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66 KB
- 2024-03-27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毛概机考复习题(含答案)
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机考试题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6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3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58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75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9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01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12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25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37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48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158
第一章
马克思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A)。
A、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2、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B
)。
A、系统化
B、民族化和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3、1942年,xx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A)。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
D、旧中国与新中国?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xx思想
B、xx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D)。
A、xx思想
B、xx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下面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
A、xx思想
B、xx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下面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的是(D)。
A、最终的奋斗目标
B、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农民同盟军思想
D、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C)。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八大
9、xx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A)中。
A、《论新阶段》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D、《实践论》
10、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遭受过严重的挫折。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是在(?A?)?。
A、遵义会议以后?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D、红军长征胜利以后?
11、xx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C.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
D.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12、xx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A)。?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D、抗日战争
13、xx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是(B)。?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
B、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D、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的政局
14、正式将xx思想确立为党的领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C)。
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15、xx是xx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B)。
A、唯一创立者???????????????????
B、主要创立者?
C、创立者??????????????????????
D、创立者之一
16、xx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著作是(B)。????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反对本本主义》?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7、xx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B)?。
A.《民众的大联合》????????????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实践论》?
18、xx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的标志是(C)。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B、农村革命根据地理论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三大法宝”理论的提出?
19、下面不属于xx著作的是(D)。
A、《矛盾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xx和xx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认为xx就他的一生来看(A)。?????????
A、功绩远远大于过失??????????????
B、只有功绩,没有过失?????????
C、过失大于功绩??????????????????
D、过失与功绩是基本一样
2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和平与发展B、革命与战争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23、xx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话表明xx理论产生的(
C)。?
A、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B、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D、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xx思想?
24、下列选项不属于xx“南方谈话”的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属于社会主义本质
B、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5、xx理论是关于(D)的理论。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过渡时期?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2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B)。?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廉洁奉公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所提到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
A、先进生产力
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综合国力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的核心问题是(C)。?
A、什么是人民利益,怎样维护人民利益???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9、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没有体现(A)。?
A、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要求?
B、党尊重客观规律?
C、按经济规律办事?
D、党对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30、党的(D)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实事求是
3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领导人是(A)。?
A、xx????????
B、xx???????
C、朱德????????????
D、周恩来
33、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基本含义的代表作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3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是(B)。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
B、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C、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
3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B)。?
A、解放与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确立xx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D)。?
A、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D、一切从实际出发
3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B)。?
A、团结一致向前看???????????
B、理论联系实际?
C、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D、不断创新与发展
3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C、改革开放??????????????????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9、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C)。?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理论创新???????????????
D、坚持执政为民
40、xx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xx这种“有的放矢”的比喻是指我们的工作要(A)。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D、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41、
1941年,xx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说明的著作是(B)。?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2、1978年12月,xx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XX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C)。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3、xx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论断的著作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4、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C)。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有无群众观点
D、消除腐败
45、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B)。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46、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47、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D)。
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C、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48、xx思想产生的根本条件是(B)。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发展的需要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9、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A)。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0、xx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B)。
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B、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哲学体系的构建完成
D、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基础上,提出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基本路线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ABCD)结合起来。
A、革命的实践????????????????
B、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C、优秀的历史传统???????????
D、优秀的文化
52、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表述正确的是(AB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抽象化
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xx思想,主要就体现在(ABC)。
A、新思想
B、新观点
C、新论断
D、新的哲学基础
54、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点是都坚持(ABCD)。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C、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5、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初期走了很大的弯路的原因包括(ABCD)。
A、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
B、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C、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D、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56、xx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7、xx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ACD)。
A、实事求是
B、党的建设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58、对xx思想的历史地位评价正确的是(AB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D、凡是xx做出的一切决策都必须坚决维护
5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含(AC)。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B、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C、“三大法宝”理论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60、xx提出,要实行(ABD)三大民主。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军事
6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CD)。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6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评价正确的是(AC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的科学指南
C、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方针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BCD)的认识。
A、无产阶级革命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共产党执政规律
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包括(ABCD)。
A、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B、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C、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
D、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
66、实事求是是(ABCD)。
A、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C、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的精髓?
