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3 KB
- 2021-04-21 发布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 15
(总分:6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总题数:30,score:60 分)
1.血液发出前出现哪种情况仍可将血液发出
【score:2 分】
【A】血液颜色变成暗紫色
【B】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
【C】大量血块存在
【D】血浆层出现乳白色脂肪颗粒漂浮物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浆层呈乳糜或明胶化
本题思路:血液发出前,肉眼观察血液是否存在颜色
变成暗紫色、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大量血块
存在、血浆层呈乳糜或明胶化等异常情况,血浆层出
现乳白色脂肪颗粒漂浮物是正常的,在 37℃加温时
易溶解呈透明状。
2.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血前 Hb
的浓度:男性 120g/L,女性 110g/L,血细胞比容
不低于
【score:2 分】
【A】0.34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0.38
【C】0.40
【D】0.42
【E】0.45
本题思路: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
血前 Hb 的浓度:男性≥120g/L,女性≥110g/L,
血细胞比容≥0.34。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 Hb 和
Hct 的要求。
3.与全血相比,下列关于悬浮红细胞主要特点的说法
不正确的有
【score:2 分】
【A】携氧能力较全血稍差,但容量仅为全血的一
半,因而减少了循环超负荷的危险性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移去了大部分的血浆,减少了血浆蛋白引起
的发热和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
【C】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枸橼酸盐的含量
输入
【D】分离出的大部分血浆可供其他患者应用
【E】适用于慢性贫血,特别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
竭贫血患者
本题思路: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具有同样运氧能力的红
细胞,而容量为全血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因而减少了
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性。移去了大部分的血
浆,避免或减少了血浆蛋白成分引起的发热和过敏等
输血不良反应。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枸橼酸盐
的含量输入,因而减少了对心、肝、肾等的毒性作
用。分离出的大部分血浆可供其他患者应用等。适用
于慢性贫血,特别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
4.用于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 200ml 悬浮少白
红细胞中残余白细胞应
【score:2 分】
【A】≤2.5×10 6
【B】≤5.0×10 6
【C】≤2.5×10 8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5.0×10 8
【E】≤2.5×10 10
本题思路:
5.国家规定的洗涤红细胞质量标准要求,不包括下列
哪项指标
【score:2 分】
【A】红细胞回收率≥70%
【B】白细胞清除率≥80%
【C】残余血小板≤1%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血浆蛋白清除率≥98%
【E】200ml 全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容量 125ml±
10%
本题思路:GB18469—2001 血液成分质量要求规定洗
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70%,白细胞清除率≥
80%,血浆蛋白清除率≥98%,200ml 全血制备的洗
涤红细胞容量为 125ml±10%。
6.假如新生儿血型为 AB 型 RhD 阳性,母体为 A 型
RhD 阴性,导致新生儿溶血病,输注红细胞时适宜选
择
【score:2 分】
【A】O 型洗涤红细胞
【B】AB 型洗涤红细胞
【C】O 型 RhD 阴性洗涤红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AB 型 RhD 阴性洗涤红细胞
【E】A 型洗涤红细胞
本题思路:该新生儿溶血病可能是单纯 ABO 血型不合
或者单纯 Rh 血型不合,也可能是同时合并 ABO 与 Rh
溶血,这时只能采用 Rh 阴性 O 型洗涤红细胞进行输
血。
7.低温保存红细胞最常用的保护剂是
【score:2 分】
【A】盐水
【B】糖水
【C】乙醇
【D】甘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二甲亚砜
本题思路:添加防冻剂是解决红细胞在低温下长期保
存而不受破坏的关键,最常用的防冻剂是甘油。
8.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
【score:2 分】
【A】5~10Gy
【B】10~20Gy
【C】15~20Gy
