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 MB
  • 2021-05-13 发布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嘉兴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 高一历史 2020.01‎ 说明:‎ ‎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做在试卷上无效。 ‎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关于齐鲁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齐鲁两国同属于姬姓诸侯国 B.齐鲁两国都位于今山东境内 C.鲁国在各受封国中位居最东 D.齐国国君世代为天下的大宗 ‎2.秦始皇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下列秦王蠃政(秦始皇)统一过程中的重大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命蒙恬北击匈奴 ②攻灭齐国 ③开凿灵渠 ④设立象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古代中国历朝常常在地方建制之上设置监察区,派出监察官员对地方进行督劾。下列属于此类官职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州刺史 ‎ C.唐代的中书令 D.宋代的枢密使 ‎4.史料记载,(大学士)“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这说明明代内阁的主要职能是 A.跪受笔录承旨办事 B.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C.抑制宦官权势扩张 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5.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重臣,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曾起到积极作用。下列官职纳兰明珠不可能担任的是 A.军机大臣 B.兵部尚书 ‎ C.内务府总管 D.武英殿大学士 ‎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下列有关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美法等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C.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四万万人同声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诗句 中“去年”指的是 A.1842年 B.1894年 C.1895年 D.1901年 ‎8.右图是一张“中华民国元年月份牌”,下列对该图片 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华民国元年为公元1911年 B. 五色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C. 当时孙中山领导的是湖北军政府 D. 清帝退位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9.国民政府宣告:“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 ‎ 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下列事件与该 宣告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10. ‎1940年9月5日《大公报》报道,“宜昌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在日军方面照例是整理补充,以备下一次攻势……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北方的捷音”应为 A.百团大战 B.收复多伦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11.“(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2.中国人民银行在1991年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3枚,背面的图案分别是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址。下列关于这三次会议说法不准确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地在上海和嘉兴南湖 B.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C.遵义会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3.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这一讲话 A.标志着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 B.成为了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C.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任务 ‎ D.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14.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B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 C ‎1984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 标志着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国 D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提供了大国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1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心愿。在推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构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全国人大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中葡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6.有学者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以“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②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③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④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诉讼 A. ①③ B. ①④ ‎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7.1689年1月英国新议会在伦敦召开,宣布“国王废弃了与人民之间订立的原初契约,……离开了王国,退出了政府,因而王位虚悬”。由此议会将王位授予了 A. 威廉三世 B.查理二世 ‎ C.乔治一世 D.詹姆士二世 ‎ ‎18.《共产党宣言》中说:“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呼吁资产阶级发善心和慷慨解囊。”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主要区别在于 ‎ A. 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B. 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 C. 认识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D. 倡导议会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19.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实施马歇尔计划。从这一计划中获得好处的对象不包括 ‎ A. 英国 B. 比利时 C. 苏联 D. 联邦德国 ‎20.‎1955年5月14日,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组织的建立 A. 揭开了美国对苏冷战的序幕 B. 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C. 勾画了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D.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21.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的三个主要发起国是 A. 印度、埃及、南斯拉夫 B. 中国、埃及、南斯拉夫 C. 南非、埃及、印度尼西亚 D. 中国、埃及、印度尼西亚 ‎22.“本条约标志着在欧洲人民之间建立一个更为紧密的联盟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联盟特别应确保包括其对外关系、安全、经济和发展政策的一致性。”这一条约的批准生效 A. 实现了法德和解 B. 启用了统一的货币 C. 冲击了两极格局 D. 标志着欧盟的成立 ‎23.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关中地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这可能得益于 A. “井渠”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六辅渠 ‎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两汉时期的农业成就”为题开展研究,下列图片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A B C D ‎25.人们通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特点,‎ 其中“南青”的代表性瓷窑位于右图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2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近代 民族工业兴起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27.“务财训农,通商惠工,开中国实业基础……道德文章、科甲经济,为当代第一名流,此日正值时艰,老成遽谢,如闻江右失夷吾。”该挽联歌颂的企业家创办了 ‎ A.发昌机器厂 B.大生纱厂 ‎ C.继昌隆缫丝厂 D.保兴面粉厂 ‎28.“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国家保护合作社的财产,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并且以发展生产合作为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主要道路”。《1954年宪法》的这一规定 A.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B.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由此起步 ‎29.