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MB
  • 2021-05-19 发布

【地理】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试验路段在济南建成通车,承载式光伏路面技术是将符合车辆通行条件的光伏发电组件直接铺设在路面上,从而实现太阳能发电的技术。下图中的左侧道路为试脸路段,两侧为太阳能路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路灯电板朝向(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2. 正常年份,该路灯发电量最多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6月 D. 8月 ‎3. 与火力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 占地少 B. 能量大 C. 分布广 D. 无污染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济南位于北半球,正午阳光位于正南方向,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路灯电板朝向正南方,C符合题意。朝向正东,太阳能电板不能收集下午的阳光或较少,排除A。朝向正西,太阳能电板不能收集上午的阳光或较少,排除B。朝向正北,全天照射到太阳能电板的阳光高度较低,可不能直射被阳光照射到,排除D。故选C。‎ ‎【2题详解】‎ ‎1月份,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较短,因此该路灯发电量较少,A不符合题意。4月份济南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有所增加,但不是最大值,因此此时该路灯发电量不是最多的,B不符合题意。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且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白昼时间最长,此时当地还没有进入雨季,晴天多,因此6月应该是该路灯发电量最多的月份,C符合题意。正常年份,济南降水集中在7、8月,8月份雨天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因此8月份不是济南附近高速公路路灯发电量最多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题详解】‎ 火力发电以矿物燃料为能源,往往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污染物,因此与火电相比,太阳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无污染,D符合题意。由于太阳能不够集中,因此利用太阳能发电,占地较广,排除A。太阳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能量总量很大,但比较分散,因此能量大、分布广,不是太阳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排除B、C。故选D。‎ 向日葵被人们称为“太阳花”,白天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其朝向落后大阳约12°。大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白天中,向日葵转动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5. 当北京郊区(约116º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为( )‎ A. 12:00 B. 12:16 C. 11:44 D. 13:04‎ ‎6. 夏至日,在晴朗的情况下,从日出到日落向日葵花盘转动时间最长的城市是( )‎ A. 广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哈尔滨 ‎【答案】4. A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向日葵被人们称为“太阳花”,白天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受地球自转方向的影响,太阳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即大致自东向西运动,白天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故向日葵转动方向也是自东向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向日葵朝向落后太阳约12°,当北京郊区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太阳方位应南偏西12°,太阳视运动速度大约是15°/小时(地球自转角速度),即每4分钟运动1°,太阳在正南方向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太阳方位南偏西12°时,北京的地方时应为12:48。北京时间(120°E)比北京(116°E)的地方时早16分,当北京郊区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为12时(48+16)分,即13:04,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所以在晴朗下,北半球纬度越高,向日葵花盘转动时间越长。在广州、上海、北京和哈尔滨四个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因此从日出到日落向日葵花盘转动时间最长,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下表为2019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日济南市的天气最可能是( )‎ A. 昼晴夜阴 B. 昼阴夜晴 C. 昼夜皆晴 D. 昼夜皆阴 ‎8. 北方城市最高气温均高于南方城市,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天气状况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低 D. 寒暖流影响 ‎9. 该日,下列城市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 )‎ A. 杭州 B. 福州 C. 济南 D. 上海 ‎【答案】7. C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表中信息表明,此日济南市白天温度最高,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由此推测白天是晴天;同时济南气温的日较差也是最大,说明济南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夜晚降温较大,因此推测可能黑夜也是晴天,即昼夜皆晴,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8题详解】‎ 表中信息表明,南方几个城市的气温日较差都较小,有可能是多云雨的天气,同时此日为6月19日,南方地区进入雨季,阴雨天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北方地区雨季尚未来临,多晴天,导致最高气温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A符合题意。图中六个城市都离海洋较近,差异不大,因此海陆位置不是导致北方城市最高气温均高于南方城市的影响因素,排除B。