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 KB
  • 2021-05-08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48分(1-6单选,7-12多选,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0分。)‎ ‎1.下列有关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5s末到第6s初是1s的时间 B.时刻就是很短的时间 C.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总是相等的 D.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 ‎2.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各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①.质点    ②.自由落体运动    ③.参考系   ④.重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3.茶杯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下列选项中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茶杯的重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4. 一物体的位移函数式是s=4t+2t2+5(m),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2m/s,‎0.4m/s2 B.‎4m/s,‎2m/s‎2 C.‎4m/s,‎4m/s2 D.‎4m/s,‎1m/s2 ‎ ‎5.如图所示,一根原长为‎10 cm的弹簧,劲度系数是k=103 N/m,在弹簧两端有两人各用F=20 N的水平力拉弹簧,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 )‎ A.‎12 cm B.‎10 cm C.‎14 cm D.‎‎6 cm ‎6. 以v0=‎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1s末速度的大小是‎9m/s B. 3s内的位移是‎9m C. 3s内的位移是‎12m D. 3s末速度的大小是‎6m/s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1.5 m/s2‎ 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高度越高,落地速度越大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在连续相等的3段时间内,位移比是1:4:9‎ ‎9.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 ‎ B. C. D.‎ ‎10.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分别有一个滑块M,图甲中滑块上表面水平,图乙中滑块的上表面平行斜面,在滑块M上分别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现在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块m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图乙中物块m受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C.图甲中物块M受4个力 D.图乙中物块M受6个力 ‎11.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F随时间均匀减小到某值,此过程物体始终静止。设物体与墙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墙对物体的弹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B. 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始终等于μG ‎30°‎ F ‎12、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500N/m 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体连接,此时物体刚好能静止,弹簧长度为‎6cm,现用力F沿斜面上拉物体,而物体仍静止,则力F的可能值是 ( )‎ A.45N B.55N C.65N D.75N 二、实验题(每问2分,共16分。)‎ ‎13.如图为“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长木板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在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电源的频率为 ,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李明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要调整另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即可 ‎(2)如图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哪一个人的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 A.李明的实验 B.张华的实验 三、计算题 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公式(15题6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共36分。)‎ ‎15.(6分)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 ‎(1)第5s内的加速度;‎ ‎(2)前4s内的位移.‎ ‎16.(8分)如图所示,有一根长L=‎‎5m 的铁链悬挂在某楼顶上,楼中有一窗口,窗口上沿离铁链的悬点H=‎25m,当铁链从静止开始下落后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1)铁链的下端A下落到窗口的上沿B时,铁链的速度大小?‎ ‎(2)接着铁链经过整个窗口用了t=0.3s的时间,窗口的高度h为多少?‎ ‎17.(10分)如图所示,物体A与B的质量均为‎8 kg,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水平拉力F=40 N,A、B一起匀速运动。(g 取10 N/kg)求:‎ ‎(1)A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B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8.(12分)如图所示,一小物体重G=100N,用细线AC、BC和竖直的轻弹簧吊起,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原长劲度系数k=8×103N/M,细线AC长S=‎4cm,α =30°,β =60°,求细线AC对小物体拉力的大小。‎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D C ‎ A C ACD BC BD BC AB AB ‎ ‎ ‎ ‎ ‎ ‎ ‎13.AC BD 50HZ 0.1 0.25 0.40 14.(1)AC(2)B ‎ ‎ ‎15.(1)第5s内的加速度a=;‎ ‎(2)前4s内的位移x=m=‎14m. 每问3分。‎ ‎16.‎ ‎ 2分 ‎ ‎ ‎ 4分 ‎ ‎ ‎ 2分 ‎17.(1)设绳的拉力为T,则有 2T=F, 1分 物体A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T和B对A的静摩擦力fA作用,有 , 1分 所以 方向水平向左 2分 所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0 N,方向水平向右。 1分 ‎(2)对A、B整体来说,在水平方向受外力F和地面对这个整体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设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有 ‎ 2分 ‎ 2分 解得:μ=0.25 1分 ‎ ‎18.根据题中给定条件可知,弹簧现在长度为CD=l=AC•sinα=‎2 cm,3分 说明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F0=kx=k(L-L0)=40 N 3分 根据平衡条件有:F2cosβ-F1cosα=0,F0+F2sinβ+F1sinα-G=0 4分 解方程组得F1=30 N 即细线AC对小物体拉力的大小是30 N.2分 答:细线AC对小物体拉力的大小是30 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