,河水涌入廊桥阻碍廊桥正常
使用,甚至冲毁廊桥,C 项正确;廊桥拱形高度的确定与河流流向、正午太阳高度、行人数量
关系不大,A、B、D 项错误。故选 C。
【5 题详解】
如今,廊桥作为旅游景观经营,有利于其古风原貌的保存与维护,进而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
展,B 项正确;廊桥功能转变并没有增添交通运输方式,A 项错误;材料中的廊桥在当今社会
- 3 -
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反映,并不能直接促进如今大型化、高速化的建桥产业发展,C 项错误;
廊桥作为旅游景点,有利于提高当地民众对廊桥的修缮和保护意识,不会加速老化,D 项错误。
故选 B。
下图是黑龙江省 2015 年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反映近些年的一般情
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影响该省 57 岁以上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受教育程度 B. 经济状况
C. 性别差异 D. 婚姻状况
7. 该省 57 岁以上人口流出最多的月份是
A. 5~6 月 B. 7~8 月
C. 9~10 月 D. 11~12 月
8. 该省 57 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
A. 厦门 B. 桂林
C. 三亚 D. 昆明
【答案】6. B 7. D 8. C
【解析】
【6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57 岁以上老年人口流出的原因一般不是外出务工、经商和婚姻等,而是旅游悠
闲避寒等,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保障,读图可知,黑龙江省 57 岁以上农业人口流出比例较小,
而 57 岁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较大,是因为 57 岁以上的非农业人口收入水平高于 57 岁以上农
业人口的收入水平,资金有保障,所以流出比例大,影响因素是经济状况,B 对。受教育程度、
- 4 -
性别差异和婚姻状况对老人流出比例影响较小,ACD 错。故选 B。
【7 题详解】
黑龙江省所处的纬度位置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所以黑龙江省 57 岁以上人口流出主要是旅
游悠闲、避寒等,所以人口流出最多的月份是 11~12 月,D 对。而 5 月至 10 月,黑龙江省处
于夏秋季节,气候暖热,ABC 错。故选 D。
【8 题详解】
黑龙江省 57 岁以上人口流出主要是旅游悠闲、避寒等,三亚纬度位置最低,冬季气候最温暖,
而且有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与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吸引力较大,所以该省 57 岁
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三亚,C 对。ABD 错。故选 C。
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最深可潜至 60 米深水域。墨西哥东南角尤卡坦半岛东
岸城市坎昆(21°1N,86°51W)的滨海地带分布有石灰岩天然井,天然井与海洋有裂隙相通,
洞穴内光影迷离,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探索。左图为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右图示意天
然井的剖面。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 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
A. 3 月-4 月 B. 6 月-7 月 C. 9 月- 10 月 D. 12 月一次
年 1 月
10. 夏至日北京时间 5:00 时,某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照在井壁的
A. 东北侧 B. 西北侧 C. 西南侧 D. 东南侧
【答案】9. A 10. D
【解析】
【9 题详解】
读图可知,3 月-4 月气温高,降水少,天气条件好,利于洞穴潜水,故 A 正确。
- 5 -
【10 题详解】
北京时间 5:00 时,坎昆的地方时为 15 点左右,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因此夏至日北京时间 5:00 时,太阳应位于坎昆(21°1N,86°51W)的西北方向,故阳光照在
井壁的东南侧,故 D 正确。
【点睛】第二小题易错选成 A 答案,解答时应注意日期与坎昆的纬度位置。
原产于新疆的哈密瓜,如今在海南已采用大棚种植方式开始了规模化生产。2020 年初,
海南哈密瓜大面积滞销,当地政府通过出资补助收购商,加大电商营销力度等方式,使滞销
问题得以缓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海南采用大棚种植方式,生产哈密瓜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温 B. 防风雨 C. 保水 D. 增大温差
12. 此次海南哈密瓜滞销得以缓解,关键在于当地政府( )
A. 解决了土地供应 B. 提高了产品品质
C. 打通了产销链条 D. 降低了运输费用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 题详解】
海南位于我国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年降水量较大,且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故修建大棚
种植以防风雨侵袭,B 项正确;海南纬度较低,热量丰富,无需修建大棚保温,A 项错误;海
南年降水量大,气候湿润,无需修建大棚保水,C 项错误;修建大棚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
夜间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昼夜温差会有所减小,D 项错误。故选 B。
【12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为解决海南哈密瓜滞销问题,当地政府出资补助收购商,加大电商营销力度,
寻求更多销售方式,帮助农户形成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C 正确;解决了土地供应、降低了运
输费用不能解决哈密瓜滞销问题;提高了产品品质不是当地政府的措施,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廊坊市之间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万众瞩目的世界最大空港。
该机场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施工技术难度最高、俯瞰构型似“凤凰展翅”的航站楼。下图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置示意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6 -
13. 大兴国际机场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缓解北京城市内部的交通拥挤
B. 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C.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巩固北京经济、交通中心地位
D. 形成临空高端产业功能区,扩大城市内部经济差异
14.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采用似“凤凰展翅”构型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方便旅客的出行,提高机场效率
B. 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
C. 设计寓意的需要,美化城市景观
D. 利于材料的运输,提高施工效率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 题详解】
大兴国际机场属于航空运输,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不影响北京城市内部的交通,A 项错误;
