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50 KB
- 2021-05-28 发布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易错课堂(三)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中的易错专练
一、混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
A
(
-
1
,
2)
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
,
则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A
.
(
-
4
,-
2) B
.
(2
,
2)
C
.
(
-
2
,
2) D
.
(2
,-
2)
D
2
.若点
P
(
-
2
,
2
b
-
1)
与
Q
(3
a
-
11
,
5)
关于
x
轴对称,
求
a
2
-
2
ab
+
b
2
的值.
二、不能正确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3
.如图,在
△
ABC
中,
D
,
E
是
BC
边上的两点,且
BD
=
CE
,
AD
=
AE
.
求证:
∠
B
=
∠
C
,
∠
BAD
=
∠
CAE
.
解:
∵
AD
=
AE
,
∴∠
ADE
=
∠
AED
.
∵∠
ADE
+
∠
ADB
=
180°
,
∠
AED
+
∠
AEC
=
180°
,
∴∠
ADB
=
∠
AEC
,
可证
△
ABD
≌△
ACE
(SAS)
,
∴∠
B
=
∠
C
,
∠
BAD
=
∠
CAE
三、底与腰不明时需分类讨论
4
.
(1)
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3
和
7
,求其周长;
(2)
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4
和
7
,求其周长.
解:
(1)
当底为
3
,腰为
7
时,其周长为
7
+
7
+
3
=
17
;当底为
7
,腰为
3
时,
3
+
3<7
,不能构成三角形,要舍去,综上所述,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7
(2)
当底为
4
,腰为
7
时,其周长为
7
+
7
+
4
=
18
;当底为
7
,腰为
4
时,
其周长为
4
+
4
+
7
=
15.
综上所述,此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18
或
15
四、锐角与钝角不明时需分类讨论
5
.已知在△
ABC
中,
AB
=
AC
,
BD
是
AC
边上的高,∠
ABD
=
40°
,
求∠
C
的度数.
五、动点问题因没分类讨论而出错
6
.
(
探究题
)
如图,以线段
OP
为一边作等腰三角形,
并且使另一个顶点在直线
a
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作几个?
解:
(1)
当
OP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时,有以
O
作顶点和以
P
作顶点两种情况.
①
当以
O
作顶点,
OP
为腰时,则以
O
为圆心,
OP
为半径画弧,与直线
a
交于
M
1
,
M
2
两点,则
△
OPM
1
和
△
OPM
2
都是等腰三角形;当以
P
作顶点,
PO
作腰时,则以
P
为圆心,
PO
为半径画弧,交直线
a
于
M
3
,则
△
POM
3
为等腰三角形;
②
当
OP
作等腰三角形底边时,作
O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
a
于
M
4
,则
△
OPM
4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作
4
个,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2021-05-28 01:35:1788页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2021-05-28 01:26:506页
- 八年级上数学课件《线段、角的轴对2021-05-28 01:10:2211页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轴对称图形 2021-05-28 01:05:013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专题2021-05-28 00:35:0411页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12021-05-28 00:21:113页
-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2021-05-27 23:19:3843页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12021-05-27 23:18:393页
- 八年级上数学课件《设计轴对称图案2021-05-27 22:36:4715页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2021-05-27 22:18: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