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8周题型天天练第三~四周大周末高考仿真适应性训练1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高考仿真适应性训练 高考仿真适应性训练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南北无隙 山水言情 汪为胜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盖有南北画派之分。归纳而言,北派山水画以布置全山大 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画中多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浑厚、杂木丰 茂,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飞瀑流泉,长松巨木,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同时 刻意表现北方山石的质感,石质坚凝,棱角分明,风骨雄浑。从艺术手法来看,格法森严, 画家们对待画面中的林木、山石、云雾、烟霭、岚光、风雨、雪雾、人物、关城、寺观、山 居、舟船等极为重视,墨法精微。 而南派山水画因南方特定的地形特征,则呈现出草木茂盛、烟云氤氲、秀丽温婉的艺术 风格。南派山水画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画家着力表现江南特有的宁静、平 和与烟云秀润之景,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亦反映出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 的理想化精神向往。 南北画派着力点的不同使其形成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自近代以来,以傅抱石 与陆俨少为代表,在南北画风的融合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他们将中国画北派的雄浑 与南派的秀逸相结合,创作出章法新颖、画意深邃、自成一体的绘画。傅氏纸上浇铸笔扫千 军绝顶气脉,又有墨色韵律的丰致;陆氏造古新之强悍奇幻云烟,而不乏笔墨精微之精神。 而当代画家中,做此融会之工者亦有其人,雷正民先生当属其中之佼佼者。其凭借丰厚的生 活素材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融集南北、推陈出新的绘画创作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 试。 雷正民的山水画归纳起来,应当说是突破传统形式派别上的区分,通过富有成效的写生 方法,经过概括、整理,重新构筑新的山水画秩序。这个秩序既尊重传统的法度,又不拘于 传统的窠臼,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不时引入水彩、水粉或者版画等其他因素融入画中, 常给人既朴素自然、意蕴深长又不乏惊艳之处的别样感受。 当然,雷正民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其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天地人的哲思。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到南方的古镇桥影,从飞瀑奔腾的浑灏壮宏到幽谷思情的 小桥人家,既有峻拔雄奇,又不乏飘逸清新,画家把热爱自然、敬拜自然的深沉情感挥洒在 笔墨之间,清晰透彻地表达了画家的文化心理选择,也是艺术上的深情告白。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雷正民的山水画去芜存菁,突出个性。其破笔散锋的斧劈与浓淡墨 色的渲染,使得他笔下的山水既有北方山石的气概又兼具南方清丽婉约、浑然天成的气象; 二度平面法的构筑方式,赋予了山川在雄浑激荡中也不乏隽永与秀韵的特征;而以泼墨与泼 彩表现气象,将恢宏与幽深紧密地结合,确为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从艺术风格上看,北派格法森严、墨法精微,南派则崇士气,尚 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 B.北派山水画,因为以布置全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才有了 雄伟浑穆的意境。 C.南派山水画,反映的是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 因而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 D.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无南北画派之分,因着力点的不同而形成了所谓“南 势北气”的风格特征。 解析:选 A B 项,从原文“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可以看出“意境”与上文是并 列的关系,逻辑混乱了。C 项,从文意看,“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的原因是“南方 特定的地形特征”。此项中“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和 “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D 项,传统的中 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有南北画派之分,混淆是非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论述北派山水画、南派山水画的特点和南北画风的融合, 其中重点论述了近代以来画家们在南北画风融合上的探索与实践。 B.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分析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南、北画派“南势北气”的 风格特征。 C.为了论证中国山水画南北画风的融合,近代举了傅抱石与陆俨少的例子,当代举了 雷正民先生,并且将傅、陆二人与雷正民的艺术成就的高低进行了比较论证。 D.文章从斧劈、渲染、构筑方式等角度论证了雷正民先生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突出 个性。 解析:选 C “比较论证”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傅抱石、陆俨少与雷正民在南北画风 的融合上都做了成功的探索和尝试,并没有比较傅、陆二人与雷正民的艺术成就的高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A.雷正民的山水画既尊重传统,又不拘于传统,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注重引入 水彩、水粉等其他因素,常给人别样的感受。 B.雷正民的山水画寄寓着他对自然的热爱、敬拜之情,清晰透彻地表达了他的文化心 理选择,也是其艺术上的深情告白。 C.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奔腾的飞瀑到南方的小桥人家,雷正民的山水画突出表现了回 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而不注重对画作形式语言上的把握。 D.雷正民的山水画堪称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与雷正民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 法,将北方与南方山水的特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无关系。 