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 KB
  • 2021-05-20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练习5荆轲刺秦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课时分层作业(五)‎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B [A项,“振”通“震”,惊恐、害怕;C项,“反”通“返”,回来;D项,“卒”通“猝”,突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关系 C.愿足下更虑之 更:改变 D.士皆瞋目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B [“被”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 [A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是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是名词作动词。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加点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C.持千金之资币物 D.太子丹恐惧 D [A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C项,“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见燕使者咸阳宫 B.取之百金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 5 -‎ C [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都是省略句。A项,“咸阳宫”前省略介词“于”,在;B项,“百金”前省略介词“以”,用;D项,“为”后省略宾语“之”,代指荆轲。]‎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来就成了与帝王或太子面对面应对时对他们的敬称。‎ B.“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 C.“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宾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 D.“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 A [“陛下”是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的敬称。对太子的敬称是“殿下”。]‎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荆轲刺秦”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____①____:司马迁、陶渊明赞扬他忠肝义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是个真英雄;司马光、柳宗元批评他愚忠自大,匹夫之勇,浅见寡谋,不足道哉。其实,____②____。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荆轲偏处孱弱小国,面对强秦难有别的选择,只能采取铤而走险的方式去行事,加之太子丹对他有收容知遇之恩,燕国有难,太子催逼,他岂能置身事外?从某种角度看,____③____,这不是愚,乃义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个空和后两句是总分关系,第二个空又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最后一个空是对全段的总结,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 ①后世对荆轲其人褒贬不一 ②这两种观点未免极端 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8.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除注意句式保持一致外,还应注意人物的选择,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屈原、项羽、岳飞等都可以考虑。‎ ‎[答案] 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因他的选择而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献身。‎ ‎[阅读提升层]‎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地逢迎,却行为道①,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注】 ①道:导,引导。‎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B.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C.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D.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A [“欲自杀以激荆轲”,“以”表目的,前后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言光已死”,意为“就说田光已死”,“光已死”为“言”的内容,此处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A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傅”是古代官职名,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 B.“跪”是古代礼仪的一种,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C.“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D.“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在古代,下称谓上,用“足下”,‎ - 5 -‎ 意为“您”;同辈相称不可以用“足下”。‎ D [“同辈相称”也可以用“足下”。]‎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 B.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 C.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物。‎ D.田光自杀不全是因为太子的叮嘱——“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A [“亲自去拜访”错,是通过别人找来,并非亲自去拜访。]‎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何因在秦受凌辱的怨恨,就想去招惹他发怒呢?‎ ‎(2)现在太子听到的是壮年时的田光,不知道我的身体已经跟不上了,有幸教导我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有好主意。”‎ ‎【参考译文】‎ 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燕国。眼看秦就要吞灭六国,大兵已临近易水,恐怕灾祸将至,太子丹很忧愁。对太傅鞫武说:“燕与秦势不两立,望太傅能够图谋良策。”鞫武回答说:“秦国地盘遍布天下,威胁着韩、魏、赵三国,然而易水以北,局势还不一定。为何因在秦受凌辱的怨恨,就想去招惹他发怒呢?”太子说:“那么,怎样才好呢?”太傅说:“请太子进去休息,容我好好想一想。”……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他智谋深邃,勇敢沉着,可以跟他商议。”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来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鞫武说:“可以。”太傅去见田光,‎ 传太子丹的话说:“有国事愿与先生相商。”田光说:“我恭敬地接受命令。”于是来到太子的住所拜访。‎ 太子跪着迎接,退着行走为(他)引导,跪在地上抹拭座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没有人,太子起身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有好主意。”田光说:“臣听说骏马盛壮之时,一日而行千里。到它衰老,劣马也能超过它。现在太子听到的是壮年时的田光,‎ - 5 -‎ 不知我的精力已经消失了。即使这样,我也不敢因此怠慢国事。与我交好的荆轲,可以任用。”太子说:“希望通过田先生来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田光)立即起身,快步而出。太子送他到门前,嘱咐说:“我所告知的,(对)先生所说的那些话,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低头一笑说:“好的。”‎ 田光弯腰而行见荆轲,说:“我和你交好,燕国无人不知。现在太子听到的是壮年时的田光,不知道我的身体已经跟不上了,有幸教导我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有好主意。’我私下里觉得不应该对你见外,向太子推荐了你,希望你到宫中去见一见太子。”荆轲说:“我恭敬地接受命令。”田光说:“我听说长者的言行,不让人怀疑,如今太子叮嘱我说:‘所说的那些话,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立身行事使人怀疑,不是节烈的侠士。”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说:“希望你赶紧到太子那里,就说田光已死,以表明保守机密。”于是自杀而死。‎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