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4-25 发布
英语计划总结之“三先三后”英语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
“三先三后”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如下:
1.英语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才多艺的全能型素质
英语新课改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课程内容强调与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作为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只熟悉英语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课改教学要求,而视野宽广、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将在新课程改革中倍受青睐。
2.英语教师要具有完备的能力结构素质
首先,英语新课改的实施对传统的以“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构建的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挑战,这就迫切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其次,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全新的教学能力结构。第三,英语新课改应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具有本校地方特色的英语课程。而开发与研究的任务不可推卸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这对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教师必须实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中有所作为。
3.英语教师要具有教学创新素质
一是英语教师要能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作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力或基本功,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就是教师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合作的课堂其效果的保证是靠情境的创设、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调动,思维的激活。二是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巧妙地寻找那些能够借助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主动挖掘有助于在“综合”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了解其他学科,关注其发展,积极寻求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而要把它作为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要乐于英语教学研究。实施新课程不可不伴随研究,教师应该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者,教师必须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研究学生上,了解学生已经具有哪些知识、经验,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什么样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有价值的、是其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研究在怎样的氛围、方式和途径下能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
相关文档
- 英语计划总结之走向“以学为主,当堂2021-04-25 21:30:565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初一英语第一学期备2021-04-25 20:54:143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中考英语语法知识点2021-04-25 19:58:302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七年级英语质量分析2021-04-25 19:50:2832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初一英语备课组计划2021-04-25 19:44:323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2021-04-25 19:40:425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1-04-25 19:25:128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2021-04-25 17:42:354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2021-04-25 17:02:205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生本语文的教学思路2021-04-25 16:27: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