解析:选 C “而不注重对画作形式语言上的把握”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雷正民的 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心灵踱步 张秀亚 ①又是阴天,浮云的帘帏还未曾拉开。火车行过那长遍茅草的山坡,渐渐的速度快了起 来。她觉得那垂垂的草叶,好像她的思绪,如波,如带,纷披,凌乱。 ②打开车窗,她又似呼吸到青麦那股特有的沁人芳香。比那香味更浓的乡愁,似烟非烟, 弥漫开来,沾濡上她的睫毛了。啊,在这阴沉沉的天气,无处不萋萋,在她这怀乡病的患者, 也就无处不凄凄了。 ③她眨了眨眼睛,车子正在浊水溪上的铁轨桥上狂奔,这溪水已经干涸了,只是溪床上 一些乱石,大睁着茫然的白眼,无语地凝望着天空。 ④车子在终点停下来了,她的眼睛自车窗外收了回来,那本单调但有趣的大书,遂暂时 向她阖起来了。她走下火车。亲切的目光到处逡巡着。 ⑤长髯的老榕树旁边,是几辆饱经风雨的破旧三轮车,那些车夫还认得她,古铜色的脸 上,浮漾着古铜色的微笑。在数不清的日子里,在那简陋的车儿上,她享受过多少清风与明 月。那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她可以从容地坐在车子座位中间,那两个蠕动的小身子,紧紧 地依偎着她,有时候,一张红彤彤的小脸突然贴了过来,小手开始摸弄她的面颊,拉扯她的 头发。她那时感觉到幸福,温馨,毕竟有两个美丽的小生命需要她……想着,想着,她不知 怎的竟跳到一辆三轮车上来了。 ⑥车子上只有她一个人,空荡荡的,当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呢?他们生活的天际线已经 扩展了,他们有了他们自己的新天地,他们已不再需要一个母亲过分的关怀与扶持……她的 嘴角在搐动着,她在笑呢,在笑吗? ⑦一缕阳光,穿过了车篷的缝隙,照到她的鬓边。暖洋洋的,就像当年两只温热的小手 捧着她的脸,接着,嘘着气的小嘴巴贴到她的耳边来了,“嗯,姆妈,给我五毛钱,去买个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大气球”。她笑了,这一次笑得真开心,但还未敢笑出声来,怕车夫听了会感到诧异。车子 走过一片凤凰木树荫,顽皮的阳光隐去了,也没有了那甜甜的,泡泡糖味道的耳语了。 ⑧车子又转了一个弯,她看到那座图书馆了,白色的屋顶,土红色的墙头,散布着木棉 花的影子,有着夕阳一般颜色的木棉花,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感受,和墙里边那些旧书的纸 色一样,令人总想到过去的日子。 ⑨“啊,没有什么,秋天的落叶!” ⑩在把玩着那些落叶时,她每随口念出那几句译的诗。的确,一片普通的枯干了的叶, 原本没有什么,只是它代表着一个浅碧的春天,一个浓艳的夏日,一个有回忆的瑰丽生命。 ⑪车子停下来了,也打断了她的沉思。啊,这是她的老“家”呢——什么地方才是一个 游子的“家”呢。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谁家孩子养的鸽子在吐着泡沫般的声音。邻居门口 的榉树,守望着一地日影,一条发亮的蜥蜴,在她这旧宅的短墙上爬过去了,是她的断了线 的思想吗? ⑫她原来是想在这个旧家里呆一个下午的,但是到了门口,看到那锈了的铁锁,实在不 想进去了。那宅院里满潴着一池清水似的寂静,她不想去搅动它。 ⑬这些残破的砖头,这么多年来,看过多少次她的身影的闪出闪进,听过多少次她的絮 语同歌声?真的,如今她已忘了那些老歌,那些可爱的老歌。她如今转而爱谛听寂静,她多 喜欢那两句:“虚空至极,转觉万籁有声。”她如今已会自“无”中寻求“有”了。 ⑭太阳渐渐地斜下去了,她一直还未开启旧宅门前那把锁,任着它生锈吧,任着它锁住 一地夕阳吧,她又要走了。 ⑮她默默地祝福,为了她那些老邻居,为了她的这座旧舍,为了这条长巷,为了这座小 城。 ⑯当晚,她又坐夜快车回到某城,她觉得很疲倦,也很快乐,她已做了一次心灵的踱步。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将个人情思与人生感悟相结合,意蕴丰富,引人共鸣。 B.“她”因思乡而归乡,在回乡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自己的快乐,感受到 了内心的充实和宁静。 C.本文以时间和空间为序,记叙了“她”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她”内心复 杂的感受和人生的感悟。 D.“她一直还未开启旧宅门前那把锁”是因为老家静悄悄的,作者心情也恢复了宁静, 不愿打扰。 解析:选 A A 项,没有夸张。比拟——第③段,乱石“大睁”着茫然的白眼,“无语 地凝望着”天空。比喻——第④段,将车窗外的景色比喻成一本“大书”。排比——第⑮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她默默地祝福,为了她那些老邻居,为了她的这座旧舍,为了这条长巷,为了这座小城”。 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⑪段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5 分) 答: 参考答案:①写出了“她”老家环境的安静;②表现了“她”心境的平静;③为后文“虚 空至极,转觉万籁有声”作铺垫;④解释了“她”走到家门也不进去的原因。 6.文章说,“她如今已会自‘无’中寻求‘有’了”。请结合文本及生活体验谈谈你 的认识。(6 分) 答: 参考答案: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她如今已经从离乡的空虚失落中寻找回丰富而快乐的回 忆,让自己变得充实而幸福了。②文章中的“她”从归乡初始的情绪忧伤而复杂,表现她因 离乡而空虚无依,到归乡后的所见唤起的丰富回忆,最后发现原来回忆一直都在,而重新找 到了内心的幸福和充实。③现实中也是如此。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几乎已经忘了家的味道, 但是一棵树、一句乡音、一首歌就很容易唤醒自己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心又变得丰富而 充实。(或者:③现实中也是如此。当周遭安宁,内心虚静时,人们脑中常常会闪现出各种 各样的画面,或许是回忆,或许是畅想,思绪联翩,内心也因环境和心境的虚静变得越发丰 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 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 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 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沿线国家深入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 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 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 70 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 多个国家与 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2015 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 额突破 1 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 49 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 150 亿美元。 从驰骋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非洲东海岸的道桥施工现场,从中南半岛的跨国铁路项目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南亚次大陆的现代化港口,“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 丰厚福利。 “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 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 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 快推进。仅以 2016 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 514.5 亿美元。凡此种种,反映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 的巨大潜力。 (摘自 2016 年 7 月 27 日《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有删改) 材料二: 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给白俄罗斯不仅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 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 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 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 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 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 十年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 年 7 月 26 日) 材料三: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 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等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 37 个具体指标,全面量 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 64 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 2016 年的评估 相比,2017 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的国家则有所减少。 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和西亚、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 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上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 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三点: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 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 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 首重能源合作》,2017 年 1 月 15 日,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 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B.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 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D.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 告对 2016、2017 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 解析:选 A 第三则材料,是就《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 告》进行的报道,其中指出“2017 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因此,不能 说三则材料“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 济合作力度”。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一带 一路”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热点。 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 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 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D.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 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 E.三则材料的来源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 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 解析:选 AE B 项,材料一没有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 项,“促进了中白两 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D 项,“可见其是最权威的”说法过于绝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的报告可以说是 严谨、客观的,但不能说“是最权威的”。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4 分) 答: 解析:题目要求考生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考生需注意应根据材料来谈。材料一先 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对“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材料二则是介绍了白俄 罗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 报告》进行了介绍,对 2016、2017 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 具有历史渊源、“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 并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参考答案: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历史渊源,曾经的茶马古道、丝 绸之路给中国和沿途各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②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能促进中国 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国家实现共赢。