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9 KB
  • 2021-05-19 发布

冀教七上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是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第一课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本节是本章其他章节的基础,旨在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和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的复习,引入对一个完整植株的观察。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竟‎1.2.3‎.4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对照书本找到相应的名称和分类,然后思考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和环境的适应关系。这些环节以小组内合作的方式进行,以组间竞争完成。知识链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提问总结完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实验室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 ‎2.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2.举例说出常见的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4.分析植物的器官与环境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 ‎(三)情感目标 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植物的方法 难点:变态根、茎和叶区分,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媒体 根:小麦、水稻、白菜。枝条:杨树枝条、变态茎、完全叶、变态叶以及几种植物的花。‎ 教学方法 实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身边 ‎1.讲述:我们的身边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谁能说说你身边有哪些植物呢?比如你的家里、道路上、公园里等地方,生长着哪些植物呢?你能描 ‎1.学生回 事 述一下它的特征么?‎ ‎2.讲述:今天,我们就从研究身边的植物出发,走进神秘的生物世界!‎ ‎3.板书:“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 ‎ ‎4.讲述:我们今天就在实验室中观察一下植物,那么我们该如何观察呢?‎ ‎5.提问:第一章中讲述了观察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呢?‎ ‎6.复习归纳:观察要有明确目的,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上从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方位上从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再微观,由外到内,从左到右,观察。‎ 答 ‎4.观察的方法 探究竟1‎ ‎1.对于某一个植物,我们该如何观察呢?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 ‎2.我们今天按照一个顺序,观察不同的植物。那就是,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根、茎、叶、花的顺序观察植物。‎ ‎3.出示 :探究竟1目标 ‎1)白菜和小麦的根的区别,对照书本上的图找出相对应的种类。‎ ‎2)比较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根的差异,这说明植物的器官和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4.请小组总结发言,并讲述植物的根系分类。大屏幕显示:不同植物的须根系和直根系。‎ 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明显、粗大、较长,各级侧根依次较小、较短。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根呈丛生状态,无主次之分。‎ ‎1.回答,可以按照从表及里。‎ ‎3.小组活动 ‎4.学生总结发言 探究竟2‎ ‎1.观察杨树的枝条,出示探究目标:‎ ‎1)对照图示,茎上都长些什么?‎ ‎2)马铃薯、甘薯、荸荠、藕判断它们是不是茎。‎ ‎2.小组总结发言 ‎3.老师讲述变态茎。变态部分,有的特别发达,有的却格外退化。无论发达或退化,变态的部分都保存着茎特有的形态特征:有节和节间,有退化成膜状的叶,有顶芽或腋芽。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地上变态茎,如肉质茎、叶状茎、茎卷须、茎刺等;地下变态茎,如根状茎、块茎、‎ ‎1.小组思考探究 ‎2.回答 ‎3.学生听 球茎、鳞茎等。‎ 讲,可提问。‎ 探究竟3‎ ‎1.出示探究目标:‎ ‎1)对照图找出完全叶的都有哪些组成?‎ ‎2)与课本中图2-3几种变态叶进行对比,各有怎样的不同?‎ ‎2.小组发言,老师讲述。‎ ‎3.大屏幕显示各种变态叶:仙人掌的全部叶子变为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环境中生活;酸枣、洋槐的托叶变成坚硬的刺,起着保护作用;豌豆复叶顶端几片小叶变为卷须,攀缘在其他物体上,补偿了茎杆细弱,支持力不足的弱点。食虫植物的叶能捕食小虫,叫做捕虫叶,这些变态的叶有的呈瓶状,如猪笼草;有的为囊状,如狸藻;有的呈盘状,如茅膏菜。在捕虫叶上有分泌粘液和消化液的腺毛,当捕捉到昆虫后,由腺毛分泌消化液,将昆虫消化并吸收。‎ ‎1.小组探究讨论 ‎2.小组发言 ‎3.学生观看,并提问。‎ 探究竟4‎ ‎1.提供给学生几种植物的花朵,如月季花、珍珠梅、玉米、杨树等花朵的实物或者标本、图片均可。‎ ‎2.出示探究目标:‎ ‎1)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概念,并给出这两个概念的相关资料。‎ ‎2)观察不同的植物的花,推断它们的种类。‎ ‎3)归纳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并填写书上的表格。‎ ‎3.请各小组归纳发言。‎ ‎4.讲解 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不美丽,没有香味和花蜜,花被一般不发达或没有花被,花粉轻而小,数量很多,有利于风媒传粉。如玉米和大麻的花,就是风媒花。杨树、栎树、桦木及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等都是风媒植物。