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1-02-26 发布

2020全国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散文、小说阅读附参考答案 (11)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0 全国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散文、小说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海上的父亲 虞燕 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 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 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 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 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 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 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循环。 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 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 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 父亲带回来的东西,都是那么稀奇。 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 到家需驶行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 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弄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 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 3 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父亲被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 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 装货卸货,寒冷的冬夜,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 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身上时,衣服上就会滴下 水。 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 11 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 地骇的“砰”,同时,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 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 们卷入巨腹。 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大家伙紧张忙乱到来不 及恐惧。 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海浩渺,黑得像涂了重墨, 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 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不断地给他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 筏”,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支捕捞队刚好经过这片海域,救起 了他们。 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 却从未停止。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 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 次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 2600 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 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趔趄滑倒于货舱底 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 子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 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魂不守舍,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 人踏实了。” 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 45 度旋转,旋转 2 到 3 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 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寂然无声。 (选自《读者》)2020 年第 11 期,有删改) 23.海上生活磨炼了父亲,成就了父亲。请结合全文概括父亲的海上生活经历。(3 分) 24.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4 分) (1)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 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从修辞角度赏析)(2 分) (2)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 45 度旋转,旋转 2 到 3 圈后,利用 转腰、捉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嫩缆头瞬时摊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赏析加点词的表达 效果)(2 分) 2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3 分) 26.阅读全文,请围绕“船”一词,参照示例,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2 分) 示例:荔枝——一颗颗荔枝,一路上的小心翻捡,看儿女食吃时的不住叹气,都承我着父亲对子 女细致深切的爱。 23.示例:父亲海员生涯的起点是做木帆船上的厨师,为着家人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辛苦工作;(1 分)3 年后,父亲成为机帆船的水手在风雨中历练;(1 分)多年后,被各种大大小小惊险事故磨炼 得处变不惊的父亲已与海上生活不能分离,成为了千吨货轮的水手长。(1 分)(共 3 分) 24.