67、党的思想路线具体内容包括(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8、xx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BD)。?
A、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B、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
C、把“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
D、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69、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有(AC)。
A、教条主义?
B、个人英雄主义?
C、经验主义?
D、实用主义
70、要实现理论创新,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7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ABCD)。
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xx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C、它是xx思想的精髓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7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在地包含了以下内容(ABC)。
A、解放思想
B、求真务实
C、与时俱进
D、群众路线
73、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因为(ABCD)。
A、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B、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C、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D、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74、xx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CD)。
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尾巴主义
D、命令主义
7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BC)。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76、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xx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有着高度统一的(ABCD)。
A、理论基础
B、原则立场
C、思想方法
D、历史使命
77、xx在《xx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评价xx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xx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ABCD)。
A、怎样看待党和国家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党的团结
C、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D、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78、xx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化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原因有(ABCD)。
A、以xx为核心的XX领导集体的形成标志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B、大革命以来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实践经验
C、抗日战争时期为共产党人在伟大的斗争中处理矛盾积累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
D、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方向问题
79、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xx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BC)。
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经验神圣化
80、xx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主要有(ABC)。
A、xx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xx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C、xx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D、xx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解决中国革命全部问题的绝对真理的结果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82、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83、“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是指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84、xx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85、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是因为二者具有共同的时代背景。(×)
86、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就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87、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88、xx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如今仍然具有普遍的和长久的指导意义。(√)
89、《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的发表是xx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90、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是xx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
9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是党对xx和xx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文献。(×)
92、新中国成立以后,xx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9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汲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9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xx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成果。(×)
95、xx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6、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仅坚持了马列主义的方法立场,也坚持了xx思想的方法立场。(√)
97、“实事求是”这句成语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只是对求实治学态度和方法的赞扬。(×)
98、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99、1992年xx南方谈话是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标志。(×)
100、在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中,特别强调与时俱进的是xx。(√)
101、实事求是的“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10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103、不搞“群众运动”就是不走群众路线。(×)
104、xx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105、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10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前提和关键是理论创新。(√)
10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解放思想。(×)
108、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时俱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彻底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形成了一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109、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10、xx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把“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
3、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B)。
A、民族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民主革命
5、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D???)。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主义不允许?
C、无产阶级不允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6、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的正确观点是(A)?。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B、“毕其功于一役”?
C、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回事?
D、“二次革命”论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B)。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B、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建立社会主义的共和国
9、xx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B)。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12、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D)。
A、革命纲领不同?
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方法不同?
D、革命领导力量不同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提出,是在(B)。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帝反封建?
D、反官僚资本主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
A、农民??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国无产阶级
16、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17、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18、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B)。?
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9、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C)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大城市武装暴动
20、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21、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的思想是(C)?。
A、民主主义的思想????
B、封建主义的思想?
C、共产主义的思想????
D、民族主义的思想
22、标志着结束在中共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会议是(B)。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23、xx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D)。
A、以武装斗争为主要革命形式?
B、以合法斗争为主要革命形式?
C、以城市为中心?
D、以乡村为中心
2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A)
。?
A、土地革命
B、军队建设?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就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D)?。
A、理论联系实际????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官兵一致????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B)。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党指挥枪?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
D、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7、xx强调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是在(C)?。
A、八七会议上????
B、中共六大上?
C、古田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
28、xx决定把共产党支部建立在连上,在人民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是在(B)。
A、古田会议????
B、三湾改编?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D)。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共一大纲领????
D、新三民主义
30、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对待(D)?。?
A、地主阶级问题上?????
B、农民阶级问题上?
C、小资产阶级问题上?
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3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B)?。
A、国民党??
B、共产党??
C、中间势力??
D、东北军
3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C)?。
A、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
B、“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有理、有利、有节
33、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是(D)?。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现联合政府主张?
C、反对美帝国主义????????
D、推翻国民党政权??
34、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A)?。
A、领导权问题????
B、工农武装问题?
C、政策策略问题????
D、革命目标问题??
3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B)?。
A、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C、工人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36、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C)。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37、xx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
。?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38、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C)?。
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3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B)?。?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0、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是(C)??。???
A、党委制????
B、党内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C、民主集中制????
D、“四个服从”?
