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03 KB
- 2021-04-17 发布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1
(总分:6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30,score:60 分)
1.足少阴肾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是
【score:2 分】
【A】外侧前缘
【B】外侧中线
【C】内侧前缘
【D】内侧中线
【E】内侧后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少阳经分布在头面部的部位是
【score:2 分】
【A】头项
【B】头后
【C】额部
【D】侧头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面颊部
本题思路:
3.十二经脉的循行中,足厥阴肝经下接的经脉是
【score:2 分】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太阴肺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足少阳胆经
【E】足阳明胃经
本题思路:
4.足三阳经的大致走向是
【score:2 分】
【A】从手走头
【B】从头走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从头走手
【D】从足走头
【E】从足走腹
本题思路: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主要依据于《黄帝内
经》,《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
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
之三阴,从足走腹。”
5.奇经八脉中,同起于胞中的三条奇经是
【score:2 分】
【A】督脉、任脉、冲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督脉、任脉、带脉
【C】督脉、任脉、维脉
【D】督脉、任脉、跷脉
【E】任脉、冲脉、带脉
本题思路:
6.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被称为
【score:2 分】
【A】孙络
【B】浮络
【C】十二皮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十二经筋
【E】十五别络
本题思路:
7.下列关于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说法 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
【B】手厥阴与手少阳为表里
【C】足太阳与足太阴为表里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
【E】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
本题思路:
8.中医病因学中,“六淫”指的是
【score:2 分】
【A】风、寒、暑、湿、燥、火
【B】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C】六种病理变化现象
【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
种外感病邪的统称。而风、寒、暑、湿、燥、火(热)
可以指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
9.下列关于湿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湿性重浊
【B】湿性黏滞
【C】易袭阴位
【D】湿性凝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阻遏气机
本题思路:
10.临床上暑邪伤人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等症状,其
主要原因是
【score:2 分】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邪伤人,损伤脾胃
【C】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暑多夹湿,阻遏气机
【E】暑为阴邪,纳食减少
本题思路:暑性发散,暑邪伤人可使腠理开泄,汗出
过多而伤津,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临床可见气短乏
力、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
11.下列关于疫疠的发生与流行的描述中,说法不确
切的是
【score:2 分】
【A】气候的反常变化
【B】预防隔离工作
【C】精神状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社会因素
【E】环境条件
本题思路: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气候因素、环境
因素、预防措施不当和社会因素有关。
12.外感六淫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邪气是
【score:2 分】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暑邪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3.七情内伤,最易损伤的脏腑是
【score:2 分】
【A】心、肺、肝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心、脾、肾
本题思路:七情损伤五脏有一定的选择性,即某种情
志活动太过,可以损伤与之相对应的内脏。但情志所
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14.下列各项,既属致病因素,又属病理产物的是
【score:2 分】
【A】戾气
【B】暑邪
【C】燥邪
【D】痰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七情
本题思路:
15.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 火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score:2 分】
【A】易于动血
【B】耗伤津液
【C】善行数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其性上炎
【E】易于生风
本题思路:
16.瘀血致病引起疼痛的特点是
【score:2 分】
【A】胀痛
【B】刺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绞痛
【D】酸痛
【E】游走性疼痛
本题思路:
17.劳逸过度可以伤及脏腑,其中劳神过度最易损伤
的是
【score:2 分】
【A】心、肺
【B】心、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肝、肾
【D】肝、脾
【E】心、肾
本题思路:
18.中医学认为,决定疾病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score:2 分】
【A】饮食因素的变化
【B】居住环境的优劣
【C】正邪斗争的胜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情志因素的剧变
【E】体质强弱的状态
本题思路:
19.在中医发病学中, 不属于 与发病有关的外环境
因素是
【score:2 分】
【A】地域因素
【B】气候因素
【C】精神状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生活环境
【E】工作环境
本题思路: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环境、工作环
境因素是发病的外环境。
20.中医学认为,发病的重要条件是
【score:2 分】
【A】正气不足
【B】邪气亢盛
【C】邪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E】正衰邪盛
本题思路:
21.临床上,感邪后缓慢发病的发病形式为
【score:2 分】
【A】复发
【B】继发
【C】卒发
【D】感邪即发
【E】徐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2.临床上,老年人患病多见虚证,其主要原因是
【score:2 分】
【A】地域因素
【B】气候因素
【C】生活环境
【D】体质因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精神状态
本题思路:
23.中医学认为,决定临床病证虚实变化的是
【score:2 分】
【A】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
【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常
【C】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
【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本题思路:
24.“大实有赢状”所反映的病证是
【score:2 分】
【A】真寒假热证
【B】真热假寒证
【C】真实假虚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错杂证
本题思路:
25.阳盛格阴证,所属的是
【score:2 分】
【A】寒热错杂证
【B】真寒假热证
【C】真热假寒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上热下寒证
【E】上寒下热证
本题思路:
26.中医学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最
密切的因素是
【score:2 分】
【A】禀赋的强弱
【B】邪正的盛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正气的强弱
【D】邪气的性质
【E】感邪的轻重
本题思路:
27.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病变发展均可
影响到另外一方,其病机为
【score:2 分】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阴阳格拒
【E】阴阳亡失
本题思路:
28.下列关于“内生五邪”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热极生风
【B】寒邪直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湿浊中生
【D】津伤化燥
【E】火热内生
本题思路:“内生五邪”是指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
生理功能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
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
湿浊内生、津伤化燥和火热内生五种。而“寒邪直
中”属外感六淫之寒邪直接伤及脏腑的病证。
29.下列关于气机失常病机的描述,不确定的是
【score:2 分】
【A】气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气滞
【C】气闭
【D】气陷
【E】气逆
本题思路:气机失调(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
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30.下列各项, 不属于 疾病传变的是
【score:2 分】
【A】由寒转热
【B】里病出表
【C】由热化寒
【D】由虚转实
【E】寒热错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初级药士专业知识-522021-04-17 21:17:5730页
- 医学考试-消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021-04-17 21:10:3233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中药师-382021-04-17 21:04:1323页
- 医学考试-中医外科学(十)-12021-04-17 20:43:2336页
- 医学考试-循环系统疾病-52021-04-17 20:38:3326页
- 医学考试-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2021-04-17 20:37:2232页
- 【医学考试】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2021-04-17 20:30:2017页
- 医学考试-主管护师考试专项练习二22021-04-17 20:23:2744页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试卷2021-04-17 20:18:4718页
- 医学考试-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相2021-04-17 20:01:3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