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将听到的坏消息比作渔网上的铁坠子,形象地写 出了我们当时心情的沉重和对父亲安危的担忧。(1 分) (2)“提起”“带动”“旋转”“撇出”这一系列动作父亲已经做了千百遍,一切都是那样熟 练自如,(1 分)“正中”写出父亲动作的精准,表现出他作为水手长的突出能力和自信。(1 分) 25.文章开头写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写海洋的“深广”“动荡”给父亲的船员生活带来的 艰辛和危险。(1 分)结尾写父亲身后的大海广阔、平静,暗示了经过多年的海上生活,父亲已历练 得沉稳,内敛。(1 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1 分)(共 3 分) 26.示例: 船——木帆船、机帆船、千吨货船,厨师、水手、水手长。船的变换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 变迁,也见证了父亲的蜕变,成长,映衬出父亲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答出父亲形象给 1 分,语句流畅,能表述船与父亲的关系给 1 分。) 请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马戏团的秘密 (日)星新一 一段时期,某马戏团红得不得了,每种动物都会表演一套精彩的节目,使得每天前来观看的人络 绎不绝。 一个寂静的夜晚,满座的观众早已离去。马戏团的团长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去好好地睡上一觉。 就在这时,有人来拜访了。因为素不相识,团长问道:“您是谁啊?” “我是刚才看马戏表演的人。演得实在好极了,像兔子爬树什么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妙 极了!” 听了他这番恭维话,团长倒颇有点飘飘然了,原本想说的“我累了,请您快点回去吧!”之类的 话,也给忘了。“是啊。如果大家感到有趣的话,那真是没有比这更叫人高兴的了!” “人人都很喜欢呢,那只看上去很凶猛的老虎,竟然像猫似的驯顺极了。虽然我还不知道您是用 的什么办法,可您能把它们训练到这种程度,那就该称得上是伟大的天才!” 由于被过分的称赞,团长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他兴致大发,喋喋不休地讲起训练方法:“训练 动物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在制作训练装置上却煞费了苦心。花了好多岁月,也曾几度失 败。” 说着,团长拿出只手电筒样的东西,上面装有一个标度盘以及一些形状复杂的线圈。那个人两眼 直勾勾地盯着这个玩意儿,一边问道: “这,这是什么?”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用电波给动物施催眠术的装置。您看到了吧,在标度盘上画有许多动物。” “也有猫呢!” “把刻度对准有猫的地方,然后朝着老虎一按电钮,于是老虎受到催眠,会以为自己是一只猫。” “有道理。原来驯服动物是这么一回事!在马戏团里面,还有会洗衣服的狮子呢。” “是的。您也许还看到会打铃的牛、会跳越高台的猪吧!那都是靠这个装置起作用的结果。另外, 要想使动物恢复原状时,只要对上零的刻度,按一下电钮就行了。” 团长得意洋洋地解释了一番。那人听着听着,不由得探出身子,两眼放出光芒: “这么说来,只要有了这种装置,谁都能马上办起马戏团啦。请务必把这个装置让给我!” “不行,这是我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东西。这个玩意儿,随便人家出多少钱,我也不能让出去。” 团长一口回绝,可那人仍不死心: “我真是想要得不得了,假如你真的不想让的话……” 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子,想要扑过来。可谁知团长早已按下了训练装置按钮。接着,团长一 边收拾起装置,一边自言自语道:“哎呀呀,这个粗野无礼的家伙,我要惩罚他一下,让他也像这个 样子在马戏团里干上一阵子。” 第二天,马戏团里又增加了个颇受欢迎的演员,那可不是动物,而是一个善于模仿黑猩猩的丑角。 他学得可真像,简直同真的黑猩猩毫无两样。“嘿,怎么会学得那么像呢?”观众交头接耳,颇觉不 可思议,但又极其高兴地拍手鼓掌。 13.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介绍了马戏团近段时间很红,为故事的发生营造了一个环境,同时也设置了为什么 会很红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B. 主人公马戏团团长,在得到拜访者的赞赏后,改变了原先想尽快打发走来客自己好好休息的 想法,说明他是一个讲究礼仪的人。 C. 小说在结尾处,观众“交头接耳”“拍手鼓掌”,说明马戏团的节目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 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结构更加完整。 D.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展现了一个夜晚开始到第二天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太多曲折,但 读来让人颇有兴趣,余味悠长。 14. 用简明的话概括什么是“马戏团的秘密”。 15. 文中的两个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6. 你认为稳重团长能不能守住马戏团的秘密?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3. B 14. 马戏团团长多年心血制作的电波催眠动物的装置,能让动物甚至人以为自 己是另一种动物。 15. 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了贪婪的来访者、精于本业但爱慕虚荣的团长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 对话内容,解释了马戏团红火的原因是动物的奇特技艺;通过对话的进行,从交谈到威胁再到制服, 把情节推向高潮。(从人物形象塑造、揭示悬念,推动情节等方面作答,任两点即可) 16. 能,像这个拜访者一样贪心,敢铤而走险的人毕竟是少数,团长对此类危险早有准备。 (或答)不能。这种催眠装置的心智控制力太强,这个人虽遭到暂时的惩戒但不会关一辈子,获 取更大利益的贪婪的人也不止他一人。(观点及闸述扣住文本,符合常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的锣鼓 乔忠延 ①春,是从何时开始苏醒涌动的? ②是从崖畔上垂下第一枝黄灿灿的迎春花吗?不是,一枝独秀的迎春花,犹如从天地间穿过的第 一只燕子,传递的仅仅是春将要到来的消息。是从漫山遍野红艳艳的山桃花吗?不是,芬芳竞艳的山 桃花,犹如杨树梢头叽叽喳喳的喜鹊,那已是春盈满天地间的捷报。那春到底从何时开始苏醒涌动的? 我固执地认为,从大年的威风锣鼓猛然爆发、齐声轰鸣,春便苏醒、便起步、便奔涌…… 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春和我一样,都是贪睡的孩子。一旦入睡,就久久享受着酣梦,迟迟难以 苏醒。那时,妈妈在枕头边摆好过年的新衣服、新棉帽,还有小鞭炮,可我就是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 忽然,我的眼睛灿亮,我一跃而起,穿上衣服,飞跑出去,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一下就能飞出好远。 让我眼睛灿亮、一跃而起的,正是那翻江倒海般轰鸣的威风锣鼓。 ④威风锣鼓,是我家乡山西临汾特有的打击乐。乐器很简单,就四样:锣、鼓、钹、铙。敲打时, 鼓居中,铙、钹在鼓的四个角,锣围在外圈。