图中六个城市海拔都较低,差异不大,因此海拔高低不是导致北方城市最高气温均高于南方城市的影响因素,排除C。图中六个城市都受暖流影响,差异不大,因此寒暖流影响不是导致北方城市最高气温均高于南方城市的影响因素,排除D。故选A。‎ ‎【9题详解】‎ 城市气温日较差越小,说明夜间气温降温幅度小,则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读表中信息可知,杭州、福州、济南、上海四个城市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是6℃、5℃、11℃、6℃,福州气温日较差最小,故夜晚保温作用最明显,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下图为某中学生绘制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阴影代表气压带,箭头代表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图所示气压带为(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1. 甲图气压带在图示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 C. 秋季 D. 冬季 ‎12. 乙图所示季节,30º~40º之间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降水状况是( )‎ A. 两岸都多雨 B. 两岸都少雨 C. 东岸少雨,西岸多雨 D. 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答案】10. B 11. D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甲图可知,图中气压带位于北纬30°附近,表明属副热带地区;图中气压带两侧气流为辐散气流,表明该气压带为高气压带,由此判断,甲图所示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水平气流辐合,与图中信息不符,A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水平气流辐合,与图中信息不符,C错误。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点附近,与图中信息不符,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读甲图可知,甲图气压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北,比平均位置偏北,这应是气压带风带北移的结果,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南半球的春季和秋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应位于30°附近的平均位置,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A、C。南半球夏季,直射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应位于30°以南,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B。故选D。‎ ‎【12题详解】‎ 乙图所示气压带应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纬30°~40°之间,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北纬30°~40°之间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盛行西风影响,正是雨季,故此时西岸多雨;而东岸为亚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此时盛行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形成少雨季节,故此时东岸少雨。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是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隶属度数值越高,说明该地区对水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越大。下面是中国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分级分布(综合指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按照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划分,合肥市水资源为( )‎ A. 非常危险 B. 不安全 C. 临界安全 D. 安全 ‎14. 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量 B. 蒸发量 C. 太阳辐射 D. 海拔高低 ‎15. 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减轻雾霾天气 ④节约用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3. C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是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从图中可知,合肥市水资源紧缺隶属度为0.35~0.5,按其大小划分为临界安全,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由南向北增加。图中方框内所示地区属季风气候,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时间变短,雨季变短,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从而导致当地水资源由南向北减少,使得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由南向北增加,因此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A符合题意。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与蒸发量也有关,但南部的平均气温高于北部,蒸发量南部更大,因此蒸发量不是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排除B。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与太阳辐射、海拔高低关系不大,排除C、D。故选A。‎ ‎【15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水资源紧缺隶数值越高,水资源安全性越差,水资源供应越紧张。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只有从开源和节源两个方面,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是开源,节约用水是节流,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减轻雾霾天气对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没有多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19年1月底,我国搭载“深海勇士”号的“探索一号”母船,抵达印度洋37°S作业区进行深潜科考。3月初返航时在马达加斯加岛附近的M岛举行了科考成果发布会。