4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C)。
A、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B、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C、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D、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既受外国资本的打击,又受本国封建官僚资本的压抑,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42、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A)。
A、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
C、不能提出明确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没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
43、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B)。
A、革命性与反动性
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独裁性
4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B)。
A、推翻清朝的统治
B、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打倒国民党
45、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B)。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46、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B、无产阶级对于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C、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D、无产阶级对于军队的领导
47、“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4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
A、保存富农经济
B、消灭富农
C、限制富农
D、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49、区分旧民主主义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是(B)。
A、服务的对象不同
B、文化的指导思想不同
C、文化的内容不同
D、文化的形式不同
50、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A)。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革命”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BC)。?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D、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剥削和压迫
5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C)。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5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ABD)的统治。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5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AC)。?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5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6、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
A、分布集中,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B、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C?、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
D、?生活贫穷,没有生产资料
5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表现为(ABCD)?。
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
B、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58、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ABCD)
。?
A、广大的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59、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ACD)。
A、革命前途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60、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描述正确的有(ABD)。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人民大众的
C、民族主义的
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革命
6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AD)。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B、追求民族独立
C、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62、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BCD)文化。
A、民主的
B、民族的
C、科学的
D、大众的
6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6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独立自主
65、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统一战线有(ABCD)?。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6、xx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ABC)?。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
D、党的领导?
6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即(CD)。
A、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联盟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68、xx提出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BCD)?。
A、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官兵一致的原则?
C、军民一致的原则????
D、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
69、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因为(ABC)?。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C、中国革命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农民是农村主要劳动者
70、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包括(ABD)。
A、良好的思想基础????
B、良好的阶级基础???
C、得到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
D、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
71、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BCD)。
A、不能提出明确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
C、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D、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7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AC)。
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统一战线
C、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D、党的建设
73、1936年12月,xx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战争的基本特点有(ABCD)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B、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C、人民军队力量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74、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认识有(ABCD)
A、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不彻底,容易妥协
C、无产阶级必须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
D、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从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
75、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叙述正确的是(ACD)。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6、xx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AD)。
A、买办资产阶级
B、亲英美派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7、下列关于中国农民以外的各种小资产阶级的说法是正确的(AB)。
A、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B、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C、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军
D、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78、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实质是共产党领导),这是(ABCD)。
A、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B、由于无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
C、由于中国革命历史要求决定的
D、xx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领导权思想的发展
7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ABCD)。
A、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B、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D、两者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
80、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是指(ABD)。
A、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B、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D、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82、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83、党的三大提出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84、如果不发动农民,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当中的领导地位也是不可能的。(√)
85、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86、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任务。(√)
87、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88、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89、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90、对待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
91、无产阶级要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必须要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9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9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
94、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95、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6、秋收起义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97、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客观条件。(×)
98、在中国革命的各种斗争形式中,武装都是主要斗争形式,其它斗争形式都要服从于武装斗争形式。(√)
9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xx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
100、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101、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
102、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是人民的一部分。(×)
10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04、xx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105、人民民主专政相对于其它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包括了农民。(×)
10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10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108、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109、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
A、集体经济B、国营经济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
?C??)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3、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农民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群众内部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4、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
?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
?B、轻工业C、重工业
?D、工业
5、1953年,xx和中共XX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B?)。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三大改造
B、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C、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下列不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的是(
)。
A、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B、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C、提出“两个务必”思想
D、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政策。
A、争取?
?B、赎买
C、利用
??D、合作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A)。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1、1953年,中共XX提出和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根本目的是(
A、变革经济体制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发展生产力
12、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其中第二步是组织(
)。
A、农业生产变工队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3、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
)。
A、四马分肥B、定股定息C、无偿没收D、核价收购
1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
A、归国家所有?
B、四马分肥?
C、归企业所有?
D、用于工人的工资
15、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领取的是(
)。
A、企业利润的1/4
B、定息
C、全部企业利润
D、和工人一样的工资
16、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形式是(
)。
A、股份制
B、无偿没收
C、国家资本主义
D、合作化
1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全行业公私合营
1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
19、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的时间是(
C )。
A、1919~1949年???????????
B、1949~1956年
C、1953~1956年??????????
