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MB
  • 2021-05-20 发布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www.ks5u.com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2.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意义。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协定、东亚经济论坛等。‎ 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东部地区企业在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中,在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1.地理背景 ‎(1)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2)必要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主要工程 ‎(1)南水北调。‎ ‎(2)西气东输。‎ ‎①主气源:新疆塔里木气田。‎ ‎②主要消费市场:我国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 ‎③主体: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 ‎④工程线路:一线工程干线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后到达上海。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和江西,最后到达广东。‎ ‎⑤意义:‎ ‎(3)西电东送。‎ ‎①北线: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电网输送。‎ ‎②中线:以三峡 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向华中、华东电网输送。‎ ‎③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省。‎ ‎④意义:将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煤炭资源的调配为例)‎ 四、产业转移 ‎1.意义 ‎(1)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 ‎(2)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 ‎2.我国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3)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产生产业集群效应。‎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产业发展的转变。‎ ‎①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②由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 ‎(2)地域表现 ‎[教材P28~29活动]‎ ‎1.略 ‎2.(1)有利影响:工程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变当地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当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生产和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直接破坏植被及其他地表保护层,影响稀有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阻碍甚至隔离南北山区动物活动的通道,造成物种资源的流失;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造成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管道穿越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施工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同意。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影响。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教材P32~33活动]‎ ‎(1)广东边远地区具备产业集聚效应的原因:‎ ‎①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升高等现象,产业广泛升级,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有向相对落后的区域转移的趋势;②广东的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丰富,生产成本较低;③边远地区因投资环境的改善,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2)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加速这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 消极影响:污染转移,会造成生态破坏。‎ 主题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2018年3月2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协作办组织召开扶贫宣传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广州从2016年9月开始新一轮对口帮扶毕节市、黔南州以来,已经引导135个企业对口投资476个项目,投资金额达26.69亿元,拟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超过一万人。‎ 广州投资贵州项目中,属于哪种经济联系方式?广州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试答: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广州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表现 图示法理解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 ‎1.思考领悟 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是怎样实现协调发展的?‎ 提示:发达区域具有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题组实践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据此回答(1)~(3)题。‎ ‎(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C )‎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D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不受外部的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匮乏。西部大开发应立足于自力更生、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我国应加大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主题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向北方调水139.2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安全平稳。其中,东线工程江苏、山东两省抽引长江水22.4亿立方米,中线工程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直辖市)调水116.8亿立方米。据统计,南水北调工程沿线33个地级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明显。‎ ‎(1)南水北调线路中,为什么优先选用东线工程?‎ 试答:可利用京杭运河,降低工程量。‎ ‎(2)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试答:中线基本可以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输水过程中,水不易受污染。‎ ‎1.调配的原因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所示:‎ ‎2.主要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工程 ‎(2)西气东输工程 ‎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 构调整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并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西气东输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①管网改造、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天然气配套系统;②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 影响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3)西电东送工程 ‎①含义 ‎②输电线路 a.北线:将黄河上游和山西、内蒙古自治区坑口火电送到京津唐地区。‎ b.中线: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c.南线:将西南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③对输入地的影响 a.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b.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c.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④对输出地的影响 a.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c.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影响的分析方法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可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稳定社会的目的。‎ ‎(3)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思考领悟 ‎(1)跨区域调配资源线路选择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水源地都选在长江流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流域广,径流量大,属于丰水区。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地区相邻,均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2.题组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④说法正确;根据图中的地势特征,黄河以北段才可以自流引水,③说法错误,排除B、C;京杭大运河丙段作为南水北调通道,调水会抬高其水位,改善航运条件,②说法正确,故选D。‎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 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级战略性大工程,其调水水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水使得长江下游入海水量减少,江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不可能促使泥沙向海洋输送;长江口入海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的可能性升高;潮汐规律主要与天体间的引力有关,与调水无关。故选A。‎ 主题三 产业转移 ‎2018年2月3日‎,内蒙古察右前旗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在雄安新区召开。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压延、革塑、服装、箱包、新型包装等行业的258家企业参加了推介会。会上,内蒙古察右前旗政府与革塑、皮具、包装材料行业的4个企业签署了合作项目,总投资近10.2亿元。‎ ‎(1)内蒙古察右前旗承接的产业主要属于哪类工业?‎ 试答: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 ‎(2)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对内蒙古察右前旗有何影响?‎ 试答:增加地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污染。‎ ‎1.产业转移的规律和主导因素 ‎(1)规律 ‎①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②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主导因素 ‎①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 ‎②‎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③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方法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如下:‎ →→ ‎1.思考领悟 ‎(1)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提示:①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②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的产业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落后产业的接收地。‎ ‎(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进行的“腾笼换鸟”指的是什么?‎ 提示: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逐渐上升,使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甚至内地迁移;“珠三角”地区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这就是所谓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进行的“腾笼换鸟”。‎ ‎2.题组实践 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1)~(2)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C )‎ A.汽车零配件生产转移 B.数控机床制造转移 C.服装鞋帽生产转移 D.石化产业转移 解析: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故选C项。‎ ‎(2)扩张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C )‎ ‎①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扩张性产业转移有利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并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D )‎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解析: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线,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 ‎2.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C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前提是市场需求 解析: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3.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B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据图可看出,图中北部地区河流较多,且处于40°N附近大陆西岸,降水较多;居民点中部和南部地区比较密集,生产、生活活动应该较多。故选B项。‎ ‎4.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D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解析:依据表格中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1992年和1994年水价一致,都有交易,而1993年“水银行”没有运作,说明与水价、节水技术、产业结构无关,最大的可能应是该年降水量丰沛,水资源充足。‎ ‎5.读我国部分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名:a是新疆轮南;b是上海。‎ ‎(2)试从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分布、市场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图中A是山西省;该省的最主要能源是煤炭。‎ ‎(4)A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西电东送”对该省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2)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大,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贫乏;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能源消费量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有利于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4)有利于缓解该省的交通压力;把部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解析:能源资源供需的不平衡是我国实施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西气东输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图中山西省调出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将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