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 KB
- 2021-04-13 发布
202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以下著作中,属于法家的是()o
A. 《苟子》
B. 《庄子》
C. 《商君书》
D. 《周易》
2.在以下诸学派中,最为强调“孝道”的是()o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3.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 最
高范畴。
A. 夭理
B. 天命
C. 夭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4.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德
B. 道
C. 君子
D. 仁
5. “舍生取义”是()的话。
A. 孟子
B. 孔子
C. 苟子
D. 墨子
6.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o
A. 《诗经》
B. 《春秋左氏传》
C. 《史记》
D. 《庄子》
7. 《四库全书》是()朝修订的。
A. 清
B. 明
C. 汉
D. 唐
8. “兼爱”是()的主张。
A. 孟子
B. 庄子
C. 苟予
D. 墨子
9.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非常广泛,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导致中国民族经济的崩溃
B. 揭开了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
C. 传播了近代科技知识
D. 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
10. 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 在善地停止下采
B. 停下来即是至善
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
拒的道。
12. 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再次,表
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13. 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超越意识。
14.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太极图说》来
阐述其思想。
15. 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中国传统
文 化。
16. 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
17. 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古文运动的形态和以诗为文的形式出现。
三、简述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8. 简述宋型文化的特点。
答:宋代文化形态全而走向成熟,士人文化趋于柔美典雅,市俗文化也是异彩纷呈。(5 分)宋代文 官
政治,使文人的文化气质得以充分展现于各种文化形式之中。柔美细腻的宋词,是宋型文化的特征所在。除
此之外,宋诗的理趣瘦劲,宋文的舒徐委备,宋画的典雅精致、妙达趣旨,无不体现出宋型文化格调高 雅、
神韵超然的特色。(5 分)
与之相呼应,宋代的市民文化也蓬勃发展。市民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带有一 种
特殊的野俗气息。瓦舍之中,百戏荟萃,杂剧、杂技、讲史、说书、说浑话、皮影、傀儡、散乐、诸官 调
等,无所不包,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倾向,从而在 审
美情趣上也跟文人士大夫空灵含蓄的文化相区别。(5 分)
19. 简述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其基本特点。
答:先秦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予、孟子、苟
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3 分)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 认
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3 分)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
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3 分)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3 分)
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对象,在对社会现象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
了 “法”、“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为观念。(3 分)
20. 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答:唐代实行科举制,使大批寒士崛起,并因而在各个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创造出一代辉煌的文 化。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以诗歌和书法最具代表性。崛起的寒士们以一种经天纬地的豪情和大气受容、改 造
前此以往的诗歌传统,形成一种“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全新的唐诗气象。诗至唐代,无论其内容、 风
格、形式、技巧,都已全而成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5 分)
跟唐诗一样,浸染着饱满的时代精神的唐代书法,也集中反映了唐帝国文化的特质所在。以张旭、怀 素
为代表的狂草奔放不羁,最能反映唐代书法的精髓和气质。草书之外,篆、行、楷诸体都各有大家,如 唐
诗的众体兼备一样。(5 分)
诗(文)、书之外,唐代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方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5 分)
21.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市民意识全而成熟,市民文化日趋高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
一,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4 分)
第二,价值观念。明代后期拜金之风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好色''“好货”观念风行。
(4 分)
第三,市民文学。明代市民文学取代了士大夫文学,占据了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游 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作品均有明显的市民文化痕迹。(4 分)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做了准备,而旦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 融
汇埋下了伏笔。(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