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 MB
- 2021-05-27 发布
1.(2013·大纲全国卷,7)反应X(g)+Y(g) 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D
1.反应特征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放热反应
2.平衡移动的条件及结果
解析 根据该反应的特点结合平衡移动原理逐项
分析。A项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
反应,平衡不受压强影响,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
移动;B项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不改变产物的
产率;C项增大c(X),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
大,X本身的转化率反而减小;D项该反应的正反
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
化率增大。
2.[2016·天津理综,10(3)改编]在恒温恒容的密
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 MHx+
2y(s) Δ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
B.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
氢)
C
可逆反应,不能完
全进行
解析 该反应属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A项,
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错误;B
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吸收y mol H2需要大于1
mol MHx,错误;C项,因为该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放
热反应,降温时该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
的平衡常数将增大,正确;D项,向容器内通入少
量氢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放氢)
<v(吸氢),错误。
(2016·海南化学,11)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
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
A.由X→Y反应的ΔH=E5-E2
B.由X→Z反应的ΔH<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BC
2X(g)3Y(g) ΔH<0
解析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决定于反应物
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由图
可知,X→Y反应的ΔH=E3-E2,X→Z反应
的ΔH=E1-E2<0,反应放热,A项错误,B
项正确;由X生成Y的反应,即2X(g) 3Y
(g),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降低压
强、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C
正确;X→Z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Z的产率,D错误。
相关文档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2021-05-27 23:38:0114页
- 苏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7 23:37:4522页
-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1 我在成2021-05-27 23:36:5916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16 2021-05-27 23:33:2244页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5-27 23:32:0415页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7 23:27:4217页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2021-05-27 23:27:2812页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第72021-05-27 23:26:5014页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7 23:24:5512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7 23:24:44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