下图表示“探索一号”考察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探索一号”母船在作业区时,五星红旗主要飘扬方向是(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17. “探索一号”母船从作业区到M岛返航途中( )‎ A. 顺流航行 B. 逆流航行 C. 昼短夜长 D. 海水结冰 ‎18. “探索一号”母船在作业区发现多个活动的热液喷口,因该地位于( )‎ A.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B.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C. 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 D. 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 ‎【答案】16. B 17. B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探索一号”母船的作业区位于37°S,根据气压带与风带分布位置判断,作业区位于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风向左偏,应吹西北风,则五星红旗主要向东南飘扬,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探索一号”母船从作业区到M岛返航路线上,有自北向南流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洋流流向正好与“探索一号”母船航行方向相反,因此是逆流航行,A错误、B正确。材料信息表明, “探索一号”母船从作业区到M岛返航时是3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C错误。“探索一号”母船从作业区到M岛返航途中,航线位于中低纬度,又是夏半年,水温较高,海水不结冰,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根据六大板块分布特征判断,作业区正好位于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属板块张裂地带,多火山,岩浆活动活跃,从而形成多个活动的热液喷口,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郭亮村绝壁岩石属于(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20. 形成郭亮村绝壁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流水沉积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郭亮村岩石以砂岩为主,从郭亮村绝壁图上,可以看出岩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D符合题意。砂岩不属于喷出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且这些岩石一般不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排除A、B、C。故选D。‎ ‎【20题详解】‎ 郭亮村绝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深层的砂岩随地壳运动上升隆起,岩石断裂破碎,当地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受流水不断侵蚀形成绝壁,从外力作用角度来看,当地绝壁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C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郭亮村位于太行山,地质时期和现代冰川地貌不发育,因此绝壁不是冰川侵蚀而形成,排除A。图中显示,当地植被比较丰富,风力侵蚀作用较弱,排除B。流水沉积作用不会形成绝壁,排除D。故选C。‎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22. 该河谷最理想聚落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3. 下列最老的岩层是( )‎ A. 沉积岩层a B. 沉积岩层b C. 沉积岩层c D. 火山灰Y ‎【答案】21. C 22. C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材料中指出该地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平直河段的河谷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剖面图中可知,该河段河床偏向东岸,东岸侵蚀为主,西岸以堆积为主,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指向右,则东岸为右岸,由此推测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2题详解】‎ 该河谷最理想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用水方便,但不受洪水灾害的地方。①地地势低,容易出现洪水灾害,不是最理想聚落分布地,排除A。②地地形平坦,临近水源,但地表土壤层薄,土壤肥力不高,因此不是最理想聚落分布地,排除B。③地地形平坦、离水源不远,表层有较厚的火山灰,土壤肥沃,利于农耕,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因此③地是该河谷最理想聚落分布地,C符合题意。④地地势较高,用水不便,排除D。故选C。‎ ‎【2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图中可知沉积岩层a所在阶地最高,应该形成时间最早,沉积岩a是在该阶地形成之时沉积形成,因此沉积岩a形成最早,岩层最老,A符合题意。沉积岩层b和沉积岩层c位于位置较低的阶地之上,形成时代较晚,岩层较新,排除B、C。火山灰Y覆盖在沉积岩层a和沉积岩层b之上,形成年低应比沉积岩层b晚,排除D。故选A。‎ 衡山位于湖南省。读衡山祝融峰垂直自然带及土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祝融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 由赤道到两极 B. 从沿海向内地 C. 山地的垂直分异 D. 非地带性 ‎25. 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 )‎ A. 气候暖湿 B. 地形平缓 C. 人类干扰 D. 土壤贫瘠 ‎【答案】24. C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祝融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沿等高线延伸,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垂直更替,这是因为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导致的结果,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C符合题意。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纬度变化而导致,与题意不符,排除A。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由海陆位置不同而导致,与题意不符,排除B。