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计划总结之《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词,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
随后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也突出了古诗本身所特有的“留白”
的魅力。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这时,刘小野回答得真不错,他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他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对于这样一首学生已能熟读成诵的诗歌,我想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
相关文档
- 信访工作总结-2020年上半年乡镇信2021-04-28 02:03:252页
- 大学生村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2021-04-28 02:03:107页
- 内科医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格式2021-04-28 02:02:501页
- 精编店长个人工作总结参考范文(三)2021-04-28 02:02:439页
- 关于儿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合集7篇2021-04-28 02:02:245页
- XX年农业局个人工作总结_12021-04-28 02:02:172页
- 精编20XX年上半年乡村脱贫攻坚工作2021-04-28 02:02:1413页
- 高一班主任工作总结(2)(通用)2021-04-28 02:02:062页
- 销售4月份个人工作总结2021-04-28 02:02:066页
- 2020公司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实用2021-04-28 02:01:5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