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9 KB
- 2021-05-06 发布
第 1 页 共 4 页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 2013--2014 学年下学期 数学 备课组教学计划
八 年级 备课组长 刘泰山 日期 2 月 13 日
一、基本情况
1、年级学科分析:
全年级绝大多数班级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特别是小组辅导活动开展热情高。 “三为主, N 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落实, 并初显成效。 年级体成绩在全区处于优势地位。 大多数学生数学学习热情高,
师生关系和谐。但尖子生队伍不够壮大,学困生队伍有增大趋势。个别班部体成绩相对落后,个别班课
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还急待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还待加强。
2、周课节次: 5 组员人数: 11
二、教材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八下新教材,共五章内容: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基础知识
主要有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四则运算;勾股定理与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函数概
念与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一次函数与方程(组) 、不等式的关以及利用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数据的简单分析方法和统计思想的认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二次根式的计算;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在几何计算中的简单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及证明的探究方法;函数图象性质
与一次函数图象性质的探究与运用;数据的分析方法等。
2、重难点知识:
重难点知识主要包括: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四
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表的定义、性质与判定,几何推理论证;变量、函数、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运用、
实际生活中的一次函数问题解决思路;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标准差等表示的统计意义及运用。
3、教学策略: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大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踏实执行“三为主, N
环节”教学模式,透彻领会新课标、新大纲的精神,认真钻研新教材,运用好集体备课这个平台,做好
减负增效工作,摆正引导者角色,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教学总课时: 约 89 (新授课不低于 66 节,增补课时需要约 27 课时,实际可用于增补课
时 23 课时,缺口 4 课时)
第 2 页 共 4 页
三、单元或章节分析
单元
章节 复习要点 新授知识 重难点 课时
十六章
《 二 次 根
式》
十七章
《 勾 股 定
理》
十八章
《 平 行 四
边形》
十九章
《 一 次 函
数》
二十章
《 数 据 的
分析》
数的开方,算术平方
根等概念;整式加减
中的合并同类项(类
比)等。
几 何 定 理 探 究 方 法
(观察、度量、猜想
和证明) 。
四边形的定义,几何
图 形 性 质 探 究 途 径
( 定 义 、 性 质 和 判
定) 。
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变
化过程涉及的变量。
统计调查有关知识。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二次根
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最简
二次根式。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探究; 勾股
定理与逆定理在几何计算与证
明中的简单运用。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
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变量与函数; 一次函数、 图象性
质探究、 运用; 一次函数与一元
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到及
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联系; 一
次函数图象性质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运用。
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极差、方差、 标准差;运
用数据分析解释实际问题中的
现象、 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决策
参考。
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
根式的四则运算。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推
导与运用。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
形、正方形的定义、性
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证明
及运用。
变量与函数; 一次函数、
图象性质探究、运用;
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性质
解决实际问题。
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极差、
方差、标准差;开展与
所学知识和方法相关的
社会实践活动。
新授课
不低于
9 课时。
新授课
不低于
8 课时。
新授课
不低于
18 课
时。
新授课
不低于
17 课
时。
新授课
不低于
14 课
时。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月 日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预备周 2、13—
2、15
备课
1
2、17—
2、21
二次根式 5
17 日正式
开学
2
2、24—
3、1
二次根式 5
第 3 页 共 4 页
3
3、3—
3、8
二次根式、勾股定理 5
4
3、10—
3、15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 5
5
3、17—
3、22
勾股定理逆定理 5
6
3、24—
3、29
平行四边形 5
7
3、31—
4、5
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 5
8
4、7—
4、12
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5
9
4、14—
4、19
特殊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5
10
4、21—
4、26
期中复习考试 5
11
4、28—
5、3
函数 3
12
5、5—
5、10
一次函数图象性质 5
13
5、12—
5、17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5
14
5、19—
5、24
一次函数与方案选择 5
15
5、26—
5、31
函数专题课 5
16
6、2—
6、7
数据的集中趋势 5
17
6、9—
6、13
数据的波动程度 5
第 4 页 共 4 页
18
6、16—
6、21
数据分析的运用; 5 元旦
19
6、23—
6、28
期末复习与考试 5
20
6、30—
7、5
学期小结
期末复习、
考试
注:本学期共 20 周。
相关文档
- 护理个人工作总结简短2021-05-06 15:23:5017页
- 九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2021-05-06 15:23:134页
- 财务工作总结与计划(通用)2021-05-06 15:22:2611页
-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教师给六年级2021-05-06 15:22:113页
- 2018乡镇党委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5-06 15:21:401页
- XX年上学期大二班安全工作总结2021-05-06 15:21:393页
- xx年初中信息技术工作总结2021-05-06 15:21:244页
- 2020医院前台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021-05-06 15:21:1710页
- 学院社团年终工作总结2021-05-06 15:21:014页
- 2020年客服主管工作总结3篇2021-05-06 15:21:0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