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7.00 KB
- 2021-04-13 发布
图1
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课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
1.利用课前准备中的自我诊断部分对“自然地理要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考点的
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题进行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部分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
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的讨论,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学习策略】
本课内容的重点是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地理环
境的地域分异侧重考查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
影响。本课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复习中应充分联系已有的知识,做
好纵向、横向联系。
【课堂活动】
考点诠释 1:自然带的形成
[内容解析]
探究活动 1:分组讨论自然带的形成规律,完成下图和典型例题 1。
(2016 年江苏卷)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 1 为
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位置
位置
热量
水分
自然带
地
理
位
置
图 2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诠释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 2:分组讨论, 归纳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完成下列各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
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
风向。
(3)A 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 地在和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自然带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
分异,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
域,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整理归纳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完成表格。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变化方向
主导因素
形成基础
主要分布地区
简单图示
探究活动 3: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 2。
(2015·江苏卷)图 3 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2. 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三个因素。
(1) 山体所在的纬度——
(2) 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
图 3
(3) 山体海拔——
3. 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好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
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背风坡同一高度有关。如下图(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
所示:
4. 雪线及其影响因素
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地带,沿此地带年固体降水量与消融量处于平
衡。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因此常年积雪,进而发育成冰川;雪线
以下的地带,全年冰雪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因此,常年积雪无法积累,为季节性积雪。雪线
高度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它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两个基本因素,同时地形因素也会影响
雪线位置的高低。
探究活动 3: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 3。
(2011 年江苏卷)
图 5 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
富的原因。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5.非地带性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图 5
非地带性现象是在地带性的基础上,局部地区的自然带分布状况。如海陆分布、地形起
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其影响之下形成非地
带性现象。
【知识构建】
根据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构建。
【重点图像】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