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0 KB
  • 2021-04-28 发布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优秀教案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两课时) 从容说课 燃烧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材采用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单一的授课方式,教师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质疑。通过“欧罗巴”号事件引入新课,设下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在“燃烧的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提出假设��设计方 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学习,防止学生学习的依赖性。 3.游戏。对于灭火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教师采用了学生活动的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加深记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1)投影仪,500 mL 烧杯,100 mL 烧杯,薄铜片,硬纸片; 2 (2)热水、白磷、红磷、酒精(70%)、面粉、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蜡烛, 烧杯、灭火器道具、金属罐、塑料盖、导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燃料。 第二课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故事为载体,创设情境] [介绍]1854 年 5 月 30 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 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 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 [学生提出问题]战舰上为什么失火了呢? [设问]问得好。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找到了“纵火 犯”��草料。通过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一艘宏伟的战舰在大火的作用下付之东流。 2.能够想象出全舰官兵、战马当时的求生欲望有多强。 3.想知道草料为什么就成了“纵火犯”呢? 4.想到大火是多么的无情。 …… [新课引入]通过刚才的故事,大家感觉火是无情的,但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化。在日常生 活中,火也为人们带来了幸福。我们第七单元就给大家介绍“燃料及其利用”。 [板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设问]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火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火是某些物质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可以被用来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取暖、烘干 衣物等。 [讲解]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草料成了“纵火犯”? [学生猜想]1.有人故意把草料点着了。 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扔进草料里了。 …… [过渡]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草料燃烧,但草料的燃烧导致了一艘战舰的毁灭却是事实。 3 草料具备了哪些条件就可以燃烧呢?下面,我们就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板书] 一、燃烧 [活动与探究]请学生先检查实验台上的仪器,两个人一小组进行探究。 (投影打出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实验方案) 活动与探究 ��燃烧的条件 1. 器材:500 mL 烧杯一个,100 mL 烧杯一个,一片薄铜片,硬纸圈,热水,白磷、红磷。 2.方案:在 500 mL 的烧杯中注入 400 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 烧杯上盖一小片薄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 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如课本 P124 图。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设问]在实验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 [学生汇报交流] [结论]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 并没有燃烧。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1.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 40℃,因此,铜片上的白磷能被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 着火点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 200℃以上,仅靠热水加热是很难达到的。这二者的对比,说 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2.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 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的存在。 [评价]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思考的热情。 [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大家动动脑子想想,怎样能使烧杯底部的白磷也燃烧呢? [学生讨论] [结论]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最后得出的方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教师追问]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和不通入氧气的条件下,现象是不同的,这样的事实 再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说明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评价]非常好,那么到底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 [板书]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1)可燃物 2.条件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着火点 [教师补充]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 同的,大家看一下投影。 [投影]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乙醇(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 40 240 250~330 320~370 558 700~750 只有在同时具备了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时,才可能有燃烧发生,这 三者缺一不可。 [设问]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哪位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在“欧罗巴”号上,草料为什 么成了“纵火犯”呢? [回答]由于“欧罗巴”号船舱里堆放的是草料,第一个条件就具备了。草料太多太实,空 气不能流通,使得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所以草料不经点燃,便自行燃烧起来。 [过渡]基本上正确。我们一起来看看化学家是如何解释这件事的呢? [投影] 草料会和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这种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不像燃烧那样剧烈地发 光发热,叫缓慢氧化。例如铁生锈也是一种缓慢氧化。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里也产生热,不 过放热速度很慢,平时觉察不出来。由于“欧巴罗”号船舱里堆放的草料太多太实,空气不流 通,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越积越多,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着火点是 指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而可燃物燃烧,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跟氧气接触, 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因为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所以草料不经点燃,便自行燃烧起来(这种由于 缓慢氧化而引起的燃烧,叫自燃),成了“欧巴罗”号的“纵火犯”。 [学生质疑]我想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在实验器材中,除了 500 mL 的大烧杯外,还有一个 100 mL 的小烧杯,在整个实验中没有用到,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第二,白磷的着火点很低, 只有 40℃。到了夏天,天气非常热,白磷如果保存不好,就极易燃烧,那么,白磷如何来保存 呢? [评价]这两个问题问得都非常好,说明这位同学积极地思考,发现了某些问题。那么,谁 能回答出他所提出的问题呢? [回答]答案二;由于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 40℃,所以一般保存白磷时,为了将白磷与 空气隔绝开,就把白磷置于水下。 5 答案一:100 mL 的小烧杯是用来代替薄铜片的,把白磷和红磷放在烧杯底部,然后将烧杯 浸入水中。 [答案一,学生想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教师进行补充。) [过渡]同学们能够多想,这是非常值得表扬的。大家平时学习中可以拓宽思路,采取积极 的态度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比如说本节课的这个实验,下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投影上的有关 此实验的改进方案,然后自己再想想看还有什么方案。 [投影] 如果按教材上的方法操作,用 90℃以上的开水,铜片上的白磷可在 3~5 分钟内燃烧。 该实验虽然效果明显,但时间不易把握,且水温和水量不易控制,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改进后,大大节约了时间,且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用 250 mL 的烧杯代替 500 mL 的烧杯,用 50×2~60℃的热水代替开水,并注入其中;用 100 mL 的烧杯代替铜片,并在烧杯底部一侧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侧放一粒比绿豆略小且 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然后将此烧杯浸入 250 mL 烧杯中(如下图所示)。这样,小烧杯内 的白磷在 1 分钟左右即可燃烧,且烧杯不会损坏,效果也更加明显,且容易控制实验时间。 [试一试]同学们按照投影上的内容试一试。看看是否真如其听说。 [学生活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才能燃烧,一是有氧气,二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第 1 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下去仔细思考一下,怎样来灭火?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1)可燃物 2.条件 (2)氧气(或空气) 6 (3)达到着火点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燃烧和灭火(两课时) 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燃烧和灭火(两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