D、1953~1978年
20、1953年10月xx说:“一般规律是经过互助组再到合作社,但是直接搞合作社,也可允许试一试。走直路,走得好,可以较快地搞起来,为什么不可以?可以的。”这一论述针对的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
D、建立国营经济
21、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XX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
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恢复了国民经济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A、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
B、这一政权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C、在经济上实行的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在文化上实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23、下列几组词,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2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包括(
)。
A、国营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政权
C、思想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2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农业合作化
B、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C、建立手工业合作社D、没收官僚资本
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7、xx在建国前夕对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所需的时间估计是(C)。
A、十到十五年
B、三到四个五年计划时间C、十到十五年或二十年
D、三年左右
28、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C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29、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A??)。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利用、限制、改造
C、和平赎买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3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1、从(?C??)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
32、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中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A、消灭资本主义
B、恢复国家经济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国营经济
33、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
A、三查运动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四清运动
3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5、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党对资本家采取的政策是(D
)。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支付定息
3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B
)。
A、基本建成
B、初步确立
C、基本完善D、完全建成
3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C
)。
A、消灭剥削
B、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大力发展生产力D、过渡到共产主义
38、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D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考试大论坛
D、没收官僚资本
39、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
40、(
B?),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
41、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
?)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42、我国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B??)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43、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C??)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44、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A??)道路。
A、互助合作????B、社会主义????C、公私合营???D、土地改革
45、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C?)。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46、1953年2月,xx在河北视察工作时说:“邢台是个老区……一定要本着积极、稳妥、典型引路的方法去办。”这是xx针对(A)问题作出的指示。
A、农业合作化??????????B、土地改革
C、农村人民公社????????D、农村包产到户47、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建设(?A?)社会的问题。
A、新民主主义???B、过渡性质???C、社会主义??D、劳动人民48、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B?)遗留的任务。
A、过渡时期???B、民主革命??C、社会革命??D、土地改革49、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表述是在(
)。
A、1952年9月B、1953年12月C、1953年5月
D、1954年9月
50、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ABCD)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A、工人阶级??????
B、其他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CD
)。
A、自愿互利
B、听从上级安排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53、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BD
)。
A、互助组
B、初级社C、人民公社
D、高级社
5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
BCD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5、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BCD
)。
A、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体制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CD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57、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BCD)。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58、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XX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ABD
)。
A、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完成
D、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59、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的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成分包括(C
)。
A、个体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0、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CD)。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61、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一历史时期(
ACD)。
A、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它从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它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6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BCD
)。
A、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B、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C、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B)。
A、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B、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D、逐步消灭非社会主义因素
6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ABCD
)。
A、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65、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BD
)。
A、消灭资本家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6、过渡时期总路线被称之为“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其中“两翼”是指(
BCD
)。
A、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67、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有(
BC
)。
A、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
B、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确立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
68、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这是因为(ABC
)。
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
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D、1953年我国还没有全面开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
6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存在的三种经济成分是(
ABD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C、合作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7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是(
ABCD)。
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的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C、党和国家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D、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71、下列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表述,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无关的有(
BC
)。
A、“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B、“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也有共产主义的萌芽。学校、工厂、街道都可以搞人民公社”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72、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丰富经验是(ABD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先工业化后改造???????????????????
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7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有(
CD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74、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其中四马分肥是指(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
75、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CD
)。
A、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D、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76、在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ABC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起来
B、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提出了可以和平解放台湾的新主张
C、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两个必务”
77、新民主主义社会(
)。
A、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B、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C、在文化上实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在前途上是社会主义
7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的条件有(
ABCD
)。
A、占领导地位的国营经济
B、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C、马列主义、xx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D、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人民军队的存在
79、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在于(
ABD
A、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
B、中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C、民族资本主义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80、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ABCD
A、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D、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有两面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1、“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有关。(?√?)?
8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
83、经过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
8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得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
85、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
86、国家资本主义虽然主要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但又是有利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经济过渡形式。(?×?)