这样组合在一起,演奏成一曲,能够迸发出惊心动魄的 声威。有人描写过,如霹雳轰鸣,如暴雨倾盆。可我总觉得还不够劲,那锣鼓声,比霹雳还要威武, 比暴雨还要狂猛。那气势,不是山呼海啸,胜过山呼海啸;不是石破天惊,胜过石破天惊。那锣鼓能 长劲,那锣鼓能生威,能让懵懵懂懂的我奋然跃起,奔跑开来,跑向村正中的大院,随着激昂的声响, 和村里的老老少少欢天喜地度过万象更新的大年初一。 ⑤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汾河两岸的先辈们为何能缔造出威风锣鼓,并且用威风锣鼓激活每年 这最重要、最隆盛的新春佳节。或许是我居住在黄土高原的缘故,春节来临时却没有一点点春天的气 息。冰封河山、寒凝大地。正因为如此,我才一厢情愿地认为春和那个儿时的我一样,正在被窝里贪 睡。需得猛击一掌,需得大吼一声,才能惊醒春,春才会迎着寒冽的西北风起步,奔走,直至奋跑, 跑进万紫千红,跑进林茂禾盛,跑进五谷丰登。而如这一掌猛击、一声大吼一般,见气势、具活力的, 无疑就是先辈们缔造的威风锣鼓。 ⑥曾经沾沾自喜,以为破译了威风锣鼓蕴含的奥秘。然而,自从威风锣鼓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我不得不重新鉴赏感悟其中的丰饶真谛。再观看锣鼓表演,耳边震荡的是多变的鼓点, 胸中翻腾的竟然是李白的诗句,要么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要么是“俱怀逸兴壮 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要么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风起,壮思飞,长风 破浪,直挂云帆,这才是威风锣鼓千秋相传、万代不衰的永恒魅力。 ⑦我曾经盯着被誉为鼓王的程三洪,用他打鼓的姿态解读威风锣鼓魅力的内涵。他那眼时睁时闭, 臂时舞时停,腿时起时伏。我蓦然领悟,威风锣鼓的声威交织着多种力量,使用的是心力,张扬的是 外力,积蕴的是内力,下压的是重力,上翘的是弹力,浑身喷射的是爆发力。毫无疑问,只有将精气 神集于一身,融为一体,才能击打出波澜壮阔的声威。 ⑧喜滋滋、笑盈盈的家乡儿女吃过阖家团聚的年夜饭,喝过人寿年丰的喜庆酒,一开大门,新年 光临。信心满满的乡亲们早已挎着鼓,举着钹,持着锣,擎着铙,呐喊着飞步奔上场来。脚跟站定, 双槌敲击,盈耳的全是滚滚春雷! ⑨在惊天动地的春雷声中,春草在萌动,春水在融冰,春在苏醒、奔涌,和着人们众志成城的热 浪欢悦地奔涌,奔涌! (有删改) 20. 在作者笔下,威风锣鼓具有哪些魅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1. 作者为什么觉得春天是从威风锣鼓的齐声轰鸣开始苏醒涌动的? 22. 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3.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20. 有惊心动魄的声威,有气势,有活力,有千秋相传、万代不衰的永恒魅力,波澜 壮阔的声威。 21. 威风锣鼓的气势壮阔,那锣鼓能长劲,那锣鼓能生威,让村里的老老少少欢天喜地,给大 地带来春的生机和活力。 22. 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思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和“山桃花” 对于春天的作用,进而说明威风锣鼓是促使春天苏醒涌动的,表现了作者对威风锣鼓的赞美之 情。 23. 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此处将锣鼓的声音形容为春雷,写出了威风锣鼓给大地带来 生机和活力,鼓舞着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深化文章的主题。 (一)记叙文阅读(13 分) 偷车贼 ①纷纷扬扬的雪终于不下了。 ②天气干冷,夜色深沉。整个城市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③歌厅里面灯火辉煌,外面却是寂静一片。 ④他蹲在那里,观察了很久。当确信没有什么可疑的迹象时,他站起身,假装很随意地走向歌厅 门外的一辆轿车。走到轿车旁边,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再次警惕地看了看周围,然后,手脚麻利地 掏出工具干起活来。 ⑤轿车的顶部落了一层白白的雪花,下面的车窗都紧闭着,他看不见车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但 从经验可以判断得出,今天肯定会大有收获,毕竟这是一辆高档轿车。他有自己的职业敏感。 ⑥警报器被拆除了,车门也被打开了。他谨慎地钻进去,微微笑了一下,便发动了轿车。轿车从 容不迫地滑过歌厅门口,然后,一掉头驶进了苍茫的夜幕中。他本想把车开到市郊,那里比较偏僻, 接手的人也多,但行至半路上时,轿车不知哪里出了毛病,竟然慢慢地自动停下了,任他怎么敲打也 无济于事。他气得直咬牙但却无可奈何。犹豫了好久,他终于狠下心去,抓起车上放的笔记本和皮包, 下车走人。对于他来说,什么时候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他是个很理智的人。 ⑦但临走时,他还是不舍地看了看后排。刹那间,他差点惊得叫出声来,后排竟然坐着一个人! ⑧他的汗水一下子就下来了。他瞪大眼睛看着,看着看着,他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 来。后排坐着的是个孩子,睡着了的孩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心有余悸,他拎起手边的猎物快速下车, 然后,便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在人迹罕至的雪地上狂奔起来。但跑着跑着,他又停了下来。他突然想 到一个问题,。想到这里,他惊出一身冷汗,顾不得再想别的,扭头往回跑去。 ⑨车还在那里,只是仍无法启动。他把昏述的孩子从车里拉出来,一边大口喘气,一边给孩子把 脉,脉象很微弱,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呼吸几乎已经停止了。这时,一辆轿车从远处驶了过来, 他忙上前招手示意停车,但轿车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冷漠地滑了过去。同样的情景,他的眼前不 由得浮现出自己儿子的面孔,“如果儿子还活着,今年也该有这么大了。”他决定不再等了,等也是 白等,天寒地冻的深夜里,谁会愿意停下车帮助一个陌生人呢。 ⑩他抱起孩子,加速向医院方向跑去。才下过雪,温度很低,路面已经上冻,滑溜溜的。没跑出 几步,他便重重地摔了一跤,幸好孩子在怀里揽着没摔着。他怕伤了孩子,便换了个姿势背上孩子, 继续向前跑去。 ⑪跑呀跑呀,也不知跑了多久,摔了多少次,终于,他跑进了医院。等把孩子送进急救室后,他 两脚一软瘫坐在了楼梯的拐角处。这时,他才想起,自己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⑫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终于醒了过来。他伏在孩子的病床前,慈祥得像个父亲,孩子问他:“叔 叔,护士阿姨说,是你救了我,对吗?”他抚了抚孩子的小脸,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时,病房的门开了,两个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进来,还没等他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副锃亮 的手铐已经拷在了他的手腕上。他想反抗,但一看到孩子正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便放弃了。孩子的母 亲这时也跑了进来,紧紧地搂住了孩子:“儿子,别怕,坏蛋已经被抓住了,你没事了。” ⑬他冷冷地笑,然后被警察押出了病房。