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13 发布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  人文素养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笼统地讲,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就是“人文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为语文学科性质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文本特点,又要关注人本特点,实现教育目的。‎ ‎  那么如何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机统一、水乳交融?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认为,可以抓住四个“核心”进行人文素养积累教学。‎ ‎  一、以“学生”为核心,使学生具有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 ‎  我们要关注语文课堂的人文交流,就要建立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充满爱心的交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有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对教师而言,上课是对话交流,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而不单纯是传授;是探索真理,而不单纯是展示结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既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进行培养的,它通过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独立自主、坚韧不拔,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理想教育。‎ ‎  于是,我们便能在充满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理念,通过感悟,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领略其背后的人文意蕴;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良好的诵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再现了作品的形象,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  二、以“文本”为核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  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教师要定期推荐名著给学生阅读,教师要有意识地用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好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古典文学是沙里淘金、经受了时间的检验的艺术精华,让学生去感悟和咀嚼古典文学精品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的最有效的手段。美国散文大师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文学审美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来进行,才使“死读书”变成了“活读书”‎ ‎:原来只需画挑打叉的纯语言训练,被伴随着审美愉悦的“沉浸郁,含英咀华”所取代。无须死记硬背,只重潜心感悟。在反复玩味中,让学生潜心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三、以“生活”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  刘国正先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个体的与集体的、社会的与自然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直接的与间接的广阔的生活领域,用眼睛、用心灵、用身体去阅读实践这一部无字的活书,“向天下的万事万物学习”,正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我们不能让学生将眼光局限在课本上,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要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走进社会,与社会对话。通过勇敢地探索、亲身地体验,才能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通过活动,有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和情感,会不自觉地在学生的心中生成。‎ ‎  四、以“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需要我们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从中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  语文实践活动是检验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广阔天地。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学生最终要伴着他所形成和掌握的语文素质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广阔空间,达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除了完成课本上的语文实践活动外,还可以在校内举办制作手抄报、演讲、辩论、朗诵、联欢、读书会等活动,在校外开展参观、游览、采访乃至文学创作等活动。组织一次演讲会,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库存,思想情感,激发其兴趣和信心,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使一次演讲会开得成功,我们必须从写演讲辞的文字指导到演讲的声音调控,到演讲时的姿态调整,到演讲的情绪控制予以全面指导,赋予每个环节以文化内涵,提高整体的文化品位。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学生的读写、归纳、概括、综合、信息的获取筛选、统筹、检索摘要、分类编辑、创新、学习的兴趣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  当然,人文素养的培养应当很自然地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去,如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基本要求,先要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有了基本的语文功底,然后才能谈得上审美、素养等。所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