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7.50 KB
  • 2021-05-13 发布

【生物】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人体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依靠单个细胞完成,A正确;‎ B、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B错误;‎ C、绝大多数的生物由细胞构成,故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 D、人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 ‎2.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若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图中看出,视野(1)为低倍镜下的视野,(2)为高倍镜下的视野,要将图(1)中甲放大,首先需将甲向左移动,移到视野的中央后在换用高倍镜。‎ ‎【详解】用低倍镜观察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进入高倍镜的光线少,因此要调大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以看清物像,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特别注意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 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答案】B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水和蛋白质分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B、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正确;‎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及细胞学说,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解题需要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 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 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这两种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D. 真核生物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A.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真菌等,细菌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A错误; B.真核生物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B正确;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无细胞核,它们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属于真核细胞,C错误; D.单细胞的真核生物,肉眼也看不到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比如酵母菌,D错误。 故选B。‎ ‎5.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基本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 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 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答案】A ‎【解析】成人体细胞大约有200种不同类型,根据分化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600多种,这说明体细胞具有多样性;但是这些细胞都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信息获取题,考查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能根据题干中信息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6.图1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1中的甲化合物是水 B. 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1中的乙化合物是蛋白质 C. 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2中的b元素是H D. 若细胞完全脱水,则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图2中的a ‎【答案】C ‎【解析】分析图1:图1表示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其中甲是水,乙是蛋白质,丙是脂质。分析图2:图2是人体活细胞中几种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其中a、b、c依次是O、C、H。‎ ‎【详解】AB、若细胞代谢正常,说明是正常的活细胞,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AB正确;‎ C、图2中的b元素占18%,应为C,C错误;‎ D、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但如果细胞完全脱水,则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即图2中的b),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综合应用,难点是不同化合物和元素含量在细胞的干重和鲜重中占的比例不同,解题时要注意根据选项提示的条件综合考虑。‎ ‎7.下列与组成细胞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 核酸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都代表遗传信息 C. 生物体内的多糖均以(C6H12O5)n的形式存在 D. 人体内的一种脂质可以参与另一种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答案】D ‎【解析】1、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种,作用:细胞内的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2、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3、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并不破坏肽键。‎ ‎【详解】A、加热变性的蛋白质只是改变了空间结构但肽键没有变化,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错误;‎ B、核酸包括DNA和RNA,RNA中的tRNA和rRNA不携带遗传信息,B错误;‎ C、生物体内的多糖大多数以(C6H10O5)n的形式存在,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D。‎ ‎8.水稻可从土壤中吸收NH4+,其中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 A. 淀粉和纤维素 B. 蛋白质和核酸 C. 葡萄糖和DNA D. 麦芽糖和脂肪酸 ‎【答案】B ‎【解析】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元素组成是C、H、O,A错误;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两者都含有N元素, B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元素组成是C、H、O,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C错误;麦芽糖属于二糖,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D错误。‎ ‎9.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3条肽链组成,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产生了4个二硫键(一SH+一SH→S— S—+2H),共有肽键97个。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 )‎ A. 11046 B. 11060 C. 12800 D. 12280‎ ‎【答案】A ‎【解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详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去的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97+3)×128-97×18=11054;由于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生成了4个二硫键,失去2×4=8个H,所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1054-8=11046,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考查,在计算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以及肽链条数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0.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 DNA 中是脱氧核糖,在 RNA 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 DNA 中有 4 种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 8 种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磷酸,乙是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丙是含氮碱基,有A、T、C、U、G五种。丁为核苷酸,有脱氧核苷酸和核苷酸两类,共8种。