【D】25~30Gy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50~70Gy
本题思路: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 25~
30Gy。
9.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每份血小板含量应
【score:2 分】
【A】≥2.0×10 10 /袋
【B】≥2.5×10 10 /袋
【C】≥2.0×10 11 /袋
【D】≥2.5×10 11 /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4.0×10 11 /袋
本题思路:GB18469—2001 血液成分质量要求规定单
采血小板含量≥2.5×10 11 /袋,白细胞混入量≤
5.0×10 8 /袋,红细胞混入量≤8.0×10 9 /
袋。
10.下列关于 1U 浓缩血小板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score:2 分】
【A】国内以 200ml 的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定义
为 1U
【B】1U 浓缩血小板含量≥2.0×10 10
【C】红细胞混入量≤1.0×10 9
【D】白细胞残留量≤2.5×10 8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容积为 25~35ml
本题思路:GB18469—2001 血液成分质量要求规定 1U
浓缩血小板是指 200ml 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浓缩
物,血小板含量≥2.0×10 10 ,红细胞混入量≤
1.0×10 9 ,容积为 25~35ml。对白细胞残留量未
作明确规定。故本题应选 D。
11.一位胆囊癌患者欲行剖腹探查术,一般血小板计
数须在多少以上才能手术
【score:2 分】
【A】>100×10 9 /L
【B】>70×10 9 /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50×10 9 /L
【D】>20×10 9 /L
【E】一般不考虑血小板计数
本题思路:通常实施头颅、眼部以及脊柱等部位手
术,患者血小板计数需>100×10 9 /L;实施上腹
部手术,患者血小板计数需>70×10 9 /L;实施产
科手术,患者血小板计数应>50×10 9 /L。
12.下列关于普通冰冻血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从采血之日起 5 天以后从全血中制备的血浆
【B】保存期为一 20℃以下保存 2 年
【C】与新鲜冰冻血浆的区别在于缺少Ⅷ因子和 V
因子等不稳定凝血因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为提高机体凝血因子的水平,可加大输注量
【E】融化后因故未能输注,可以再次冰冻
本题思路:普通冰冻血浆是从采血之日起 5 天内从全
血中制备的血浆,保存期为一 20℃以下保存 4 年,
它与新鲜冰冻血浆的区别在于缺少Ⅷ因子和 V 因子等
不稳定凝血因子。普通冰冻血浆对提高机体凝血因子
的能力很有限,倘若为了提高机体凝血因子水平而加
大输注量,就可能引起循环超负荷。普通冰冻血浆融
化后,不可在 10℃放置超过 2 小时,不可再冰冻。
13.下列有关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score:2 分】
【A】FFP 应放置在室温下,使之自然融化后输
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输注前应置入 37℃专用恒温水浴中快速融化
【C】融化后的 FFP 应尽快输用,以避免血浆蛋白
变性和不稳定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D】FFP 一经融化后,不可再冰冻保存
【E】在 4℃专用贮血冰箱内存放,应于 24 小时内
输注
本题思路:新鲜冰冻血浆在输注前须置入 37℃专用
恒温水浴中快速融化。融化后,不可在 10℃放置超
过 2 小时,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凝血因子丧
失活性,亦不可再冰冻。如在 4℃专用贮血冰箱内存
放,应于 24 小时内输注。
14.通常,由 200ml 全血分离的血浆所制备的 1U 冷沉
淀要求Ⅷ因子含量不低于
【score:2 分】
【A】30IU
【B】35IU
【C】40IU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45IU
【E】50IU
本题思路:GB18469—2001 血液成分质量要求规定
100ml 新鲜冰冻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Ⅷ因子含量不低
于 40IU,纤维蛋白原含量不低于 75mg。故本题应选
择 C,其余选项为干扰项。
15.冷沉淀主要含有下列成分,其中不包括
【score:2 分】
【A】Ⅷ因子
【B】vWF
【C】Ⅲ因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纤维蛋白原
【E】Ⅻ因子
本题思路: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低温解冻后沉淀
的白色絮状物,是 FFP 的部分凝血因子浓集制品,主
要含有Ⅷ因子、vWF、纤维蛋白原、Ⅻ因子等。
16.冷沉淀在 37℃水浴快速解冻后至输注前,应保存
在
【score:2 分】
【A】10℃
【B】37℃
【C】20~24℃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6℃不震荡
【E】1~6℃震荡
本题思路:冷沉淀在应用前应置 37℃专用恒温水浴
箱内快速融化,在 20~24℃室温下放置过久可使 FⅧ
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用,因故未能及时输
