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1 KB
- 2021-04-28 发布
暑期三下乡实践总结与心得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其实在塔卧镇几个村走访教育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端倪,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从整体的角度来对永顺县的教育提出一些问题,并给出一些初步的建议解决办法。
第一,贫困,阻碍了孩子们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当地农民非常愿意他们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读高中,进大学,走出家乡,去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回来报效家乡。但是,由于贫困,他们不得不让家里学习较差的学生放弃进一步的深造,让他们改上中专或直接外出打工。没有能力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只能忍痛让其中一个孩子暂时牺牲自己,打工挣钱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短期办法是,各级政府设立一定的助学金提供给因贫困而不得不放弃深造机会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长远来看,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使孩子们的教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要发展,要致富,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教育上去了,村子才能富起来。
第二、教育投入资金的缺乏,制约了教育的整体发展。
永顺的教育投入力度近些年来已经在逐步加强,但由于教育底子薄,基础差,还需要在未来很多年持续性的投入,并尽可能地加强。因此,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最好多设立一些教育基金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供一些帮助。
第三、人才外流对这里的教育和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穷,这里的学生大都发奋读书,把考取大学作为拥有新生活的跳板。考取大学后一般都会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良好的工作,极少回到家乡。这样就导致大量人才外流,使得永顺缺乏振兴经济的各类人才,进一步阻碍了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
"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现在不管城里、乡下,做父母的谈起儿子女儿,都以能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为荣,出国留学的更不用说,那是父母的骄傲,乃至亲戚朋友的骄傲,也是师长们劝勉后辈努力学习的典范。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加深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能感受到振兴家乡的使命感。同时,永顺县应多制定一些鼓励本地学子毕业后回乡振兴家乡经济建设的政策
相关文档
- 机关工委书记2019年抓基层党建工作2021-04-28 23:26:566页
- 寒假实践报告范文2020年最新2021-04-28 23:25:434页
- 单位年终工作通用总结报告2021-04-28 23:25:044页
- 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报告会学习心2021-04-28 23:24:288页
- 关于个人廉政述职报告三篇 廉政述2021-04-28 23:23:4414页
-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通用)2021-04-28 23:23:306页
- 4月导游实习报告模板范文2021-04-28 23:23:169页
- 司法鉴定机构现状调研报告2021-04-28 23:21:324页
- 2020暑假打工实践报告范文(精华篇)2021-04-28 23:21:144页
- 简单的辞职报告范本2021-04-28 23:19: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