87、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88、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斗争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89、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90、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91、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92、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革命必须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这一问题的认识才变得逐渐明确而坚定起来。(×)
93、根据新中国成立初的国情,中国农业应走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
9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两面性已经消失。(×
95、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96、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而不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97、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
98、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结束。(√)
99、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夺取政权。(×
10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最主要部分的来源是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101、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10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3、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104、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的设想,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0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106、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
107、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地主阶级的农村阶级政策。(×
108、1954年9月,我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及颁布施行《共同纲领》。(×)
109、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独立性。(×)
110、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重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是非对性的,可以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xx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2、1956年4-5月,xx先后在中共XX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xx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4、xx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
)。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以农立国为主
5、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xx的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纪念孙中山先生》D、《论十大关系》
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是(??C??)。
A、《党的八大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7、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我国国内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C、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矛盾
8、xx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A、民主
B、法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9、实现(?D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A、集体化
B、农业化
C、现代化
D、工业化
10、xx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
B?)。
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B、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11、xx提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下不正确的是(?C??)。
A、以工业为主导
B、以农轻重为序
C、以就业为导向
D、以农业为基础12、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由xx提出的思想。(?B?)
A、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B、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C、“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D、“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13、xx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B??)的强国。
A、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科学技术
B、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C、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教育
D、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教育
14、党的(?C?)提出了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A、七届二中全会
B、九大
C、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5、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
?),要实现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6、“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劳动
制,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这是(??C??)提出来的。
A、xx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云
17、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
?)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得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A、xx
B、周恩来C、刘少奇
D、陈云
18、党的(?B?)改变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八大B、八大二次会议
C、九大
D、九大二次会议
19、20世纪50年代,xx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20、“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1、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xx B、周恩来
C、陈云
D、xx?
22、
1956年xx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3、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A
)。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2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
)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
A、陈云 B、邓子恢 C、刘少奇
D、xx?
25、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
2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提出的战略目标是(
)。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7、傅雷在一份家书中说,xx“从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就在全国省市委书记大会上提到百家争鸣问题,二月底的最高国务会议更明确的提出,这次三月十二日对我们的讲话,更为具体……他再三说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对党也是一个新问题”。这份家书的写作时间应为(
)。
A、1956 B、1957?
C、1958 D、1959
28、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29、xx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3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1、xx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应是(
C)。
A、个人利益是第一位的
B、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
C、兼顾三者的利益
D、只要国家利益实现了,个人利益自然而然得到满足
32、1956年1月,中共XX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
)。
A、“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B、“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C、“向科学进军”
D、“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3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D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34、下列xx的重要讲话,按时间排列前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对人民闹事,要采取完全新的方法。对犯了法的人,应该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其他的人,应该说服教育,不要开除”
②“改造十人以上的私营工厂,可能不要十年,也许只要七年。明年一定要比较稳,后年大进一步”③“许多新产品都是出在沿海工厂,可见沿海工厂作用很大,应充分利用”④“现在是要过土改一关,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和过战争关一样也过得很好”
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35、xx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
)。
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
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C、
处理好XX和地方的关系
D、
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36、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是(
C)。
A、“一化三改”
B、发挥XX、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C、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两参一改三结合”
37、1956年4月,xx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
)。
A、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B、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C、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D、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任务?38、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C )
A、中共八大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40、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共XX领导集体开展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理论成果就是(
)。
A、xx《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形成
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
D、“双百”方针的形成
41、中共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4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
)的方针。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4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xx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
D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44、xx提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
)。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45、xx提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方针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不要四面出击46、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
)。
A、“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47、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48、1970年4月,我国(
)。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9、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
A、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xx思想的指导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0、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ABCD)。
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C、照搬苏联经验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52、xx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ABCD)。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5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xx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BCD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54、xx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
BC
)。
A、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55、xx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
ABD
)。
A、
讨论的方法B、说服教育的方法
C、
大鸣大放的方法D、批评的方法56、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xx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是正确的是(
ABCD
)。
A、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57、刘少奇同志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指(
ABCD
)。
A、
全日制的劳动制度
B、全日制的教育制度
C、
半工半读
D、半日制的劳动制度
58、《论十大关系》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这些关系涉及以下哪些问题?(?ABCD??)。
A、国防建设
B、思想文化生活
C、中国工业化道路
D、政治生活
59、xx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BCD???)。
A、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B、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因素
C、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
D、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60、人民内部矛盾包括(?ABCD???)。
A、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B、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C、工人阶级内部矛盾
D、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61、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对抗
C、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D、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62、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AB
)。
A、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
C、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3、xx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ABCD???)。
A、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C、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D、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理论的依据64、xx提出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C、XX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6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哪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ABCD??)