‎ ‎【详解】A、磷酸只有一种,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是相同的,A正确; B、乙是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B正确; C、人体体细胞中遗传物质为DNA,含氮碱基共有4种(A、T、C、G),C正确; 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DNA或RNA一种核酸,4种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DNA和RNA分子的组成,并能将两者进行比较,说出两者的区别。‎ ‎11.如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是(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淀粉 D. DNA ‎【答案】C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该生物大分子水解形成了一种单体。‎ ‎2、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单体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如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不可能发生此种反应,A错误;‎ B、蛋白质的单体是多种氨基酸,一般不发生此种反应,B错误;‎ C、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可以发生此种反应,C正确;‎ D、DNA的单体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可以发生此种反应,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水解反应示意图,考查单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能结合题图对各物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B. 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多 C. 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唯一功能 D. 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合成 ‎【答案】D ‎【解析】A.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 B. 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碳氢含量多,B错误;‎ C. 核酸能够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以及控制生物的性状等功能,C错误;‎ D. Mg元素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元素,D正确。‎ ‎13.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B. 活细胞的核糖体中能产生水 C. 无机盐是组成RNA和纤维素的必要成分 D. 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能力受细胞内外无机盐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吸收水分,因此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升高,A正确;‎ B、核糖体中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B正确;‎ C、纤维素由C、H、O构成,不含无机盐,C错误;‎ D、细胞内外无机盐浓度影响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正确。故选C。‎ ‎14.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只有DNA和蛋白质 B.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和拟核中 C. 染色体中的DNA可以呈环状或链状 D.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 ‎【答案】D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详解】A、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其他物质,A错误;‎ B、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B错误;‎ C、染色体中的DNA呈链状,C错误;‎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状态,D正确。故选D。‎ ‎15.下列与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糖类 B. 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通过胞间连丝进行 C.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而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D. 真核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定向运输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D ‎【解析】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膜内外存在浓度差也可发生渗透作用。‎ ‎【详解】A、细胞内的囊泡膜属于生物膜,其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 B、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还可以通过植物激素进行,B错误;‎ C、动物细胞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能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 D、分泌蛋白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后通过囊泡定向运往细胞膜,D正确。故选D。‎ ‎16.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这可支持以下哪种说法( )‎ A. 核仁为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B. 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 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 蛋白质的合成一定在核仁内 ‎【答案】B ‎【解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核仁不提供能量,A错误;‎ B、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说明核仁可能参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B正确;‎ C、无核仁的细胞也能合成蛋白质,如原核细胞没有核仁,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C错误;‎ D、细胞中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难度不大。‎ ‎17.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B.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属于生物膜系统 D. 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答案】D ‎【解析】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A正确。 B、生物膜能够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物质,排出废物,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为生物膜,C正确。 D、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故选D。‎ ‎18.下列所选的材料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影响最小的是 A. 细胞否为活细胞 B. 细胞是否具有大液泡 C. 细胞的液泡是否具有颜色 D. 外界溶液浓度是否大于细胞液浓度 ‎【答案】C ‎【解析】A、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不符题意;‎ B、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没有大液泡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影响较大,B不符合题意;‎ C、细胞的液泡是否具有颜色对该实验影响不大,因为还可以观察原生质层与细胞壁是否分离,不一定要观察颜色变化,C符合题意;‎ D、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质壁分离的原因。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19.下列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是由于它含有脂肪酸 B.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生物膜呈现“暗一亮一暗”的结构 C. 荧光标记的小鼠与人的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糖类分别与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 ‎【答案】D ‎【解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 ‎【详解】A、磷脂分子尾部的脂肪酸具有疏水性,A正确;‎ B、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B正确;‎ C、荧光标记的小鼠与人的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细胞膜上的糖类分子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糖类分子分别与蛋白质、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脂,D错误。故选D。‎ ‎20.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的被动运输过程 C.