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1.00 KB
  • 2021-05-20 发布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绝密★启用前 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复学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课改班)‎ 命题人: 审题人: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Al—27 S—32 Mn—55 Cu—64 I—127 Ba—137‎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观点,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 A. 溴蒸气被活性炭吸附 B. 电解水 C. HCl气体溶解于水 D. 打雷放电时,O2变成O3‎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电子式: B. N2的结构式: ‎ C.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 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约NA个C6H6分子 B. 1mol Na与足量乙醇完全反应,失去2NA电子 C. 1 mol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3NA D. 常温常压下,8gCH4含有5NA个电子 ‎6.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 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B.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C.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 ‎7. 白藜芦醇具有抗衰老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14H12O4‎ B. 含有羟基与碳碳双键 C. 能发生加聚反应 D. 一氯代物有4种 ‎8.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物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都增大的方法是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A. ①③⑤ B. 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9.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 ‎500℃‎、30MPa下,将 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 -38.6kJ·mol-1‎ C.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 ,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 2×(-57.3)kJ·mol -1‎ D. 在101kPa 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1) △H =-571.6 kJ·mol-1‎ ‎10.在可逆反应‎2A(g)+3B(g) xC(g)+D(g)中,已知:起始浓度A为5mol/L,B为3mol/L,C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 x=1‎ C. 2min末时,B的浓度为1.5mol/L D. 2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mol/L ‎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实验室制硝基苯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丙烷 D. 石油分馏 ‎12.“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酯化反应 ⑥加聚反应 A. ② B. ①④ C. ③⑤ D. ②⑥‎ ‎13.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中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 B. 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 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裂化汽油或乙醇 D. 步骤④的操作是过滤 ‎14.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molCu与1 molAg2O的总能量低于1 molCu2O与2molAg具有的总能量 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C. 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Cu流向Ag2O D. 电池工作时,OH-向Ag电极移动 ‎15.图中是可逆反应X2+3Y22Z2‎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时,只有正向进行的反应 B. t1~t2, X2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 C. t2~t3,反应不再发生 D. 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6.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X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 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R,所以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XmY>XmR,故C不正确;‎ D、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属于强酸,故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总分52分)‎ ‎17.(Ⅰ)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 与 ②O2与O3 ③乙醇(C2H5OH) 与甲醚 (CH3—O—CH3) ④正丁烷与异丁烷 ⑤C60与金刚石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填“正”或“负”)极。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__极(填“正”或“负”,下同)向______极移动。‎ ‎【答案】 (1). ① (2). ②⑤ (3). ③④ (4). 放热 (5). AC (6). 正 (7). 2H++2e-===H2↑ (8). 负 (9). 正 ‎【解析】‎ 试题分析:(Ⅰ) (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3)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Ⅱ)(1)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依据能量守恒分析; (2)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3)Fe+H2SO4═FeSO4+H2↑,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电池构成条件设计原电池,铁做原电池负极,铜做原电池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外电路电子流向从负极沿外电路导线流向正极;‎ 解析:(Ⅰ) (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①与互为同位素; (2)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②O2与O3 、 ⑤C60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3)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③乙醇(C2H5OH) 与甲醚 (CH3—O—CH3) ④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Ⅱ)(1)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A、改铁片为铁粉,增大与溶液接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A符合;  B、改稀H2SO4为98%的浓H2SO4,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进行反应,故B不符合; C、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故C符合; (3)Fe+H2SO4═FeSO4+H2‎ ‎↑,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电池构成条件设计原电池,铁做原电池负极,铜做原电池正极,硫酸做电解质溶液,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铜电极上有气体冒出,电极反应为:2H++2e-=H2↑;外电路电子流向从负极沿外电路导线流向正极;‎ 点睛: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18.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②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②和⑦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其中较弱的是____(用该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 ‎(3)②、③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 ‎(4)⑤、⑥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依次为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④、⑤、⑥的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①、④、⑤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它的电子式: ,形成的晶体是 晶体。