房门外,他听到孩子说:“妈妈,叔叔救了我,他怎么 会是坏蛋呢?”他听着,心头一热,眼角竟然有些闪烁。五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流泪。 ⑭想起五年前,他的儿子出了车祸,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他跪在路边,磕头求那些经过的轿车 停下来送儿子去医院,但直到儿子咽气,他也没能拦下一辆车。后来,他便做了偷车贼。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2 分) 16.综观全文,第⑩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7.请在第⑧段划横线处补写出偷车贼此时的心理活动。(3 分) 18.偷车贼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19.作者在小说结尾交代“他便做了偷车贼”的原因,有何用意?(2 分) (一)记叙文阅读(15-19 题) (13 分) 15.偷车贼雪夜偷车并送昏迷的小孩进医院。(交代清楚人物、时间、事件即可)(2 分) 16.环境(景物)描写,(1 分)突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侧面表现了偷车贼送孩子的艰辛,烘托 了善良的人性。(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共 3 分) 17.轿车密封得那么严,那个孩子会不会已经被憋死了!在自己下手前,孩子已经在车里呆了很 长时间。我的天,孩子可能会因为缺氧室息而死。怎么做父母的,这么大意! (围绕“孩子在车里因 待的时间长,会有生命危险”的思路去写,语言流畅,合乎情理即可,共 3 分) 18.罪犯:报复社会,偷车为生,不劳而获;(1 分)慈父:深爱自己死去的孩子:(1 分)良 心未泯:人性的善良和父爱的冲动使他挽救了陌生男孩的生命,思想和行为表现出“善”的一面。(1 分)(结合文章内容合理分析)(共 3 分) 19.暗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的主旨)——意在呼唤社会需要善良。(2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8 题。(共 18 分) 芦苇花的精魂 扶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 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 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 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 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 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 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 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 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 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 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 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 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 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 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 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 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 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 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 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 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 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4.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3 分)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 分)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16.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4 分) 17.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8.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4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8 题。(共 18 分) 14.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1 分)突出芦苇花的朴素和柔细,(1 分)点明了芦苇花带给作者 亲切感觉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1 分)(学生答“反衬”也可) 15.芦苇花和落日互相点缀,(1 分)因此芦苇荡是温暖和美丽的,(1 分)没有人们一般印象中 冬天的清冷。(1 分)(意近即可) 16.每年三月芦苇要烧做草木灰,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1 分)初春挺立的芦苇花展现的是生命的 最后抗争;(1 分)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时间赛跑,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1 分)赞美了张定宇坚韧顽强的品质。(1 分) 17.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1 分)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1 分) 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1 分)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1 分)(意近即 可) 18.芦苇的腹中是空洞的,(1 分)却怕天太空寂,捧出自己的花来陪伴天,它的爱是深厚的,因此 它的精神是富有的。(1 分)正如社会中的一些人,虽然身份卑微、物质贫乏,或身处逆 境,却拥有一颗大爱之心,精神无比富有。(2 分) (结合文本 2 分,若只答出“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只给 1 分;联系生活实际,如举具体 事例也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