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 ‎【答案】B ‎【解析】根据流动镶嵌模型理论,膜蛋白分布具有不对称性,A正确;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即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错误; 主动运输需要借助载体蛋白,把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送到高浓度一侧,并消耗能量,能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C正确; 磷脂双分子层是脂溶性的,因此亲水性小分子不易透过,所以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D正确。故选B。‎ ‎2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S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蛋白质分子除了含有S外,还含有C、H、O、N B. 该蛋白质分子的S原子存在于肽键中 C. 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 D. 该蛋白质分子中有“C一N—N—C— N—N… ”的重复结构 ‎【答案】BD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C、H、O、N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A正确;‎ B、该蛋白质分子的S原子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该蛋白质所含的肽链数,故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C正确;‎ D、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脱水缩合的过程可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N—C—C—N—C—C…”的重复结构,D错误。故选BD。‎ ‎22.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①是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 若②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②是糖类 C. 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D. 若③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核酸 ‎【答案】AC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化合物②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最可能是核酸及其组成单位核苷酸。‎ ‎【详解】A、氨基酸主要由C、H、O、N组成,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而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中还含有P,则①只能是氨基酸,A错误;‎ B、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正确;‎ C、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有脂肪、淀粉和糖原等,C错误;‎ D、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由C、H、O、N、P组成,D正确。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根据图中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其可能名称;识记细胞中几种主要化合物的功能,能结合题图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3.下列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组成 B.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C. 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 细胞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答案】AD ‎【解析】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但二者化学组成相似。‎ ‎【详解】A、生物膜主要由脂质(50%)和蛋白质(40%)组成,糖类较少,约占2%~10%,A错误;‎ B、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B正确;‎ 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C正确;‎ D、细胞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功能不同,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AD。‎ ‎24.如图表示细胞膜的部分结构及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 ②可能参与某种物质的跨膜运输 C. 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的疏水端相对排列 D. a、b所示两种跨膜运输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BC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a表示主动运输,b表示自由扩散,据此答题。‎ ‎【详解】A、①表示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A正确;‎ B、②表示膜蛋白,可能作为载体参与某种物质的跨膜运输,B正确;‎ C、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的亲水端分别朝向细胞膜的两侧,疏水端相对排列,C正确;‎ D、a、b所示两种跨膜运输分别为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BC。‎ ‎25.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 大小变化情况(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e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 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人细胞内 C. 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答案】ABC ‎【解析】据图分析,a~c细胞的相对值减少,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c〜d段,细胞的相对值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e段,细胞的相对值大于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加。‎ ‎【详解】A、c后细胞大小相对值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be段细胞是活细胞,A错误;‎ B、图中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既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有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但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离开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 C、de段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e时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e时液泡内细胞液浓度降低,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故选AB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过程,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曲线的分析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二、非选择题:‎ ‎26.鸡的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共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链和两条链,每条链由 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个,肽键的形成在__ (细胞器)上进行。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构成。鸡红细胞中的Fe以______形式存在。‎ ‎(2)生物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答出蛋白质的两种功能:_____。‎ ‎【答案】570 核糖体 C、H、S 离子和化合物 组成结构、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 ‎【解析】1、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1)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一肽链条数,因此肽键数目=141×2+146×2-4=570,肽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氨基酸除去R基,简式为C2H4O2N,则半胱氨酸的R基由元素C、H、S构成。Fe在细胞中以离子和化合物(血红蛋白)的状态存在。‎ ‎(2)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功能包括结构蛋白(如肌肉的蛋白质)、催化功能(如唾液淀粉酶)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免疫功能(如抗体)、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等。‎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并识记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27.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观察到。此图中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填标号)。