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0 KB
- 2021-04-13 发布
第 13 课 辛亥革命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建立民国……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材料应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解析 A、C、D 三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政党,均排除。依据“建立民国”等信息,可知此时民国还未成
立,故应该是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选 B 项。
答案 B
2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解析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反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选 B 项。
答案 B
3 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 D
4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国旗——龙旗。其主要意图是
( )
A.象征“五族共和”
B.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D.实行分权制衡
解析五色旗的红、黄、蓝、白、黑代表的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A
项正确。
答案 A
5“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
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
不曾做的事”是指( )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的成果,题眼是“前人所不曾做的事”。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是近代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A 项正确。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 B 项错误;《资
政新篇》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 C 项错误;早在辛亥革命前,维新变法就已经促进了
国人的思想解放,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
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B
7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下列举
措对这一潮流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D
8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他(四叔)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
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答案 A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
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行政、立法与司法权的规定,体现了什么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分权与制衡。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
步意义。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
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答案 B
21912 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
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中华民国实现国民当家做主
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1912 年元旦”这一关键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申报》
等媒体对中华民国充满憧憬。A 项发生于 1912 年 2 月 12 日;C 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D 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掌握一切大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质上否定了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A
4“自辛亥革命以后,民主主义就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
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社会
B.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 辛亥革命是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一 偶然与必然
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清政府拿到了他们丢下的革
命党人名册、武器,湖广总督瑞澂抓了 20 多个人。之后就有传言说瑞澂要按图索骥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当
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人,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人心惶惶……其实瑞澂未必打算追查,
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武昌起义其实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
极大的偶然性。”金冲及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
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 成功与影响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
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即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2)结合列宁的观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参考答案(1)答案一 观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理由:革命党人试爆炸弹不慎爆炸,清廷大搜捕的谣言
盛行,人人自危。
答案二 观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具体要点:资本主
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政党成立;清政府卖国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
保路运动等收回利权斗争兴起等。
(2)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04-13 20:10:3911页
- 物理(选修)卷·2018届江苏省泰兴中学2021-04-13 20:10:318页
-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19-2022021-04-13 20:10:1117页
-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单元综合2021-04-13 20:09:254页
- 2021届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2021-04-13 20:08:3816页
- 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单元检测一无2021-04-13 20:07:253页
- 2021江苏苏州高三第一学期开学检测2021-04-13 20:06:5510页
- 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同步检测:2-3-32021-04-13 20:05:3410页
- 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16电2021-04-13 20:05:0433页
- 【解析版】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2021-04-13 20:04:5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