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6-18 发布
数学论文之巧设例题变式,驱动数学课堂探究教学
万江二中 林健常
【摘要】 变式教学是让学生减负、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
径之一。本文提出了例、习题的教学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拟巧设例题
变式,以期驱动课堂探究教学,真正体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 例习题教学;变式设计;探究教学
自课改以来,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一直是被关注和研
究的重点。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亟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
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有各种方法和手段,变式教学是
其中的一种。在数学教学中研究和运用变式,对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
突出本质特征,排除无关特征,让学生去伪存真,全面认识事物,提高
数学教学质量有着现实的意义。
无容置疑,课本中的例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
的典范性,是课本的精髓,然而在一线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此处理不当,
要么因题目具有一定难度避而不讲,要么仓促介绍完例题,马上引领学
生走进“题海”,而对例题变式设计,以提高探究教学无疑成为了空谈。
精讲例、习题,固然能让学生掌握“一题一解”,若然能巧设例题变式,
不仅能复习并巩固知识系统,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把变式教
学与主体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应用好课本例习题,
并“以纲为纲”,精心设计例题变式,驱动数学课堂探究教学,真正提
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1 例习题教学现状及归因分析
1.1 例习题教学现状
1.1.1 “偷梁换柱”型
“偷梁换柱”型表现为执教者认为教材的例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难以驾驭,甚至主观认为学生的理解水平达不到题目所需的要
求,因而对例题避而不讲或“狸猫换太子”,更谈不上对题目背景、条
件或结论等作变式处理了。如在我市某片区中学的数学教研活动时,一
位同行的数学示范课对教材的例题作了如下的处理:
例 1.1 (人教版九上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 3:如图 22.3-1(图略),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
27cm,宽 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相同的长方形,如果要使
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的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
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
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探究 3,因题目太难,所以
老师
选用另一道类似的题目给大家讲解,好吗?
巧设例题变式,驱动数学课堂探究教学.doc
d1437a10db060250ba90e58173e80e4a.doc (164.0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