‎ ‎(2)合成载体(蛋白质)的场所是[ ]_________。‎ ‎(3)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有氧呼吸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一般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和_____。‎ ‎【答案】电子显微镜 ③ ⑥ 核糖体 ③ 线粒体 葡萄糖 液泡 叶绿体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质,③是线粒体,④是高尔基体,⑤是中心体,⑥是核糖体,⑦是核膜,⑧是核仁,⑨是内质网,据此答题。‎ ‎【详解】(1)该图是一个亚显微结构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即图中的③。‎ ‎(2)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即图中的⑥。‎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过程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一般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和叶绿体。‎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8.我国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种,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 结构局部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___。‎ ‎(2)该植物的正常活细胞在分泌N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填字母)。‎ ‎(3)该细胞中磷脂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填名称)。‎ ‎(4)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种多肽,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 胞的“轨迹”:_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5)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________。‎ ‎【答案】核孔 G 内质网 B→C→M→G→N 胞间连丝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其中结构A为核孔,B为核糖体,C为内质网,D为内质网,E为线粒体,F为胞间连丝,G为高尔基体,M和N为囊泡。‎ ‎【详解】(1)结构A为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高尔基体(G)在分泌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3)磷脂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 ‎(4)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为:B(核糖体)→C(内质网)→M(囊泡)→G(高尔基体)→N(囊泡)。‎ ‎(5)相邻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解题难点是对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的辨别。‎ ‎29.一项实验中,把数条‎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如图所示为马铃薯条在不同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回答下列问题。‎ ‎ (1)马铃薯条的长度改变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作用。发生这种现象主要与植物细胞的________(细胞器)有关。‎ ‎(2)马铃薯条浸在0.10 mol/L蔗糖溶液中后,其长度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 ‎(3)______mol/L的蔗糖溶液与马铃薯细胞是等渗的。‎ ‎(4)当马铃薯条被浸在0.45 mol/L蔗糖溶液后,马铃薯条中的细胞会出现______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5)当马铃薯条浸在0.45 mol/L蔗糖溶液时,由于蔗糖溶液浓度比_________浓度大,此时水分子从细胞出来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 ‎【答案】渗透 液泡 变大 0.10mol/L蔗糖溶液浓度低于马铃薯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长度增加 0.30 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就脱离细胞壁出现质壁分离 细胞液 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马铃薯条在0.30mol/L蔗糖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为0,当浓度大于该值时,细胞失水,马铃薯条长度变小;当浓度大于该值时,细胞吸水,马铃薯条长度变大。‎ ‎【详解】(1)马铃薯条的长度改变是由细胞失水和吸水导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由渗透作用引起的,主要与植物细胞的液泡有关。‎ ‎(2)0.10mol/L蔗糖溶液浓度低于马铃薯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长度增加。‎ ‎(3)马铃薯条浸在0.30mol/L的蔗糖溶液中,其长度基本不变,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mol/L的蔗糖溶液。‎ ‎(4)由图可知,马铃薯条浸在大于0.30mol/L蔗糖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皱缩,质壁分离,其长度缩短。出现质壁分离的原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就脱离细胞壁出现质壁分离。‎ ‎(5)蔗糖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大时,细胞失水,则水分子从细胞出去经过的结构依次是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0.科学家在研究Na+、K+、Ca2+等无机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相关实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向枪乌贼某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 Na+,不久可测得细胞周围溶液中存在 24Na+。如果在细胞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细胞排出24Na+需要消耗_______。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 ‎(2)红树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通常受到盐胁迫。红树林植物为抵抗盐胁迫,会通过叶子和嫩枝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属于强耐盐植物。现设计实验探究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①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相同的红树林植物,随机均分成A、B两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K+、Ca2+的溶液中;‎ b.A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__________。‎ c.__________。 ‎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K+、Ca2+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___________;‎ b._________,说明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ATP 抑制细胞呼吸 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的吸收速率 被动运输 若B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A组吸收速率 ‎【解析】1、根据曲线图分析,实验2加入ATP,神经细胞排出24Na增加,说明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实验1某种药物加入后,则抑制细胞呼吸。‎ ‎2、实验目的是探究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因此控制能量的有无是关键,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可以通过控制细胞呼吸达到目的,所以B组实验抑制细胞呼吸,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若吸收速率相同,则为被动运输,若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快,则为主动运输。‎ ‎【详解】(1)由题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不再增加,而加入ATP后溶液中的24Na+又增加,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时需要ATP,该药物可抑制细胞产生ATP,即抑制细胞呼吸。‎ ‎(2)根据实验目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否需要ATP,故ATP(细胞呼吸条件)为自变量,吸收速率为因变量,故A组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抑制细胞呼吸,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等无机盐的吸收速率,若两组植株对K+和Ca2+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都不需要ATP,为被动运输,若两组植株对K+和Ca2+的吸收速率表现为A组明显大于B组,则说明需要ATP,为主动运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理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