③从现实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机遇与风 险并存,它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科学规划。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 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 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 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余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迁 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 东,乃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汴. 州.。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 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 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 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 一端.,示不忘 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曰:“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 亦当尔。而据案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 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 女子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赀皆巨万;而士 朝私玄佐嬖妾,惧事觉,鸩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 始,玄佐养子士干与士朝皆来京师,士干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杀士朝于 次。帝恶其专,亦赐士干死。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余级/东南饷漕乃 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B.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余级/东南饷漕乃 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C.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余级/东南饷漕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D.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余级/东南饷漕乃 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解析:选 C 从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来看,“李洧”是“以徐州归”的主语,所以应该在 “叛”后停顿,排除 A、D 两项;“纳”是“急攻之”的主语,所以应该在“归”后停顿, 排除 B 项,答案为 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 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汴州,古地名,也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即“直 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C.端,古代的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种礼服,“端 章甫,愿为小相焉”中的“端”就指礼服。 D.商贾,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行走贩卖货物的人,贾是在 店铺里出售货物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解析:选 A “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错,“表”往往 带有抒情色彩,如《陈情表》《出师表》都有情感的流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刘玄佐洒脱放荡,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 赏,因此汴州士卒变得贪财而又骄横。 B.刘玄佐平叛立功,获得尊宠。他平定李纳有功,晋升检校兵部尚书等职;打败李希 烈,被授汴宋节度使等职,并被皇帝赐名。 C.刘玄佐孝敬母亲,听从教诲。他母亲多次告诫他要恪守为臣之道,忠于朝廷,并劝 告他礼待属下官员,他奉行唯谨。 D.刘玄佐驭下不严,结局可悲。他不严格管理军队,结果他的士兵常常违法乱纪;他 对养子乐士朝过分宠信,结果被其用毒酒杀害。 解析:选 A 因果不当。“因此汴州士卒变得贪财而又骄横”错,汴州士卒骄横,从李 忠臣时期就开始了,只是到刘玄佐时更加严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据案当之,可安乎?(5 分) 译文: (2)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5 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译文: 参考答案:(1)长吏恐惧而十分谦卑。我想你父亲在县里做官,也应当是这个样子。你 依着公案面对他,心里能够安宁吗?(得分点:“而”“吏”“尔”各 1 分,大意 2 分) (2)十天以后,刘玄佐下令停止,统计所得收入有很多,便利用这些来充当军费。他的 权术计谋大都像这样。(得分点:“敕”“籍”“谲”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时洒脱放荡,不事产业,替县里捕捉盗贼,犯了法,被县吏鞭 打侮辱,几乎丧命,于是逃亡投奔永平军,逐渐升为牙将。大历年间,李灵耀占据汴州叛变, 刘玄佐乘其不备,偷袭占领了宋州,(皇帝)下诏让宋州管理永平军,节度使李勉立即上表奏 请让刘玄佐任宋州刺史。 德宗建中初年,升职而兼任御史中丞,担任宋、亳、颍节度使。这时李纳反叛,李洧带 着徐州归顺(朝廷),李纳急攻李洧,(皇上)下诏令刘玄佐援助李洧,大破李纳的军队,斩获 一万多首级,东南部的运粮水道于是被打通。进军围攻濮州,夺取濮阳,全都攻克,多次迫 使守将投降,从而打通了濮阳津。提升刘玄佐任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反叛时,刘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驻于淮、汝,多次围困贼兵。皇帝 在奉天,关心关东(局势),于是下诏任命刘玄佐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 希烈攻打陈州,刘玄佐去救援,李希烈逃跑,于是攻取了汴州。(皇帝)下诏命刘玄佐为汴宋 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刘玄佐本名刘洽,到这时,(皇帝)赐他名玄佐以表示恩宠。还 朝后,(刘玄佐)又兼任北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 刘玄佐性情豪放不受拘束,轻视钱财,喜欢重赏部下,所以百姓日益贫困。