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较大,常具有鲜艳的花被,并有香味的花蜜。如:桃、杏、梨、苹果的花,都是虫媒花。‎ ‎1.学生小组讨论思考 ‎3.小组发言 ‎4.学生听讲,有问题可以提问。‎ 大 ‎1.总结 我们今天按照根、茎、叶和花的顺序,研究了不同植物。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 家谈 ‎1)植物的根系是怎样适应周围的环境?‎ ‎2)说说你所知道的变态茎和变态叶。‎ ‎2.请学生每个人都谈谈自己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认识。分小组讨论,老师参与其中的讨论。‎ 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 知识链 ‎1.请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内容。‎ ‎2.提出问题:‎ ‎1)结合“探究竟‎1”‎说出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结合“探究竟‎2”‎说出茎、节、节间、变态的概念。‎ ‎3)结合“探究竟‎3”‎说出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 ‎3.先自己思考,后各小组自由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1.根据问题自学知识 ‎2.结合探究竟的内容,回答问题。‎ 实际用 请学生思考:‎ ‎1.植物的根系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适应生活环境的? ‎ ‎2.我们如何利用植物的根系的特点,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大屏幕显示植物在防风治沙上的重要作用。‎ ‎1.学生思考回答 ‎2.学生看大屏幕,可提出自己的问题。‎ 想一想 请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问题1:我们所食用的蔬菜,白菜、萝卜、甘薯、草莓、大蒜、香蕉,都是吃的哪一个部分?‎ 问题2:分析大王花的特点,从它的气味上,可以确定它是虫媒花。‎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与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在实验室中,学习了从表面上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等特点,并了解到这些结构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2.作业:看“开眼界”的资料,并注意思考我们吃得水果和蔬菜是植物的哪一个部分。‎ 学生回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在实验室中观察植物 一、身边事 ‎ 复习观察的一般顺序 二、探究竟 ‎(一)比较不同植物的根系特点 ‎(二)观察植物的枝条的特点,哪些是变态茎呢?‎ ‎(三)完全叶的组成和变态叶子的特点 ‎(四)分析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 三、知识链 ‎(一)概念 根系、直根系、须根系、茎、节、节间、变态 ‎(二)茎的一般特点 ‎(三)花的一般特点 四、实际用 防风固沙、减少扬尘和沙尘暴 五、想一想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作为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第一节,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植物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例: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等)说明研究植物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观察,从而导入本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我们一般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本节可以通过在实验室里对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观察活动,一方面进行观察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即让学生知道在实验室里怎样观察植物、观察些什么;另一方面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 ‎2.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3.举例说出常见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的各种器官的形态。‎ 情感目标 体验我国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增强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重点 观察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难点 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幻灯片、大屏幕、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我们的身边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参天的大树,有伏地的小草;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有五彩缤纷的鲜花。形形色色的植物在完成自己生命历程的同时,也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保证。让我们先从认识身边的植物开始,走进神秘的生命世界吧!‎ 教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植物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什么物质保证呀!‎ 学生:我们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植物、我们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来源于植物、还有人们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也是来自于植物。‎ 教师:既然,植物对我们人类这么重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植物。