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 KB
  • 2021-05-20 发布

【精品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 1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教学目标: 1,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能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教学重点: 1.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 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2、计算下列各题: (1)(一 9.18)十 6.18; (2)9.18 十(一 9.18); (3)(一 2.37)十(一 4.63)。 解:(1)(一 9.18)十 6.18=-(9.18-6.18)=-3; (2)9.18 十(一 9.18)=0; (3)(一 2.37)十(一 4.63)=-(2.37+4.63)=-7. 3、计算下列各题: (1)[8 十(一 5)]十(一 4); (2)8 十[(一 5)十(一 4)]; (3)[(一 7)十(一 10)]十(一 11); (4)(一 7)十[(一 10)十(一 11)]; (5)[(一 22)十(一 27)]十(十 27); (6)(一 22)十[(一 27)]十(十 27); 解:(1)[8 十(一 5)]十(一 4)=3+(一 4)=-1 (2)8 十[(一 5)十(一 4)]=8+(-9)=-1; (3)[(一 7)十(一 10)]十(一 11)=-17 十(一 11)=-28; (4)(一 7)十[(一 10)十(一 11)]= (一 7)十(一 21)=-28;; (5)[(一 22)十(一 27)]十(十 27)=-49 十(十 27)=-22; (6)(一 22)十[(一 27)十(十 27)]= (一 22)十 0=-22; 二、讲授新课: [活动 1] 思考:第 3 题中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1)与(2),(3)与(4),(5)与(6)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练习可得: 1.[8 十(一 5)]十(一 4)=8 十[(一 5)十(一 4)], 2.[(一 7)十(一 10)]十(一 11)=(一 7)十[(一 10)十(一 11)], 3.[(一 22)十(一 27)]十(十 27)(一 22)十[(一 27)十(十 27)]. 因此可知: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它们还适用. [活动 2] 尝试用文字语言或字母表示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小组多尝试几组有理数加法运算,师生共同 讨论得出) (1)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abba  (2)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 cbacba  . 对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既要注意文字表述,也要注意字母的表示。 [板书] 1.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特别 是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或 0. 2.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只表示同一个数。 三、巩固提高-----运用举例 [活动 3] www.xkb1.com 例 2:计算:16 十(一 25)十 24 十(一 35)。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化呢?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这样做既用到了加法的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解:16 十(一 25)十 24 十(一 35) =(16 十 24)十[(一 25)十(一 35)] =40+(-60) =-20. 四、跟踪练习: [活动 4] 我们做下组练习,相信同学们会很棒! 1 计算:(1)23 十(一 17)十 6 十(一 22); (2)(一 2)十 3 十 1 十(一 3)十 2 十(一 4). 解:(1)23 十(一 17)十 6 十(一 22) =(23+6)+[ (一 17)十(一 22)] =29+(-39) =-10; (2)(一 2)十 3 十 1 十(一 3)十 2 十(一 4) =[(一 2)十 2]+[ 3 十(一 3)]+[ 1 十(一 4)] =0+0+(-3) =-3. 2 计算:(1)1 十 )6 1(3 1)2 1(  ; (2) )5 28(4 35)5 32(4 13  . 解:(1)1 十 )6 1(3 1)2 1(  = 1 1 1(1 ) ( ) ( )3 2 6         = 4 2 2( )3 3 3     ; (2) 1 3 1 23 ( 2 ) 5 ) ( 8 )4 5 4 5      . = 1 1 3 2(3 5 ) ( 2 ) ( 8 )4 4 5 5         = 18 ( 11)2   = 12 2  . 五、知识拓展 例 3: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 千克,10 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单位: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与标准重量相比较,10 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 不足多少千克?10 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解法 1:先计算 10 袋小麦的总重量: 91 十 91 十 91.5 十 89 十 91.2 十 91.3 十 88.7 十 88.8 十 91.8 十 91.1=905.4(千克) 再计算总计超过 905.4 一 90×10=5.4(千克) 解法 2: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 袋小麦对应的数为: 十 1,十 1,十 1.5,一 1,十 1.2,十 1.3,一 1.3,一 1.2,十 1.8,十 1.1. 这 10 个数的和为: 1 十 1 十 1.5 十(一 1)十 1.2 十 1.3 十(一 1.3)十(一 1.2)十 1.8 十 1.1. =[1 十(一 1)]十[1.2 十(一 1.2)] 十[1.3 十(一 1.3)] 十(1 十 1.5 十十 1.8 十 1.1) =5.4 905.4 一 90×10=5.4(千克) 答:10 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 5.4 千克,总重量是 905.4 千克。 思考:比较两种解法,解法 2 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 例 4 的解法 2 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计算简化。这种方法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 法结合律。 我们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目的是:为了把正数、负数、互为相反数分别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一 般情况下会比较简便。 归纳总结:如何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正数和正数结合;2.负数和负数结合;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4.同分母的数结合;5.小数结合. 六、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归纳总结出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会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3. 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1.正数和正数结合;2.负数和负数结合;3. 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结合;4.同分母的数结合;5.小数结合. 七、课后作业:课本习题 1.3 的第 2、9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