汴州自李忠 臣以来,士卒骄横,不能自拔,到刘玄佐时更加严重。此后杀害将帅上司,大肆掠夺抢劫, 都是贪图利益而造成的。刘玄佐显贵后,其母还健在,是一个贤惠的妇人。常常每月织粗绸 一端,以表示不忘本。多次教育告诫刘玄佐要恪守为臣之道。(其母)见县令疾行来廷中禀告 政事,(县令)走后,(她)告诫(刘玄佐)说:“长吏恐惧而十分谦卑。我想你父亲在县里做官, 也应当是这个样子。你依着公案面对他,心里能够安宁吗?”刘玄佐感悟,所以对待下属更 加宽厚。 汴州有个相国寺,有人传说佛体流汗,刘玄佐亲自前去大量施舍金帛,于是将领、官吏、 商人奔忙急走去相国寺献纳金钱,唯恐落后。十天以后,刘玄佐下令停止,统计所得收入有 很多,便利用这些来充当军费。他的权术计谋大都像这样。当初,李纳派遣使者到汴州,刘 玄佐以盛妆美女进奉,并赠送丰厚的财物,(因此)全部获悉了李纳的阴谋,所以李纳最怕(刘 玄佐)。刘玄佐宠信的官员张士南及养子乐士朝的钱财都有很多;而乐士朝与刘玄佐的宠妾 私通,害怕丑事被发现,用毒酒杀害了刘玄佐,(刘玄佐)死去,终年五十八岁,(皇帝)追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他为太傅,定谥号为壮武。 当初,刘玄佐的养子士干与乐士朝都来到京城,士干知道玄佐死得蹊跷,派遣奴仆持刀 假称吊唁,进去杀死乐士朝于灵旁。皇帝讨厌士干的专擅,也赐死了士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傥相值,试用发硎刀。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全诗自始至终无一句直写离情别绪,送别之情 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的“羽翼”运用了比喻手法,“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 辅,这与颔联说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 “青衫”含义相近。 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 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抒 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解析:选 BE B 项,“希望位至宰辅”于诗无据;E 项,“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 全是直白浅显的,全诗多处运用比喻,语言委婉含蓄。 15.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答: 参考答案:①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②同情:颔联是对其长 期得不到升迁的同情与安慰。③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④鼓励(期 望):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努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意思 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1)《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表达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 “ , ”。 (2)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居室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 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2)无案牍之劳形 (3)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不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这将带动自驾游 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创造发展机遇。 ②有一次课后,一位宝鸡来的学生模仿霍松林讲“古、典、文学”几个字时一板一眼的 语气和情态,逗得大家直乐,旁边的霍松林也不以为然....。 ③雷厉风行....,映照着互联网时代的速度,但也要避免一种错误倾向:面对新事物缺乏战 略定力,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速度情结严重。 ④历史上,汤显祖不像莎士比亚那样得宠,但当下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所享有的近乎 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的地位,是莎士比亚望尘莫及....的。 ⑤明星衣品总是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你是否也想有朝一日能够和他们一样走在街 上星味十足?今天编辑特别推出明星穿衣点评及时尚单品推荐,你离时尚达人已经不远啦。 ⑥两个老同学,一个在法院,一个在县政府,平时忙于公务,很少来往,自从毕业以后 已经有十多年不曾见面,这次在古朴神奇的西双版纳萍水相逢....,给旅游增添了更多的趣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解析:选 C ①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 兴旺。此处使用正确。②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不合语 境。③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 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此处使用正确。④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 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使用正确。⑤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与“谈论”意思有重 叠。⑥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与前面所说的“老同学”相矛盾。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随着自然博物馆关于恐龙羽毛颜色的研究成果,让人们可以有科学依据地识别化石 羽毛的颜色,进而复原出一个色彩斑斓的恐龙世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B.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9 月 25 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 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C.古代丝绸之路繁荣与绵延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沿线国家相当程度的开放与包容,这 种开放与包容使得大陆两端的不同文明得以沟通交流。 D.在文学界,专家普遍认为,《文艺学概论》是一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出版的新型 文学理论专著,奠定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基础。 解析:选 B A 项,成分残缺。“随着”用在句首导致整句话缺少主语,应删掉“随着”。 