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7.37 KB
  • 2021-04-14 发布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杜甫诗三首 春望 (5)_鲁教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古代诗词阅读 考试内容: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 表达的情 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春望    [唐] 杜甫 v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v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v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v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言律诗 v 学习目标 v1、准确记忆背诵, 默写不出 现错别字。 v2、准确理解诗词的主题情感。 v3、赏析名句,做到规范答题。 作者简介 《春望》写作背景 v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 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 家小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 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 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 月。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舒缓 、深沉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解词:国,国都;城,长安城。 破,指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所占领。深,茂盛。 2.赏析:对比,对偶,借景抒情,描写了国都 长安沦陷后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 景象,表达 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 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 目惊心。 “深”字写出长安虽是春天,但乱草丛生, 令人满目凄凉之景。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翻译: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 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 悸。 2. 赏析:以花、鸟拟人,情景交融(移情于 物),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表达 了诗人感时伤别的感情。 承上启下,“感时” 承上,“恨别”启下。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解词:烽火,战争、战火,指安史之乱 。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 家书,家信。 抵,值。 2.翻译:战火连绵,如今已持续到暮春三月,家 书珍贵,足以抵得上万两黄金。 3.对偶、夸张 ,突出了战火连绵不断,和家人 难通音信,家书变得极其珍贵,表达出诗人对妻 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情怀。 尾 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v 1.解词:浑,简直。 v 搔,用手指抓。 浑,简直。 v 2.翻译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 发的老人因忧国思家而焦虑叹息,昔日长长 的头发如今越搔越短,纷纷断落,已经短的 无法梳髻插簪。 v 3.赏析: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描绘诗人白 发稀疏的苍老愁苦之态和忧愁难解的情状, 表现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主题: 全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安史之乱国都长安 的残破景象,真实地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 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思家悲己的感情。 四、中考链接。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字中,诗人 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 __到______。 望 , 山河草木 , 花鸟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 想感情。 1、《春望》写远望之景,长安沦丧,山河依旧 的句子 , 。 2、《春望》忧国忧民,憔悴,典型艺术形象 的句子 , 。 3,《春望》拟人手法,写诗人感伤时事的句 子 , 。 4.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 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 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 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赏析的答题模式 v1、修辞手法、写作手法; v2、解释字义,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的景物特点、情 景、景象 v3、 抒发了---的感情。 (根据情况,灵活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