大兴国际机场加强了京津冀地区的联系,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B 项正确;北京要突出政治文化职能,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不是为了巩固北京经济、交通中心
地位,C 项错误;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能加强区域及国际交往,不是为了形成临空高端产业功能
区,D 项错误。故选 B。
【14 题详解】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采用“放射”状五指廊构型可以缩短登机距离和时间,方便乘客换乘;
增加飞机停靠机位,提高机场运行效率,A 项正确;虽然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因为工程难度
- 7 -
增加,所以总体造价并没有降低,B 项错误;设计寓意的需要,美化城市景观,只能是附加价
值,不是主要原因,C 项错误;利于材料的运输,提高施工效率,属于无中生有答案,根据材
料并不能推知,D 项错误。故选 A。
2020 年 2 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引起媒体的
广泛关注。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
粉红色的一种现象。下图示意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及其周边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和南极大陆内部相比,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雪量较丰富的原因是( )
A. 夏季对流旺盛 B. 地形增雨显著
C. 气旋锋面活跃 D. 大风吹雪沉积
16. 此次“西瓜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
A. 天气温和气温偏高 B. 大风天气多
C. 下垫面反射率上升 D. 空气湿度大
17. “西瓜雪”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 )
A. 表明当地大气质量优 B. 本身光彩夺目的美景
C. 反映当地物种多样性 D. 背后的全球变暖背景
【答案】15. C 16. A 17. D
【解析】
试题考查极地地区、全球变暖的影响
【15 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空间定位可知,该地位于高纬极圈附近,全年气温偏低,空气对流较弱,A 错;
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建于海洋中,相对于南极大陆内部,其水汽更加充足,易受温带气旋与极
- 8 -
锋影响,B 错,C 正确;该科考站的积雪并非从他处吹来,D 错。故选 C。
【16 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而致。2 月正值当地暖季,
温度偏高,冰雪融化可能形成雪地藻华,A 正确。大风天气不利于积雪大量消融,进而不利于
西瓜雪现象的发生,B 错;暖季时积雪融化,地表积雪量减少,下垫面反射率降低,C 错;该
地地处高纬,虽暖季部分积雪消融,但该地总体受极地东风带影响,气候干冷,空气湿度大
的表述不够严谨,D 错。故选 A。
【17 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西瓜雪是由于冰雪融化,雪藻快速生长导致的积雪染色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
西瓜雪现象,可推知该地区气温升高,积雪消融,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致,D 正确。当地大气
质量、生物多样性从材料中无法判断,A、C 错。本身的美景不可能引起广泛关注,B 错。故
选 D。
导光通风系统由自然通风系统与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空
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光导照明
系统通过采光罩聚集室外自然光线,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成天然光照明。XT 左
图为导光通风系统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导光通风系统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景观图中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9. 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为地方时
- 9 -
A. 5-8 点 B. 8-11 点
C. 11-13 点 D. 13-15 点
20. 下列场所最适宜推广导光通风系统的是
A. 高层写字楼 B. 地下车库
C. 电梯公寓 D. 独栋别墅
【答案】18. D 19. C 20. B
【解析】
【18 题详解】
根据材料“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空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
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室内外温差越大,室内外压强差大,通风效果最好,华北地区
冬季室内外温差最大,所以通风效果最好,故该题选 D。
【19 题详解】
根据材料“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罩聚集室外自然光线,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
成天然光照明”可知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应为当日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即地方时
12 点,故该题选 C。
【20 题详解】
由“导光通风系统由自然通风系统与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最适宜推广导光通风系统
的场所应为阴暗、不易透风的地方,而地下车库具备这种条件,故该题选 B。
【点睛】本题要理解材料所给信息并运用地理规律解决问题。(1)要能提炼出来自然通风系
统原理为热力环流,内外气温的差异导致气压的差异,从而发生空气流动状况。(2)要能提
炼出来其光导照明系统的照明效果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照最强。
(3)结合其作用通风和光照就可以得出结论。
第 II 卷(非选择题,40 分)
本卷共 3 小题,第 21~23 题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甘树是一种长满长刺的常青树,是摩洛哥(如图甲)南部特有的高大树种,需生长 40
至 60 年才能结果。每当阿甘树果实成熟时,山羊爬上“阿甘树”,形成“羊上树”的奇景(如
图乙)。该时段,当地牧羊人便会跟随在山羊后面,随时拣拾从山羊嘴里掉落地上的果核,从
中取出果仁,可榨出被美容界誉为“液体黄金”的阿甘油,整个生产过程多采用手工完成。
- 10 -
图丙示意摩洛哥马拉喀什气象资料。
(1)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当地山羊练就爬树本领的原因。
(2)分析摩洛哥阿甘油产量较低的原因。
(3)有人建议可通过大规模种植阿甘树增加当地收入。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1)摩洛哥南部气候干旱,缺少饮用水源;植被稀少,食物匮乏;山羊为求生存,
通过爬树可获取树木提供的食物和水分。
(2)果实生长周期较长,果实产量较低;传统生产工序繁杂,成本较高;(工业化水平较低)
纯手工制作,加工能力有限。
(3)赞同。大规模种植阿甘树,可增加阿甘油产量;利用“羊上树”奇景,大力发展观光、
生态旅游;对果核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不赞同。当地降水稀少,阿甘树为高大树种,大规模种植会加剧当地缺水紧张状况;
果实生长周期较长,短期内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当地居民种植积极性;因成活率较低等原因,
大规模种植成本较高;可能会造成当地牧羊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解析】
- 11 -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缺乏饮用
水源。地表植被稀少,山羊为获取食物具备爬树本领。
