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 KB
  • 2021-04-14 发布

人教部编版语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说课稿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9.古诗三首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一篇课文, 前两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和王维。第三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诗歌 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 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佳作。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 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 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 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 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 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 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 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 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该诗语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 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 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和《秋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对 于边塞诗学生读得较少,再加上学生对于古诗的时代背景了解较少,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 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的资料,必要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有关 的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学中,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探究。 2.说学法: 教学过程体现“以读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教学中,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引 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词的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入情入境的读中有所 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的思想的启迪。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或交流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古诗,或交流 与古诗作者相关的古诗,或欣赏与古诗主题相关的歌曲,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认知兴趣,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迫切的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 2.交流资料,感受古诗。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语 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 我还播放了歌曲《从军行》《送别》和反映故事内容的画面,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 画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 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 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3.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理解古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交流探究,理解 诗句的意思。 4.熟读深思,层层深入。 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语、从字面上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深入理解感悟整首诗的 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 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5.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在本课的教学中适当地安排延伸和拓展,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 浸润。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时,指导学生学会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本以外教学资源 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在《从军行》一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同诗人”作品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同诗人 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 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中,抓住“同主题”作 品拓展延伸。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 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 生情。 在课堂教学中适度拓展学生学习诗文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继承传 统,弘扬中华文化,它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拓展阅 读,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 兴趣和敏感力,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七、说作业设计: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情况,帮助学生背诵和积累古诗,进一步 理解古诗内容,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