用,不应再复冻保存。
17.若 A 型悬浮红细胞误输给 B 型受血者,导致严重
的溶血反应,采用换血疗法,应选用
【score:2 分】
【A】O 型红细胞
【B】B 型红细胞
【C】O 型红细胞加 AB 型血浆的合成血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B 型红细胞加 AB 型血浆的合成血
【E】B 型全血
本题思路:对于 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
应,应选用。型红细胞加 AB 型血浆的合成血进行换
血治疗。
18.一般输注 6U 悬浮红细胞可使血红蛋白提升
【score:2 分】
【A】10g/L
【B】15g/L
【C】20g/L
【D】25g/L
【E】30g/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一般输注 2U 悬浮红细胞大约可使血红蛋
白升高 10g/L,红细胞容积升高 0.03。由于在临床
检验中血红蛋白检测误差允许值士 10g/L。因此,
临床判断输注红细胞制剂是否有效,应在输注后血红
蛋白升高至少 20g/L。
19.严重贫血患儿体重 2.5kg,Hb 60g/L,为使该
患儿 Hb 提升至 120g/L,需输血
【score:2 分】
【A】200ml
【B】400ml
【C】600ml
【D】900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1200ml
本题思路:儿童红细胞输注剂量的粗略计算公式为:
所需血量(ml)=6×增加血红蛋白(g/L)×体重(kg)。
20.评价粒细胞输注疗效的最佳指标是
【score:2 分】
【A】感染是否得到控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否增加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否增加
【D】贫血是否纠正
【E】出血症状是否改善
本题思路:主要是由于中性粒细胞输注后很快离开血
循环,而在肺部积聚,以后重新分布于肝、脾,感染
时粒细胞常移动至炎症部位。因此,评价粒细胞输注
后疗效应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或体温是否下
降,而不是观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否增
加。
21.欧美国家血小板输注无效大多数由于哪种抗体引
起的
【score:2 分】
【A】HPA-1a 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HPA-2a 抗体
【C】HPA-2b 抗体
【D】HPA-3a 抗体
【E】HPA-3b 抗体
本题思路:欧美国家血小板输注无效大多数由于
HPA-1a 抗体引起的。
22.通常情况下,血小板输注无效最常见的原因是
【score:2 分】
【A】HLA 同种免疫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血小板含量过低
【C】发热反应
【D】受血者年龄大于 60 岁
【E】产生 TA-GVHD
本题思路:同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由 HLA 抗
体引起。
23.测定输注后多长时间的血小板计数对治疗性血小
板输注的疗效判断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score:2 分】
【A】30 分钟
【B】1 小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6 小时
【D】12 小时
【E】24 小时
本题思路:通常评价血小板输注后的疗效,应对患者
进行血小板计数,包括:输注前计数、输注后 1 小时
计数、输注后 24 小时计数,同时要计数输注的血小
板总量。一般以 1 小时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了
解输入血小板量是否足够,判断是否输注无效。
24.通常认为输注后 1 小时的 CCI 小于多少时应考虑
血小板输注无效
【score:2 分】
【A】1.0
【B】2.5
【C】5.0
【D】7.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10.0
本题思路: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是评价血小
板疗效的常用指标,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一输注
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总数。CCI
大于 10 表示有效;输注后 1 小时测定值一般认为
CCI 小于 7.5 认定为输注无效。
25.下列哪项是评估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最佳方法
【score:2 分】
【A】临床止血效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60 Co 标记血小板存活研究
【C】检测输注后血小板平均大小的分布情况
【D】输注后 1 小时血小板计数
【E】APTT、PT 改善情况
本题思路:衡量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最重要指标是临
床止血效果,常用实验室指标包括 CCI 指数和血小板
回收率等。
26.患者体表面积为 1.7m 2 ,输注血小板 6 袋,每
袋含血小板 5.5×10 10 ,输入 6 袋后血小板增加
4.5×10 10 ,则 CCI 值为
【score:2 分】
【A】5.5×10 9 /ml
【B】1.7×10 10 /ml
【C】2.3×10 10 /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4.5×10 10 /ml
