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9 KB
- 2021-05-28 发布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物态及其变化
一、 物态
1、 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 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 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 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1×105Pa 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而把 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 35~42℃,分度值为 0.1℃。
一、 熔化和凝固
1、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但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
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 达到降温的效果。(蒸发的致冷作用)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
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 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8、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9、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0、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11、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12、冰激淋冒白气属于 液化吸热
13、热气腾腾的米饭冒出白气 液化吸热
五、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相关文档
- 2020年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物理模拟2021-05-28 11:20:4023页
- (9物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21届九2021-05-28 11:19:475页
-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1-2课2021-05-28 11:19:0022页
- 八年级物理全册10-5机械效率第1课2021-05-28 11:17:5210页
- (2010·沈阳市高二联考高中物理第 2021-05-28 11:15:494页
- 第4章 第2节 平面镜成像-2021年初2021-05-28 11:15:2315页
-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2021-05-28 11:15:1318页
-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2021-05-28 11:11:5315页
- 高中物理选修3课件-5-4《变压器》2021-05-28 11:11:4430页
-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模块滚动检测2021-05-28 11:09:5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