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2 KB
- 2021-05-10 发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说明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
用
盗传必究
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
1. 苴不白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只。是:指示代词;这。
2.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以(封):介词,表对象。是:代词,这。(君)之(不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 (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副词,仅。
5.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于(此):介词,表处所。(欲其子)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诸:“之乎”的合音词。
6. 其后;汉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以:介词,表原因。
7.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夫:指示代词,那。(为)之:代词,指代想做的事情。
8.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母)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遗)之:代词,指代母亲。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副词,只。
10.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取之)于:介词,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青)于(蓝):介词,表比较的对象。
11. 其后,放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以:介词,表原因。
12.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以:连词,而。
13. 北山愚公者,年旦九十。
且:副词;将近。
14. 其后;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以:介词,表原因。
15.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只。是:代词,这。
16.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莫: 代词,没有谁。之:代词, 指“残贼公行”。
17.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8.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 竞为秦所灭。
兄:副词,最终。为(秦)所: 被动句句式。
19. 太后之色少解。
少: 副词,稍微。
20. (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乃: 副词,仅。
21. 太后之色少解。
少: 副词,稍微。
22.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 I 以遗之。
(母)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介词,表凭借。
23. 或问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 ”
或。无定代词,有人。
2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副词,只。
25. 王见之,日:“牛何之?"
(何)之:动词,至 IJ,前往。
26. 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副词,逐渐。
27. 青,取之十蓝而青十蓝。
(取之)于:介词,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青)于(蓝):介词,表比较的对象。
28.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
旦:副词,将近。
29.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莫: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残贼公行”。
30. 王见之,日:“牛何之?"
(何)之:动词,到(前往)。
31. 太后之色少解。
少:副词,稍微。
32. 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
(胜)于(人):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取)于(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3.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以:介词,表时间。
34.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吾)介词,表原因。乎:介词,表比较。(吾)以:动词,任用。
35.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吾):介词,表原因。(吾)以:动词,任用。
36.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词。
夫:指示代词,那。
37. 或问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 ”
或:代词,有人。
38. 王见之,0: “牛何之? ”
(何)之:动词,到(前往)。
3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副词,只。
40. 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副词,逐渐。其:代词,指范曾。
4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取之)于:介词,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42.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