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50 KB
  • 2021-04-28 发布

体育与健康人教1~2年级全一册障碍迎面接力教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 障碍迎面接力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三锅镇第一小学校 杜娅琼 ‎ ‎ ‎ ‎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的教材内容,教材组织,教学组织活动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课堂教学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练习为主贯穿整堂课。而迎面接力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使学生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也掌握一些健康的科学自我身体锻炼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客服困难的坚定意志,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 二、教学内容:‎ 障碍迎面接力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是二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对接力跑比赛比较感兴趣,通过学习,能使体能得到锻炼,意志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了解障碍迎面接力这一项体育运动。‎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 ‎(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顺利完成交接棒。‎ ‎2、难点是如何快速的穿越障碍物,又不会让障碍物倒地。‎ 七:场地及器材 操场、铁篮圈、接力棒、指挥旗、口哨 部 分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措施 时间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师生问好 ‎ ‎ 二、热身跑 围绕操场慢跑2圈 三、徒手操 ‎1) 头部运动4*8‎ 1) 扩胸运动4*8‎ ‎ ‎ 2) 振臂运动4*8‎ ‎ ‎ 3) 腰部运动4*8‎ ‎ ‎ ‎2‎ ‎8‎ 分 钟 ‎1、整队地点:田径场 一、组织:‎ ‎  ‎ ‎△‎ ‎☆☆☆☆☆‎ ‎☆☆☆☆☆‎ ‎☆☆☆☆☆‎ ‎☆☆☆☆☆‎ ‎     ‎ 老师 :△‎ ‎ 学生:☆‎ 一、要求:快、静、齐 二、教法:学生慢跑2圈 三、要求:慢跑,整齐 一、组织 ‎             ☆☆☆☆☆‎ ‎☆☆☆☆☆‎ ‎☆☆☆☆☆‎ ‎☆☆☆☆☆‎ ‎ ‎ ‎     ‎ 准 备 部 分 1) 体前屈4*8‎ 2) 正压腿4*8‎ 3) 侧压腿4*8‎ ‎8) 手腕踝关节运动4*8‎ ‎5‎ 分 钟 二、教法:‎ ‎1、由老师喊口令,学生做 三、要求 ‎1、学生成体操队形站好 ‎2、配合口令做,动作舒展大方 ‎3、队形保持整齐,静。‎ ‎4、学生积极认真 ‎5、动作快、静、齐 基 本 部 分 四、教师讲解迎面接力跑的要领:‎ ‎ 首先给学生们介绍接力棒,让他们认识接力棒。‎ 动作要领:传棒者将接力棒竖立,接棒者五指张开接棒。注意,交棒者在离接棒者临近的时候,将棒竖立起来,正前方的方式方向传给交棒者,接棒者手握接力棒的上方。‎ 要求:接棒正确。方法正确。‎ ‎ 老师找出1—2位同学 ,让同学们近距离的观看交接棒的正确方式,包括持棒和接棒的时机,以及接棒的方法。‎ ‎ 接下来学生们开始进行一组一组的练习。‎ ‎▲‎ ‎☆☆☆☆☆‎ ‎☆☆☆☆☆‎ ‎☆☆☆☆☆‎ ‎☆☆☆☆☆‎ 基本部 分 五、老师讲解如何穿越障碍物 ‎ 首先给同学们介绍障碍物的名字“铁篮圈”。‎ 我们要在奔跑的过程种从中间穿越过两个铁篮圈后把棒交到队友的手中。‎ ‎ 动作要领:在临近障碍物的时候,开始减速,侧身,按照脚—头—臀—另一只脚的顺序依次穿越过障碍物。‎ ‎ 注意一定不要着急过障碍物,而快速的穿越,很容易引起摔倒造成膝盖或者是手臂的损伤。‎ ‎ ‎ ‎ 同学们都练习过一次后,将他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 ‎ ‎ ‎5‎ ‎15‎ 分 钟 一、要求 1、 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听老师的讲解 2、 学生在老师的口令带领下模仿穿越的动作。‎ 3、 同学们依次穿越过障碍物。教师在旁边提醒纠正动作。‎ 二、教法:‎ ‎1、教师讲解、侧面示范动作方法的要点,教师提示易犯错误。‎ ‎2、学生原地自主练习动作。‎ ‎3、学生分排展示并相互纠正 ‎5、教师对学生典型错误进行纠正;‎ ‎6、教师口令提示下学生再次集体演练动作。‎ ‎ ‎ ‎    ‎ 结 束 部 分 1、 集体放松。‎ 2、 总结本堂课的优缺点。‎ 3、 布置课后作业。‎ 4、 宣布下课。‎ ‎5‎ 分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