(2)根据材料“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 40 至 60 年才能结果,其果实经繁杂工
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可从果实生长周期、
精油生产工序、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分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的原因。需生长 40 至 60 年才能
结果,说明果实生长周期长。产量低;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说明传统生产工序
复杂,成本高,且是手工制作,加工能力有限,不如机械化生产效率高。
(3)赞同不赞同都可需言之有理。赞同,主要是大规模种植阿甘树能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提高阿甘油产量,利用“羊上树”奇景,大力发展旅游业。不赞同,
当地降水稀少,大规模种植阿甘树会造成当地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生态
环境恶化;而且阿甘树生长周期长,短期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影响当地居民种植积极性。
因成活率较低等原因,大规模种植成本较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
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
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 H-AS(覆盖度
>50%)、M-AS(覆盖度为 30%~50%)和 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下图为长江源
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下表为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变化与部分
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其中数值越大表示关联度越高。
- 12 -
高寒草原类型
环境因子
气温 相对湿度 载畜量 人口数量
H-AS 0.845 0.904 0.740 0.558
M-AS 0.841 0.900 0.738 0.555
L-AS 0.799 0.906 0.711 0.547
指出 1969-2013 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变化趋势:覆盖度整体下降;原因:长江源区域气温上升,蒸发量变大,相对湿度
改变,一定程度改变了高寒草原的寒冷、湿润的生长环境,引起高寒草原退化;源区内人口
数量及载畜量增加(过度放牧等),加大对高寒草原的破坏。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和图可知,H-AS(覆盖度>50%)
和 M-AS(覆盖度为 30%~50%)面积变化率大多为负值,可推测出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
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材料“其中数值越大表示关联度越高”和“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变
- 13 -
化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联度表”可知,高寒草原面积变化与气温、相对湿度关联度较高,可
推测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源区域气温上升,蒸发量变大,相对湿度改变,一定程度改
变了高寒草原的寒冷、湿润的生长环境,引起高寒草原退化。从表中看高寒草原面积变化还
受载畜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可推测出,源区内由于载畜量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加大了对高寒
草原的破坏,使高寒草原面积下降。
23.[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常栖息于 2500~5000 米的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带的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肉食动物,
岩羊、鹿是其主要食物,数量稀少,昼伏夜出。昂赛乡(下图)位于青海省杂多县,海拔大多
不到 5000 米,植被茂盛,被称为“中国雪豹之乡”。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昂赛乡雪豹经常出
没的地方布设红外相机,同时聘请当地牧民参与监测管理,代替专职人员蹲守进行全天候监
测。
分析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的原因,并指出牧民参与雪豹监测工作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答案】原因:昂赛乡海拔在适宜雪豹生产的范围内,植被茂盛,生态良好,野生动植物资
源丰富,雪豹食物来源较稳定;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雪豹的影响小。
积极影响:降低环保监测成本;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减少对野
生动物的捕杀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的原因以及牧民参与雪豹监测工作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积极
影响。
【详解】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从生存环境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从生存环境来
看:昂赛乡海拔大多不到 5000 米,在适宜雪豹生存的范围内;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野
- 14 -
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雪豹食物来源较稳定。从人类活动来看:当地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雪
豹影响小。牧民参与雪豹监测工作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环保监测成
本、增加牧民收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杀等方面。
- 15 -
相关文档
- 海南省海口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2021-05-28 12:22:127页
- 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2021-05-28 00:18:539页
- 黄金十份卷备战2020中考物理模拟试2021-05-27 17:31:5911页
- 【政治】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2021-05-27 01:20:159页
- 【历史】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1-05-26 23:45:4315页
- 【政治】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2021-05-26 23:34:4115页
- 【历史】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2021-05-26 16:30:0510页
- 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调研测试(二2021-05-26 15:23:0615页
- 海南省乐东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2021-05-26 13:43:268页
- 【政治】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1-05-26 12:20:1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