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9 KB
  • 2021-04-13 发布

2020市区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含答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0市区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 ‎1.A【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 ‎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2.C【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教育 ‎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 ) 的教育理论专著。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3.C【解析】 《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代表作 ‎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 )左右。‎ A.70% B.80% C.60% D.90%‎ ‎4.B【解析】3 岁以前,幼儿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 80%‎ ‎5.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两极分化 B.不合群 C.胆小 D.自私 ‎5.A【解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6. 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 A. 条例 B.细则 C. 方案 D.办法 ‎6.C【解析】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罗耶 C.沃尔夫 D.斯皮罗 ‎7.B【解析】在人类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罗耶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 ‎8.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8.B【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9.A【解析】代词是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1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 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0.D【解析】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 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 ‎11.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 ‎ 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11.D【解析】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12.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12.B【解析】伸手能够抓到东西是幼儿眼手协调现象出现的主要标志 ‎13.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3.B【解析】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 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 2~4‎ ‎ 岁是幼儿的最佳口 语训练期 ‎14.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 )‎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 ‎14.A【解析】2、3 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 ‎1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 )‎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15.C【解析】应激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14.A【解析】2、3 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 ‎ ‎ ‎16.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 ‎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16.D【解析】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7.个体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并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17.D【解析】概括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 ‎18.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18.A【解析】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9.“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19.B【解析】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 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 ‎20.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是(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20.D【解析】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 ‎ 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除了没有心理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外, 其个人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应维持在一个正常且平衡的状态下,使 得个人对自己以及对环境的调适能够得到最高且最好的效能, 进而获得快乐、 满足以及产生 合乎社会文化要求的行为。 ‎ ‎3. 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4. 习惯化: 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 ‎5.集中思维:‎ ‎ 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确定的答案 ‎6.记忆: 记忆是人� fc1 ��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 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 ‎(1)言语信息,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 学习; (2)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3)认知策略,指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 (4)态度,指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5)动作技能,指通过身体动作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 ‎2.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 ‎(1)从对话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3. 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 ‎(1)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2)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 ‎4. 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1)观察力; (2)沟通的能力;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5)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 (6)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试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概括性质的演变来看,从动作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2)从反映内容的演变来看,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 发展,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发展; (3)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觉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 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 ‎2. 试述应如何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 ‎(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最近,娜娜的妈妈非常着急,4岁的娜娜出现了口吃现象,经过多方矫正,都无济于事。‎ 请分析可能造成娜娜口吃的原因有哪些。‎ 口吃表现为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单音重复,这是一种言语的节律性障碍。‎ ‎ 幼儿的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2~4 岁。2~3 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 岁是口吃的 常见期。导致幼儿口吃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生理原因; (2)心理原因; (3)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