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50 KB
  • 2021-04-28 发布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课时导学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空气的组成 ‎2.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区分这两类物质 ‎3.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能初步使用该原理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 ‎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阅读教材P26,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汞 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有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空气的体积约减少1/5‎ 空气是由①_______和②_________组成,其中③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汞+氧气氧化汞 ‎(2)在另一密闭容器里加热红色粉末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红色粉末放在另一密闭容器中加强热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银白色;得到的气体体积恰好等于前面实验密闭容器中减少的气体体积 拓展讲解:‎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 汞 + 氧气氧化汞 ‎(1)文字表达式的含义:“+”念“和”、“与”、或“跟”,“―→”读成“生成”‎ ‎(2)文字表达式的读法: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阅读教材P27的实验2-1,并完成实验。根据实验情况填写以下内容。‎ 9‎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红磷,并迅速伸入瓶内 红磷燃烧,④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烧杯的⑤______________,且体积约占瓶容积的⑥______‎ ‎[实验分析]‎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了约1/5,说明瓶内少了约1/5的气体体积,这是因为红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P2O5)的白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注意事项]‎ ‎(1)该实验对装置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实验前应先检查⑨______________。‎ ‎(2)在瓶内预留了些水,其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减少⑩____________。‎ ‎(3)为充分消耗瓶内氧气,红磷的用量要⑪__________。‎ ‎(4)燃烧匙伸进瓶内后应迅速塞紧瓶塞,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往外逸散,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偏多,测定结果会偏大。‎ ‎(5)为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带来的影响,需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6)实验药品的选择:‎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在空气中易燃烧、燃烧后生成物是⑫________。‎ ‎[拓展推理]‎ 通过该实验还可推知剩余气体的性质有: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 ‎ 例1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两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必须______;②酒精灯点燃红磷后,必须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钟罩内水面逐渐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 9‎ ‎(4)若实验中红磷的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若钟罩的气密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 ‎(5)若实验结束,钟罩中水位上升不到预期位置,则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点)。‎ 解析:(1)该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两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②酒精灯点燃红磷后,必须立即塞紧瓶塞;(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实验过程中,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该实验验证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若实验中红磷的量太少,氧气消耗不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偏小,若钟罩的气密性不好,气体膨胀时跑出的是氮气,冷却时进入的是空气,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偏小;(5)若实验结束,钟罩中水位上升不到预期位置,则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 答案:(1)足量或过量、塞紧瓶塞(2)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上升,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偏小、偏小(5)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 变式练习 ‎1. 如图装置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蜡烛 ‎ C. 红磷刚燃烧完就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2. 小明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右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 ‎ ‎ ‎3.空气的组成 阅读教材P27,背熟空气成分后进行默写。‎ 空气成分 氮气(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⑭ ‎ ‎⑮‎ ‎ ⑯‎ ‎ ⑰ ‎ ‎⑱  ‎ 特点 相对稳定 成分可变 拓展讲解: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得到,而CO2‎ 9‎ ‎、其他气体和杂质因其含量太少,无法从空气中分离得到。‎ ‎4.混合物和纯净物 阅读教材P27,找到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进行初步认识。‎ 类型比较   ‎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由⑲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 只由⑳________________组成。‎ 特征 ‎①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②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各成分保持它们各自的性质 有固定的组成与性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举例 空气、稀有气体 等 氧气、氮气等 联系 纯净物混合物 ‎  典例解析 例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B.氧气    C.澄清的矿泉水   D.氮气 解析: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的物质组成。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澄清的矿泉水中除水外还有一些物质溶解在水中。‎ 答案:C 知识拓展:‎ ‎1.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稀有气体、粮食、合金(生铁、钢、18K黄金等)、溶液(矿泉水、自来水等)、饮料类、矿物类(大理石)等;‎ ‎2.常见的纯净物有: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金属(铁、铜、铝、24K黄金等)、氧气、二氧化碳、蔗糖等。‎ 变式练习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五氧化二磷     C.湖水     D.米酒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 C. 矿泉水, 河水 D.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课堂小结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 ‎1.拉瓦锡测定空气的成分的实验得出空气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结论 9‎ ‎2.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拓展推理剩余气体的性质 ‎(4)实验注意事项:①导致测定值偏小的原因;②导致测定值偏大的可能原因 ‎(5)实验药品的选择 ‎3.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4.混合物和纯净物 ‎ 课时达标 ‎ 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 ‎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 2.下列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冰红茶   B.牛奶   C.洗洁精   D.氧气 ‎ 3.右图所示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试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___的位置上。‎ ‎(2)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__________。‎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空气成分中不包含下列哪种物质?(  )。‎ ‎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氢气 2.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9‎ ‎ ‎ ‎ A. 氮气 B. 氧气 ‎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 B.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 C.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 D. 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 氢氧化钠 稀盐酸 ‎ ‎ B. 碘酒 红磷 ‎ C. 空气 氧气 ‎ ‎ D. 海水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5. 在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下列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无关的是(  )。‎ ‎ A. 氮气不支持燃烧 B. 氮气不易溶于水 ‎ C. 氮气的熔点是-209.9℃ D.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7. 按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9‎ ‎ ‎ ‎(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此实验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填表,列举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每类只列举一种。‎ 状态 ‎ 类别 固态 液态 气态 纯净物 混合物 ‎ B能力提高 ‎9. 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为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  )。‎ ‎ A. 10L B. 15L C. 12.5L D. 18L ‎10.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9‎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导练 ‎ ①氮气 ②氧气 ③氧气 ④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⑤水进入集气瓶 ⑥1/5 ⑦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⑧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⑨ 装置的气密性 ⑩环境污染 ⑪过量 ⑫固体 ⑬‎ 9‎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溶于水 ⑭78% ⑮21% ⑯0.94% ⑰0.03% ⑱0.03% 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⑳一种物质 变式训练 ‎ 1.C 2.方便 减少误差3. B 4. A ‎ 课堂小结 ‎ 氧气 氮气 ‎ 课时达标 ‎1.D 2.D 3. 8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5‎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D 2. B 3. A 4. A 5. C 6. C ‎7. (1)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2)瓶内的氧气消耗完了 ‎ (3)烧杯中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 ‎ (5)不会污染空气 ‎8. 铜 水 氧气,生铁 糖水 空气 B 能力提高 ‎9. C ‎10. (1)装置气密性良好 ‎ (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mL的刻度线上 ‎ (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 ‎ (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