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5 KB
  • 2021-04-28 发布

三年级音乐上册花城版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设计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设计 ‎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抒发了主人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     音乐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三、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虽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较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 ‎ 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 教学方法:‎ 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六、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 七、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 ‎ ‎   八、 教具准备:‎ 有关本歌课件及视频音像资料、电子琴。  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大海之美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多媒体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 、海面﹑海底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海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二)歌曲简介,聆听感悟: ‎ ‎ 1.大屏幕出示歌曲简介,师引导学生加深对歌曲的了解。‎ ‎2. 初听音乐:多媒体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美,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 ‎    2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3 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 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2 )重复     教师:“大海啊,大海”重复了几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     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大海”重复了几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 ,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     小组练习并展示 ,师生评价总结。     (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教师: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现在就让我们来为这首歌再添上精彩的一笔:     分组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及创作练习。经过认真准备,学生分成:1)诗歌组:配乐朗诵2)器乐组:电子琴 演奏(领奏,齐奏)3)演唱组:不同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 4)绘画组:拿起画笔描绘大海美景。     学生分小组活动,以小组展示,师巡回指导并评价总结。     教师:“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学生:“诗歌使我们放飞思绪感受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人声的魅力;器乐让我们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绘画给我们无限的空间的想像......”     教师:“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得到无穷的艺术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以集体的智慧奏响一曲新的乐章。”     学生表演:引子:学生模仿海鸟的叫声;接着教师电子琴弹奏:学生配乐朗诵加领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尾声:学生用琴音快速弹奏,教师用电子琴穿插伴奏。 (三)、师生同唱一遍这首歌曲,再让生齐唱,师听后纠正其中的小错误,并指出要注意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课余时间反复练唱《大海啊故乡》,唱准确,背会歌词。‎ ‎2、唱熟这首歌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