A、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思想
B、“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D、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的思想66、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包括(?ACD?)。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
B、在对外交流方面,自力更生是主体,引进技术是补充
C、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D、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在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6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在于(?ABCD???)。
A、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B、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68、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我们创造的建设成就为之后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
ABCD???)。
A、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
B、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培养了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宝贵工作经验
D、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69、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在于(?ABCD??)。
A、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D、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70、下列属于xx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的是(
BD
)。
A、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B、“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C、“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D、“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71、集中体现xx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CD
)。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2、xx强调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造成一种政治局面是(
ABCD
)。
A、又有集中又有民主B、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D、生动活泼
73、1957年2月,xx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CD
)。?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75、xx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AB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76、xx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在经济方面应处理好的关系有(
ABCD)?。
A、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XX和地方的关系以及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77、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 ABC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D、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78、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xx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有(
ACD
)。
A、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C、xx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D、xx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9、1956年,xx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
ACD
)。
A、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B、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
C、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80、xx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
AB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共产主义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8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彻底地解决了。(?×?)
8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84、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85、波匈事件对我国的影响,是xx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背景。(√)
86、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相同的矛盾。(×
?)
87、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88、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xx明确提出要求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89、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9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
√?)
91、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92、抗美援朝战争、苏共二十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都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发生了重要影响。(
9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
×)
94、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任务不同。(
95、中共八大提出应该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9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xx和党的其他领导人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97、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目标(?√)
9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99、党的八大三次会议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是导致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重要原因。(?×?)
100、20世纪50-60年代,xx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
10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xx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10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
103、
xx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重农轻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104、xx提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
105、1958年,xx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10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7、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108、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09、xx提出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第二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
110、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A、科学发展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五位一体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斯大林
C、列宁
D、xx
3、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进行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C、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xx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重要观点出自(
)。
A、《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在()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多变性
B、长期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7、以下名词提出的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④③②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斗私批修”
9、1981年,()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十三大
10、1979年,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xx思想的错误思潮,(
)及时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A、叶剑英
B、胡耀邦
C、xx
D、xx
11、1985年,xx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不彻底纠正“左”的错误,坚决转移工作重点,就不会有今天的好形势。这里的“转移工作重点”是指(
)。
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上来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上来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上来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
)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4、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
)。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16、“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这句话出自(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论联合政府》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
D、坚持对外开放中
19、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
A、我国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我国脱胎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C、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我国脱胎于封建社会
2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党的领导
2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xx思想
22、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
A、间接动力
B、最终决定力量
C、直接动力
D、根本动力
23、下列对“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24、社会主义改革是
A、改变基本制度
B、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改革具体的政策25、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我们国家的基本目标是
)。
A、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四项基本原则是(
)。
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基本国策D、权宜之计
2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2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至少要管
()。
A、五十年
B、一百年
C、一百五十年D、二十年
3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2、1985年5月,xx说: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一种思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这不行。对待这种“思潮”的不正确的论述是(
)。
A、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处理B、必要时使用专政的力量
C、不刹住这股风,就不能实行开放政策D、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起来,对这股思潮的处理不是原则问题
33、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34、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35、“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这句话出自:()。
A、列宁
B、xx
C、xx
D、xx
36、1986年12月,xx说:“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对以上观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统一起来
B、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D、只要有利于建设,就要大胆地对外开放
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
A、解决人民温饱
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38、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的基本路线的是(
)。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3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
)。
A、改革开放
B、以经建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D、发展市场经济
40、1987年3月,xx指出:“在整个四个现代化的过程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对这个观点,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既然是长期的事,不可能靠运动来解决
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内容
C、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
D、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4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
)。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超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44、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不高
B、我国的经济增长仍主要靠工业劳动
C、我国农业基础薄弱
D、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处在培育发展过程中
4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的阶段
C、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46、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xx思想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xx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马列主义和xx思想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xx思想
47、(
)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
D、闭关锁国
4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吸引外资、对外贸易
50、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
C、基本纲领
D、基本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
B、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5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B、列宁学说的指导