狭义的非地带性指因大地构造、地势地貌分异引起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的非带状分布或分异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 ‎【25题详解】‎ 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气候暖湿,地形较平缓,适合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是人类活动最主要集中地,人类活动干扰大,导致原有物种减少,是导致物种数偏少的最主要原因,C符合题意。气候暖湿、地形平缓,有利于生长繁殖,因此不是物种偏少的原因,排除A、B。600米以下地带虽然以贫瘠的红壤为主,但因水热条件好,原有物种非常丰富,因此土壤贫瘠不是物种数偏少的最可能原因,排除D。故选C。‎ 第II卷 非选择题(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台风“玲玲”于2019年9月7日在朝鲜登陆,演变为温带气旋。下图为9月8日17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虚线为台风“玲玲”部分移动路径。‎ ‎(1)指出台风“玲玲”所属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中心气流运行方向为______。‎ ‎(2)在台风中心由P点向Q点移动过程中,丙点风向是如何变化的?‎ ‎(3)台风“玲玲”在朝鲜登陆时,说出当地天气的变化。‎ ‎(4)为了降低台风危害,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答案】(1)天气系统:气旋(或低压)。中心气流:上升运动 ‎(2)由偏北风转偏西风(或由东北风转西北风)‎ ‎(3)强风、暴雨和风暴潮(或狂风暴雨,风大浪急等)‎ ‎(4)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外出渔船回港避风;减少行人外出;躲在坚固建筑物内;做好应急救灾预案,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等。(任答2点,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1)台风“玲玲”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因此所属的天气系统为气旋,气旋中心气流运行方向为垂直上升。‎ ‎(2)当台风中心位于P点时,丙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西北指向东南,右偏形成偏北风,当台风中心位于Q点时,丙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西南指向东北,右偏形成偏西风,因此在台风中心由P点向Q点移动过程中,丙点的风向由偏北风转偏西风。‎ ‎(3)台风“玲玲”在朝鲜登陆时,中心附近风力接近12级,出现强风天气;台风中心气压很低,上升气流强劲,加上水汽丰富,出现暴雨天气;强风导致海岸边的海水上涨迅速,形成风暴潮。‎ ‎(4)为了降低台风危害,尽早制定应急方案,应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为了避免海上强风浪对渔船造成损害,应提醒外出渔船回港避风;强风可能影响行走,出现高空坠物,应减少行人外出;为了防止房屋倒塌,台风到达时应躲在坚固建筑物内;做好应急救灾预案,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建设沿海防护林;建设防浪潮堤坝等。‎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1)分别指出图中字母A、C和D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入海的河水可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实现西归。‎ ‎(3)简述水循环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开垦为耕地,分析该地水循环环节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1)A:蒸发(或植物蒸腾);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2)C ‎(3)流水侵蚀使地表起伏;流水堆积使地表变平坦;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 ‎(4)蒸发减少;降水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洪涝灾害增加。(任答3点)‎ ‎【解析】(1)根据箭头指向和水循环特征判断,图中字母A由陆地表面指向空中,应为蒸发或植物蒸腾;图中C由海洋指向陆地,应为水气输送;图中D由陆地表指向海洋,应为地表径流。‎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图中显示,入海的河水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再进入陆地,对于我国来说,海洋在东边,陆地在西边,通过图中水汽输送(C)实现水分的“西归”。‎ ‎(3)图中D由陆地表指向海洋,应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通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沟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等地形,使地表变得起伏不平;通过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地貌,使得地表变平坦,从而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开垦为耕地,湿地和植被减少,蒸发和蒸腾将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可能减少,从而导致降水可能减少;湿地和植被减少,涵养水能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会减少;蒸发和下渗减少,则地表径流会增加,地表径流的变化会加大,从而导致洪涝灾害增加。‎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河谷的形成。‎ ‎(2)图中②处地貌是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 ‎(3)图中页岩、砂岩和砾岩中,形成最早的是_____,若在②和④处地下发现石油,最适宜钻井开采的是____地。‎ ‎【答案】(1)①处岩石受力断裂形成断层,断层处岩石破碎,河流不断侵蚀成为谷地。‎ ‎(2)谷地;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石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砾岩;②‎ ‎【解析】(1)图中显示,①处有断层构造存在,该处岩石受力断裂错动形成断层,断层处岩石破碎,岩石容易被流水侵蚀而形成河谷。‎ ‎(2)图中②处地表向下凹陷,中间低、两侧高,该处地貌是谷地。图中显示,②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在弯曲变形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多裂隙发育,岩石容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3)根据地层层序律判断,图中页岩、砂岩和砾岩中,砾岩位于最下面,因此形成最早的是砾岩。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若在②和④处地下发现石油,②处为背斜构造,④处为向斜构造,因此最适宜钻井开采的是②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