C 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是由于”两种句式杂糅。D 项,语序不当。“一 部”应放在“出版的”后面。 19.下列交际用语,正确、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 郎小学毕业了吧? B.(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 临。” C.(某同学请假条的内容)因昨天天气寒冷,我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我一天假。 D.(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 就任你挑上一本了。 解析:选 A B 项,“府上”使用对象不当;C 项,“务必”语气生硬,不能用于向老 师请假;D 项,口语与书面语混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 __①__。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__②__。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 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__③__,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 北地区均能栽植。 答:① ② ③ 解析:①处,前文写菊花适应性强,喜爱阳光又耐寒,且紧跟着写了菊花在光照充足的 地方的生长状态,则①处应写其耐寒的一面。②处,结合后文写的“在排水良好的土壤 中”“潮湿的环境中”都能栽种菊花,可见其强调的是“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③处, 这是文段的最后一句,应是总结句,结合后半句内容,可填写类似于“菊花良好的适应性” 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②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③菊花良好的适应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我们往往推崇快乐,惧怕痛苦,但是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如果没有痛苦与挫折, 就不会产生快乐,我们的生活就不幸福。快乐与痛苦其实是并存相对的,谁也离不开谁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如果旅途中总是一帆风顺一成不变乏味单调, 这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人生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组成的,有困难、有幸福、有悲伤、有 欢乐,只有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眼界才变得辽远开阔! ①没有痛苦与挫折,就不会产生快乐,我们的生活不一定不幸福。 ② 。 ③ 。 参考答案:②旅途中总是一帆风顺一成不变乏味单调,这不一定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③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也不一定变得丰富多彩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 本题是漫画作文,首先要解读漫画内容,读懂漫画的寓意。漫画中,一位 老师和几位学生,站在“男子汉班”的门口,一个男孩想要进“男子汉班”,却被母亲拉着 不放,母亲手里拿着一张 60 分的成绩单,嘴上说着“考成这样了,还上哩?”我们可以据 此联想,男孩的 60 分和进“男子汉班”有没有关系?“男子汉班”是否能让男孩变成“男 子汉”?他的母亲因为分数的原因拒绝让男孩进“男子汉班”的行为是否值得商榷? [作文立意] ①“男子汉班”何错之有?②要分数,也要素质;③“男子汉班”可以休 矣。 [佳作展台] “男子汉班”何错之有? 漫画中“男子汉班”的老师一脸的无奈,不仅仅是因为他将失去一名学生,还因为他要 被家长认定为孩子成绩不好的罪魁祸首了——至少,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不利因素。一句 “考成这样了,还上哩?”让孩子心凉,让其他孩子心慌,也让人心惊。其实,“男子汉班” 又有何错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什么是“男子汉班”?我们从名字进行理解,它是只有男孩子才能参加的,培养男子汉 的班级。其实就是通过性别教育,培养男子汉气概,让男孩更符合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简而言之,可谓“阳刚教育”。 “阳刚教育”有错吗?现实情况是,因为个性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 响等问题,男性缺少“男人味儿”的现象愈发突显。许多教育专家呼吁要对男孩进行性别教 育,挽救社会的“男子气概”。“男子汉教育”乃是应运而生,符合当下实际的。 通过“男子汉班”让男孩更像男孩,强健个人体魄,磨炼个人意志,增强个人受挫能力。 遇困难而不退缩,临危险而不畏惧,处变不惊,遇事不乱,这些都是一个男子汉应该具备的 能力和品质。通过教育让男孩自小受此熏陶,渐渐成长,不仅是极大的好事,而且也是必要 的。应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但为何在家长眼中,“男子汉班”就成了拖累孩子成绩的罪魁祸首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长片面的成才观。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成绩是孩子的一切,分 数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当分数的优秀取代了孩子综合素质的优秀,那些所谓 “男子汉”的优秀品质自然也就不被家长重视了。即便是一些开明的家长,也仅仅是在孩子 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让孩子接触那些素质教育,一旦这些素质教育挤占了孩子学习知识的时 间,家长就瞬间反悔,如漫画中这位母亲一般,将孩子成绩方面的不足完全归咎于这些“旁 门左道”的教育。 与其说错在“男子汉班”,不如说是家长的急功近利、社会对分数的过分偏爱才造成了 当下的教育窘境。“男子汉班”非但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增设更多培养孩子素质、提高孩子 综合素养的教育形式。家长也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从孩子的长期发展考虑,给孩子一片分数 之外的天空。 相信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从身体和心理,分数和能力双管齐下,不久的将来 一定能够收获双赢。 [名师点评] 文章紧扣漫画内容,从漫画中母亲“考成这样了,还上哩?”这句话进行 反思,站在“男子汉班”的角度对母亲的态度给予反驳,先谈了建立“男子汉班”的初衷和 意义,提出这种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然后谈到家长 和社会的“唯分数论”,分析了家长们虽然也想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但更注重分数的微妙 心理,指出正是“唯分数论”这一偏见造成了当下的教育窘境,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全文思路明晰,结构严谨,语言有力,是篇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