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 MB
- 2021-05-27 发布
第
1
课时
第
2
课时
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
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
猜
猜
写
的
谁
刷子李
横批:俗世奇人
第
1
课时
14
刷子李
《
刷子李
》
是短篇小说
《
俗世奇人
》
中的一篇,作者是冯骥才。冯骥才于
1942
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人。
当代著名作家
作者简介
和民间艺术工作者,他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代表作品有
《
雕花烟斗
》《
神鞭
》《
俗世奇人
》
等。
从课文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我知道他姓李。
我知道他是刷墙的。
我猜他刷墙刷得很好。
……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刷
浆
师
傅
包
袱
蘸
水 露
馅
狡
诈
发
怔
我会读
书写指导
“馅”的右下边是“
臼
”,不是“曰”;
“傻”的右下边是“
攵
”,不是“又”。
刷子李收了一个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觉得师傅刷墙刷得很好。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一天,曹小三跟着师傅干活,发现师傅身上有个白点。
一天,曹小三跟着师傅干活,开始他居然连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后来他竟然瞧现师傅身上有个白点,最后他才知道白点是里边的白衬裤从外边的裤洞里透出来的。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刷子李技艺高超
感知技“奇”
画出描写刷子李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作者从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三个方面直接描写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这种表达方法叫作正面描写。
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
正面描写
第
2
课时
我们继续跟随冯骥才的
《
俗世奇人
》
,走进“刷子李”这位奇人的故事之中。
刷
浆
师
傅
包
袱
水
桶
屏
障
芝
麻 神
圣
侵
犯
露
馅
轰
炸
难
堪
欺
诈
捏
脸 发
怔
傻
小子
我会读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冯骥才从三个方面写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是哪三个方面?
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
精读课文
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
这三个方面,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呢?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刷墙效果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读上面三句话,你能感受刷子李刷墙效果的不同凡响吗?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刷墙动作
你觉得刷子李仅仅是个粉刷匠吗?
刷子李还是个艺术家。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
!
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刷墙规矩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读这两句话,并用一个最贴切的词来形容刷子李的规矩。
让人叫绝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谁?
冯骥才先生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画出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侧面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刷子李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读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句子,感悟他一波三折的心里变化。
找出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填空。
(半信半疑) ( )
( ) (五体投地)
一落千丈
发怔发傻
作者为什么要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
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烘托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正是在对刷子李的正面描写和对曹小三的侧面描写中,刷子李的形象才变得越来越丰满。
心理活动
侧面描写
拓展阅读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
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
泥人张
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
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
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
——
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
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
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
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
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默读
《
泥人张
》
,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上横线。
小组讨论交流泥人张有什么过人之处。
激趣导读
课后阅读
《
快手刘
》
。
《
俗世奇人
》
是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全书由短篇小说连缀而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
之意。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
课后阅读
《
俗世奇人
》
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
个
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如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风筝魏、机器王等。每个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板书设计
刷子李
刷子李
曹小三
规矩奇:穿着一身黑有白
动作奇: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半信半疑
效果奇:天衣无缝,匀实、
崇敬
质疑
崇敬
点不要钱
平整、雪白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技艺高超
相关文档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021-05-27 21:40:386页
- 下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21-05-27 21:40:384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成语分类2021-05-27 21:12:112页
- 苏教小学语文一下《6蘑菇该奖给谁2021-05-27 20:58:3531页
- 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室计划范文(Wor2021-05-27 20:52:552页
- 苏教小学语文二下《14“黑板”跑了2021-05-27 20:48:5616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每课2021-05-27 20:44:289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21-05-27 20:32:313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生字表2021-05-27 20:30:216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2021-05-27 20:30:07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