‎ 新课教学 教师:一株完整的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构成。这节课,我们就分别从植物的根、茎、叶、花这几方面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植物,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在实验室里怎样观察植物、观察些什么。并且请同学们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了解一下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根 教师: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合我们把它叫做根系。植物的根系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植根系;一种是须根系。请同学们参照课本20页图2-1,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根系叫做植根系?‎ ‎2.什么样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学生: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是须根系。‎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我手中拿着的两株白菜;我左手拿的这株采自干旱环境,我右手拿的这株采自潮湿环境,比较它们的根系有何区别,这说明什么?‎ 学生: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态,一方面决定于各种植物根系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受土壤的条件(包括温度、通气、肥料、物理性质)、水源、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回答的很好!植物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它的生长受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根的功能有固着、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些植物的根功能有了变化,其形态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我们把形态发生变化的根叫做变态根。常见的变态根有:‎ 贮藏根:这类变态根主要是适应贮藏淀粉、糖类等营养物质,通常分肉质直根和块根两种。肉质直根常是二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根的变态,由直根膨大而成,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等。块根是由植物的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的,因此在外形上比较不规则,也不像萝卜、胡萝卜、甜菜那样每株只能形成一个肉质根,而是一株可以形成许多膨大的块根,如甘薯、大丽花等。‎ 气生根:生长在空气中的根叫做气生根,因作用不同又分为支持根、呼吸根和攀援根等。‎ 二、茎 教师:根把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交与茎,由茎运输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其他器官。那么,茎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课本20页图2-2枝条模式图,看一看茎上都生长有什么?‎ 学生:观察课本图2-2枝条模式图,回答:茎上长有侧枝、叶、芽、花、果实和节、节间(节和节之间的部分)等。‎ 教师:很好!芽:未萌发的茎、枝或花,位于茎顶端的叫顶芽,位于旁侧叶腋的为侧芽或腋芽。节:芽与叶着生的部位,通常凸出或微凹下,为辨别茎枝的主要特征,而茎节不明显时,主要是通过其上着生的芽或叶,以及叶落后的叶痕和叶痕中的叶迹来查知其存在的。节间:节与节之间的部分,表面常有很多隆起或凹陷的细小裂隙状的皮孔。其形状常随植物种类而有所不同。‎ 教师:仔细观察马铃薯、甘薯、荸荠、藕,判断它们是不是茎。‎ 学生:马铃薯、藕等是茎,因为它们具有节和节间。(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三、叶 教师:回答的完全正确,具有节和节间是茎的基本特征。接下来,我们来观察课本21页图2-3中的几种叶,与完全叶(图2-4)对比,各有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 学生:图2-3中的几种变态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 教师:回答的很好!植物的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图2-3就是几种变态叶。课后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22页开眼界的内容,看一看猪笼草是如何捕捉昆虫的?‎ 四、花 教师:花与植物的繁殖有关。我们把借助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做风媒花。借助昆虫传送花粉的花,叫做虫媒花。观察几种植物的花,看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花,总结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填入下表。‎ 花的类型 花冠颜色 气味 花粉粒特点 传粉者 常见的花 风媒花 虫媒花 学生:观察几种植物的花,然后总结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并填表。‎ 花的类型 花冠颜色 花粉粒特点 常见的花 气味 传粉者 风媒花 不鲜艳 没有特殊的气味 轻而干燥,表面光滑 风 蒲公英 虫媒花 鲜艳 芳香或独特香味 没有什么特点 昆虫 桃花 教师: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一、植物的根 ‎1.根系: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合叫做根系,根系有两种:直根系和须根系。‎ ‎2.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 ‎3.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是须根系。‎ ‎4.变态根。‎ 二、植物的茎 ‎1.茎的基本结构。‎ ‎2.茎的基本特征:具有节和节间。‎ 三、植物的叶 ‎1.完全叶的结构。‎ ‎2.变态: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原有形态、结构,甚至功能的变化。‎ 四、植物的花 ‎1.虫媒花。‎ ‎2.风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