【E】6.2×10 10 /ml
本题思路: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是评价血小
板疗效的常用指标,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一输注
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总数。
CCI=4.5×10 10 ×1.7/(6×5.5×10 10 )×
10=2.3×10 10 /ml。
27.假定患者血容量为 4000ml,输注血小板 6 袋,每
袋含血小板 5.0×10 10 ,输入 6 袋后血小板增加
2.5×10 10 ,则血小板回收率为
【score:2 分】
【A】20%
【B】30%
【C】5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70%
【E】90%
本题思路:输注后血小板回收率(PPR)(%)=(绝对增
加数×血容量(L)×100%)÷输入血小板总数的 2/
3。
28.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问题,下列叙述中观念
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出血早期,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和 Hb 浓度
短时间内表现可能为“正常”
【B】正常人体的肝、脾组织通常“储存”约有 1
/5 的血液总量
【C】正常成年人,急性失血<20%时首先应该有
效止血和用晶体盐充分扩容,可以不输血
【D】急性失血 20%~40%时,在积极止血和扩容
的同时应做好输血准备
【E】出血量>40%时,在积极扩容、输注红细胞
同时,应输注新鲜全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正常人体的肝脾组织通常“储存”约有 1
/5 的血液总量,出血早期,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
和 Hb 浓度短时间内表现可能为“正常”,在急性失
血<20%时首先应该有效止血和用晶体盐充分扩容,
可以不输血,当失血量为 20%~40%时,在积极止
血和扩容的同时,视情况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当出
血量>40%时,在积极扩容、输注红细胞同时,应根
据具体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指标,合理搭配红细胞、血
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成分。
29.对于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score:2 分】
【A】慢性贫血患者氧离曲线右移,可部分代偿组
织供氧
【B】不要等到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或
症状加重后再输血
【C】最好输少白红细胞,有条件可输年轻红细胞
【D】输血后测定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可快速评
估输血的效果
【E】长期输血者可用维生素 C 增加尿铁的排
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长期输血者不宜用维生素 C,因维生素 C
虽可增加尿铁的排泄,但也能增加胃肠道对铁的吸
收。
30.下列关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
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输血可使溶血加速,因此尽量不输血
【B】必须输血时尽量选用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
反应最弱的红细胞输注
【C】输血速度要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D】为避免同种抗体增高,应一次输足所需血
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高时可用血浆置换减轻
症状
本题思路:对于 AIHA 患者输血时间间隔以少量多次
为宜,一般一次只能输 100ml,必要时可一天输 2
次,没必要使血红蛋白升至 80g/L 的水平,只要能
达到防止低血氧即可。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药物相互作用-12021-04-21 01:30:3054页
- 医学考试-呼吸系统疾病(六)-22021-04-21 01:25:2826页
- 医学考试-心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021-04-21 01:15:3538页
- 医学考试-全科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2021-04-21 01:08:0941页
- 医学考试-中医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2021-04-21 00:55:2737页
- 医学考试-眼科学主治医师-1-12021-04-21 00:52:5139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2021-04-21 00:49:1848页
- 医学考试-中医针灸学(一)-12021-04-21 00:40:1744页
- 医学考试-初级药剂师-222021-04-21 00:14:1122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中药师-302021-04-21 00:05:39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