C、时代的发展和xx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D、全面改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产物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C、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以及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地位基本确立
54、xx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55、xx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是(
)。
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分
B、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
C、社会主义“建立”和“建成”的区分
D、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区分
56、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从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B、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C、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D、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57、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xx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一论述(
)。
A、为党的十三大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58、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在于(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59、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
)。
A、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6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城乡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61、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显示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有()。
A、依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B、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的同时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C、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成就显著,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外贸依存度较大,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D、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
62、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C、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D、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于(
)。
A、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B、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C、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D、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64、以下名词,与xx直接有关的是(
)。
A、“一纲四目”、“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本质”、“四项基本原则”
C、“共同富裕”、“第一生产力”
D、“三步走”、“中国梦”
6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
)。
A、实现经济现代化
B、实现经济社会化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实现经济市场化
66、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没有变的是()。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没有变67、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B、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C、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D、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68、《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强调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
C、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D、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表述
69、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制定过的最低纲领有(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B、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
C、民主革命的纲领
D、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
A、跨越“卡夫丁大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B、不断提高的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决定的
C、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的D、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7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B、科学评价了xx和xx思想的历史地位
C、作出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7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二者对立统一并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二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73、下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有直接关系的文献是《》。
A、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论十大关系
D、<共产党人>发刊词
7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它
)。
A、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B、是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C、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D、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75、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表现在()等。
A、底子薄
B、人口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后列
C、我国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D、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7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就是
()。
A、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D、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7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D、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7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
D、实现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79、下列名词,都属于新世纪以来党的重要理论创新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
B、“生态文明”、“和谐社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有利于”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全面”
80、下列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社会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D、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82、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83、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进行过准确的判断。(
8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8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86、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
87、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8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89、xx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
9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在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上出现过失误。(
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9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9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9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
96、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9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既坚持经济建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99、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难以避免的。(
)100、我国社会生产的落后,包括生产力水平整体的落后,也包括生产关系的全面落后。()10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102、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因为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
103、xx的“台阶论”发展思想,难免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10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用来解释中国发展相对落后的一种理论。()
105、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我国仍然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过程中。
10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入地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进步。(
)107、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完成过渡。()
108、中国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是在建国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小康。(
10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没有本质区别。()
110、1956年下半年以后,党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的主要矛盾。(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BCD
BCD
ABCD
BC
CD
ABCD
AC
ABCD
AB
BD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ABCD
ABCD
ABD
BC
ABCD
ABC
ABCD
AB
ACD
ABCD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BD
ABC
AB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BD
BC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xx指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这里的“这个问题”指的是()的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进行什么样的革命,如何革命
2、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缺陷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C、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A、xx
B、xx
C、xx
D、xx
4、xx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南方谈话中
5、xx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
)。
A、1980年5月
B、1979年10月
C、1982年9月
D、1983年4月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7、xx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
)的首要基础地位。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8、xx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裕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9、1980年5月,xx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
A、本质
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
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变革生产关系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
11、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
A、实现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人们思想觉悟提高
12、共同富裕意味着()。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
)。
A、保持政治稳定
B、实现祖国统一
C、加强国防建设
D、把发展放到首位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和谐
D、生态文明
15、实现
“四个现代化”最早提出的时间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B、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
C、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16、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xx
C、xx
D、xx
1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
)。
A、竞争
B、改革
C、教育
D、管理
1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xx关于(
)的思想。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的轨道上来。
A、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B、引进技术,吸引人才
C、科学研究与市场经济结合
D、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
20、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这要求我国大力实施(
)。
A、依法治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保护环境战略
21、党的十八大强调,(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人才工程
B、发展教育
C、科学发展
D、科技创新
2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
)。
A、保持政治稳定
B、实现祖国统一
C、加强国防建设
D、把发展放到首位
23、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是(
)。
A、xx
B、xx
C、陈云
D、xx
2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6、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27、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
??)的本质要求。?
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五个统筹?