下表是来自于中国统计部门的经济数据,对这些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粮食(百万吨)‎ ‎195‎ ‎160‎ ‎194.5‎ 棉花(百万吨)‎ ‎1.64‎ ‎0.75‎ ‎2.1‎ 生猪(百万头)‎ ‎145.9‎ ‎100‎ ‎166.9‎ A.1957年数据说明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 B.1962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1965年经济的恢复主要得益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D.这一阶段中国农业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30.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这一重要判断 A.有利于农业生产责任制迅速推广 B.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 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31.1984年1月,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后,得出结论开放政策是继续“放”而不是“收”的问题。下一步“放”的具体措施包括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 ‎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 D.宁波、温州成为沿海港口城市 ‎32.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大会报告中还有“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据此判断,这次会议 ‎ A.首次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回答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 ‎ C.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D.开启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 ‎ ‎33.《奉天县志》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这一情形最早出现在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 C.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 ‎34.1921年,有学者对全国631位大学生进行婚姻调查问卷显示,在被调查的184位已婚者中,自定婚姻的只有6人。在对代订婚姻者作出表态的145人中,愿代订的为56人,不愿代订的则为89人。据此可知当时 A.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B.部分青年学生主张婚姻自主 ‎ C.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D.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成效显著 ‎35.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城市。下列交通和通讯领域的新事物最先出现在上海的是 A. 地铁 B. 公共汽车 ‎ C. 有轨电车 D. 有线电报 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官僚政治制度中对于效率与制衡的追求,并非体现于运作流程(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分割与制约;而基本上是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进行事权分割。 ‎ ‎ ——据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整理 材料二 坊市制崩溃后,宋代城市管理制度也发生变化,从前的坊市区分改为厢坊制:在汴京新旧城内共分10厢,121坊,城外又划分9厢。每厢分辖若干坊,厢里也是住宅与商店杂处,十分热闹。城外草市镇市的户口不编在乡村中,而作为城镇户口编制。……盛唐之后,一些城市曾出现夜市,丰富了都市的夜生活。但禁令屡颁,夜市尚未完全合法。到北宋中叶,夜市迅速发展,再也没有时间限制。日趋繁荣的夜市成为繁荣城市的又一景观。 ‎ ‎——据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第二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代和唐代在中枢机构设置原则上的不同,并简述宋代在“民政、军政、财政”方面是如何进行事权分割的。(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市”的管理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草市户口能够获得“城镇户口编制”的原因。(5分)‎ ‎3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公元前449年 颁布《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 公元前445年 通过《卡努列亚法》,取消平民与贵族通婚的限制 公元前367年 通过《李锡尼和赛克斯特法案》,规定在两个执政官中应有一人由平民担任 公元前326年 通过《波提里阿法案》,规定债权人不得因债务私自拘禁负债人 公元前289—前286年 通过《霍尔腾西亚法》,规定平民议会通过的法律对全体罗马人发生效力 ‎——摘编自周楠《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1787年)‎5月30日,代表大会投票通过决议:“建立具有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全国政府。”‎ 之后又形成了立法部门,分为参、众两院,但当代表们开始讨论细节时,分歧出现了。弗吉尼亚的方案建议,各州在国会中的席位应根据每个州向国库缴款的数量,或者根据各州自由居民的数量进行分配,特拉华州代表团立即回应说果真如此就要退出联邦。‎ ‎——爱德华·钱宁《哈佛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罗马立法内容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并用一句话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787年宪法解决国会席位分配“分歧”的办法,并据此概述1787年宪法的意义。(5分)‎ ‎3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为改变前清有心于实业者“欲开发则不能”的窘境,实业部拟定了《商业注册章程》,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取消前清规定的种种注册费用。商人呈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以批准,“力为保护”。……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万—60万人,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 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激增,不难窥见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巴黎的噩耗连续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怒,以至演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示威运动。……‎5月19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宣传反日,抨击政府。……5月中旬以后,北京、天津学生代表陆续到达上海,会同当地学生向商人劝说,做实际抗争。及北京大捕学生,‎6月5日,上海实行罢市,声称此举纯系爱国热诚,并非排外。……上海罢市的同一天,大规模的罢工爆发,纺纱、印刷、机器、烟草、邮政、电话、电车、轮船、码头、建筑各业,一一卷入,总计约六七万人。‎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国内原因,指出这一时期最大的新式工业。(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过程。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6分)‎ 嘉兴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 高一历史卷参考答案 ‎ ‎ 2020.01‎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A C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D B A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C A B B C B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D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 ‎(1)唐代:根据程序环节设置;宋代:根据处理政务的范围设置。(2分)‎ 如何分割:设中书门下,管行政;设枢密院,掌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3分)‎ ‎(2)新变化:厢坊制取代坊市制,“市”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夜市合法化,“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草市户口获得城镇户口编制。(3分) ‎ 原因:“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2分) ‎ ‎37(10分)‎ ‎(1)发展趋势:平民地位逐渐提高。(1分)‎ 影响:激发了罗马平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有利于罗马的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2分)‎ 历史地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或答“《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2分)‎ ‎(2)办法: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任答3点得3分)‎ 意义:1787年宪法使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38(10分)‎ ‎(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实业家的推动。(任答3点得3分)‎ 新式工业:纺织业。(1分)‎ ‎ (2)过程: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至上海;最终,北洋政府迫于压力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分,按“导火线——爆发——高潮——结果”给分)‎ 内在联系: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五四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给北洋政府以强大压力。(2分,如答“‎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五四运动时期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社会条件”同样给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