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00 KB
  • 2023-12-07 发布

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盘点验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一、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企业生产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可以实现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 发展方式 协调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消费水平 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国家利益 保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经济 全球化 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利益共享,资源互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二、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波动 ‎1.价格波动的原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高;价值量小,价格低。‎ ‎(3)纸币发行量: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价格上涨,反之价格下跌。‎ ‎(4)国家宏观政策。‎ ‎2.价格波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价格低,居民购买力提高。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 ‎(2)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价格与市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市场信息传递的载体。‎ ‎(4)价格与宏观调控: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从而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消费与生产:合理的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图象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数据、图象、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近几年高考,利用图象考查经济生活中概念之间关系的试题明显增多,内容主要涉及供求与价格、收入与消费、投资收益与风险、效率与公平、税收与税率等。图象类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有比较高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类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考题示范]‎ ‎[2013·广东高考]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它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答案 D 解析 进口高档品牌化妆品价格飙升,需求减少,D1应向左平移;消费者对其替代品——国产中低档品牌化妆品需求应增加,D2应向右移动。同样价位,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一般大于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且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弹性应大于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弹性,D中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和倾斜度均符合题意,故选D。‎ ‎[方法指导]‎ ‎1.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这里,我们参考数学学科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在函数关系式中,某特定的量会随另一个量的变动而变动,某特定的量被称为因变量,另一个量是自变量。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 表示方法:在坐标轴中,一般情况下,OX轴(横坐标轴)为自变量,OY(纵坐标轴)为因变量。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时间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不过,在经济生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判断中,还要考虑经济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量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自变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变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是自变量,消费水平是因变量。在具有相互影响的一对关系中,更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判断谁影响谁,如价格与供求: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影响供求。特别要注意的是,供求曲线表示的是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价格是自变量,供给和需求是因变量。‎ ‎2.明确正比、反比(或正相关、负相关)‎ 图一表示xy呈正相关,图二表示xy呈负相关。在经济生活中,成正比(或呈正相关)的经济现象有: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本币汇率与本币的币值、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商品价格与替代品的需求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投资收益与风险、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等。成反比(或呈负相关)的经济现象有: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商品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与互补品的需求量、经济发展水平与失业率等。‎ ‎3.注意斜率的大小 斜率在政治学科中一般不用,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所运用。如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收入变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利率变动对不同投资方式的影响等,就得通过对斜率的分析来判断。‎ ‎4.注意箭头指示的方向或曲线运动的方向 函数图象不仅能以静态形式表示经济现象之间的正比、反比关系,而且还能通过图象的运动轨迹表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分析箭头指示的方向或曲线运动的方向,从中找出经济现象出现的变化。一般来说,箭头向右、向上、向右上表示提高、增加,箭头向左、向下、向左下表示降低、减少。‎ ‎[提能训练]‎ ‎[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中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所示的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假如国家对甲商品实行购置补贴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 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之间成正比,B、C表示的是成反比,排除;甲实行购置补贴政策后,意味着购买甲商品的实际支出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量增加,而其替代商品乙的需求量会减少,因此在图示中应为甲商品的价格不变,而乙的需求量减少,A表示对乙的需求减少,当选;D表示对乙的需求增加,排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