‎ ‎【答案】(8分)(每空1分)‎ ‎(1)‎ ‎(2)SiH4‎ ‎(3) HNO3>H2CO3 (4) 减小 (5) 减小 (6)离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⑧元素的C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因此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②是C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分子CH4的结构式为,(3)②、③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4)⑤、⑥元素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是依次为减小的;(5)④、⑤、⑥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离子半径依次减小。(6)①、④、⑤元素分别是H、O、Na,它们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NaOH,它的电子式是:,形成的晶体共存微粒是阳离子、阴离子,是离子晶体。‎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化合物的结构式的书写、酸性等性质比较和递变、形成的晶体类型的判断的知识。‎ ‎19.I、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 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 ‎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 ‎2H2(g)+O2 (g)═2H2O(l)△H=﹣d kJ·mol﹣1 (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 ‎②在C3H8(g)═C3H6(g)+H2(g) 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③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 I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1‎ ‎20.0‎ ‎20.0‎ ‎23.0‎ ‎2‎ ‎20.1‎ ‎20.1‎ ‎23.2‎ ‎3‎ ‎20.2‎ ‎20.2‎ ‎234‎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kJ·mol−1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2H4(1)+2H2O2(1)=N2(g)+4H2O(g)△H=﹣640kJ/mol (2). 408 (3). 等于 (4). 小于 (5). b=﹣a (6). 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7). −51.8 kJ·mol−1 (8).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 ‎【分析】‎ I(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计量数代表物质的量,与△H相对应,同时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2)利用盖斯定律解题;‎ ‎(3)①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两种途径放热之间的关系;‎ ‎②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③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 II(1)氢氧化钠过量可以保证盐酸充分反应;‎ ‎(2)先求出△t 的平均值,在根据Q= m•c•△t计算放出的热量,在计算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即可得中和热。‎ ‎(3)H2SO4与Ba(OH)2反应会生成BaSO4沉淀,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详解】I(1)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l)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4kJ的热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结合定量关系写出,1mol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640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1)+2H2O2(1)=N2(g)+4H2O(g)△H=﹣640kJ/mol;‎ 答案:N2H4(1)+2H2O2(1)=N2(g)+4H2O(g)△H=﹣640kJ/mol;‎ ‎(2)‎16g液态肼物质的量==0.5mol,由①N2H4(1)+2H2O2(1)=N2(g)+4H2O(g);△H=-641.6kJ/mol;②H2O(1)=H2O(g)△H=+44kJ/mol,结合盖斯定律,可以把②×4方向倒转得到③4H2O(g)=4H2O(l)△H=-44×4kJ/mol=-176kJ/mol,①+③得到N2H4(1)+2H2O2(1)=N2(g)+4H2O(l) △H=-816kJ/mol,所以0.5mol液态肼与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408kJ;‎ 答案:408;‎ ‎(3)①根据盖斯定律,煤作为燃料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是一定的,所以两途径的焓变值一样,放出的热量一样;‎ 答案:等于;‎ ‎②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因此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小于;‎ ‎③ 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 ①‎ ‎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 ②‎ ‎2H2(g)+O2 (g)═2H2O(l)△H=﹣d kJ·mol﹣1 ③‎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③/2得C3H8(g)═C3H6(g)+H2(g)△H=+﹣a kJ·mol﹣1再根据已知可得b=+﹣a;‎ 答案:b=+﹣a;‎ II(1)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 答案: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 ‎(2)50mL 0.50mol/LHCl与 50mL0.55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2℃‎,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1℃‎=1295.8J,即1.295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 答案:51.8;‎ ‎(3)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因为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答案: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20.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0 mL 0.1 mol·L-1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②‎ ‎20 mL 02 mol·L-1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 ‎(2)该实验探究是__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2.24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 c(MnO4-)=__________mol/L(假设混合液体积为50mL)‎ ‎(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一条即可)‎ ‎(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 浓度 (3). ① (4). ② (5). 0.0056 (6).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7). 该反应放热 (8). 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 ‎【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把草酸氧化成C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对比表格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不一样,因此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①<②;‎ ‎(3)根据反应方程式并结合CO2的体积,求出消耗的n(KMnO4)= 2×10-5mol,剩余n(KMnO4)=(30×10-3×0.01-2×10-5)mol=2.8×10-4mol,c(KMnO4)=2.8×10-4mol÷50×10-‎ ‎3L‎=0.0056mol·L-1;‎ ‎(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5)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虽然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但温度起决定作用;②可能产生的Mn2+是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21. 先向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再缓缓加入2mL浓H2SO4和2mL乙酸,边加边振荡。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催化剂,吸水剂 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挥发损失 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下层溶液红色变浅 分液 乙;反应物能冷凝回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