D、改革开放
28、深入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
)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D、社会建设
29、上世纪50年代中期,(
)代表党XX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A、xx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30、下列概念,提出的时间按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小康社会”
②“三步走”
③“社会主义本质”
④“中国梦”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③④
3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生产力
B、科学发展
C、创新
D、社会和谐
3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改革开放
C、发展
D、创新
33、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34、“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在党的()中正式提出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报告
D、党的十四大报告
35、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
)。
A、消灭贫困人口
B、消除贫富差别
C、实现共同富裕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6、党的十六大以后的10年,我国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以下不正确的是()。
A、国防投入水平、国家军事实力、国家安全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B、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C、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D、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3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提出来的。
A、党的十五大报告
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七大报告D、党的十八大报告
38、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进入世界一流国家行列
39、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缩小地区、城乡和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此我们必须要(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④加快城镇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0、xx第一次提出“中国梦”是在(
)。
A、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D、第一次出访俄罗斯
41、中国梦思想内涵的核心内容是()。
A、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B、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向往
D、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
42、下列大事和重要论述,不是发生在1992年的是(
)。
A、xx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
C、xx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D、明确xx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4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就是指(
)。
A、和平发展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4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
)。
A、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
C、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D、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乐观豁达的包容精神
45、“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里的“中国力量”是指(
)。
A、武装力量
B、经济力量
C、文化软实力
D、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46、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A、物质文化
B、政治
C、社会
D、生态
47、近代以来,我国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
)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A、富民强国
B、民族复兴
C、振兴中华
D、经济发展
48、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
)。
A、是虚无的梦,不可实现的想象而已
B、是自由的梦,人人可以实现自己的任何愿望
C、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D、是发展的梦,将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4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实现了(
)。
①回归梦
②入世梦
③飞天梦
④奥运梦
⑤世博梦
⑥诺贝尔奖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50、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
)。
①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②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
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④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提高综合国力??
D、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52、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
A、忽视生产力发展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53、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xx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
??)。?
A、发展生产??????
B、共同致富??????
C、公有制?????
D、按劳分配??
54、1992年初,xx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55、xx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56、xx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
A、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它对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5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
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58、xx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D、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59、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60、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为(
)。
A、解放生产力是前提、发展生产力是目的B、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统一
61、xx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反映了()。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62、xx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曾经指出(?
??)。?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贫穷??
63、xx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B、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D、以世界共同进步为目标的
6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经济方面提出(??
??)比2010年翻一番。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C、财政收入翻一番?
D、外汇收入翻一番
66、上世纪6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分两步走的设想中,第二步,使我国的工业走向前列,全面实现(
)现代化。
A、农业
B、工业
C、国防
D、科学技术
67、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A、核技术
B、人造卫星
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D、载人航天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三步走战略是(
)。
A、第一步,从199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B、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到建党100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D、到建国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69、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它是
)。
A、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
C、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D、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70、下列说法强调了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是(
)。
A、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技兴则民族性,科技强则国家强
D、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71、以下说法中,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有(
)。
A、要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B、先把经济搞上去,再发展教育也不迟,没有经济发展,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C、要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D、要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比如大量建高档商品房
72、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XX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
A、两弹一星计划??
B、863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人才强国战略?
73、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
A、大学未设置相应课程
B、政府不鼓励自主创新
C、科技投入不足
D、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低
74、科技创新有(
)。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再创新D、产学研三结合
7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
)。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7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依靠人民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7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了
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78、“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79、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
)。
A、坚持中国道路B、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C、凝聚中国力量D、弘扬中国精神
80、中国道路本身是(
)。
A、富民的道路
B、伟大复兴的道路
C、现代化道路
D、富强的道路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只要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8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83、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84、1979年,xx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85、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86、知识分子是中国力量的源泉。()
87、“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8、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89、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90、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91、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92、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
93、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尺度。(
)94、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难以把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区别开来。(
95、xx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
9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本质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97、改革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8、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必然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
99、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有机统一的。(
100、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是人的发展。()10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102、xx的“台阶式”发展思想,难免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103、中国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是在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104、“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在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05、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06、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07、上世纪6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分两步走的设想中,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08、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109、企业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1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参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B
ABCD
AB
ACD
ABCD
BCD
ABCD
BCD
ABCD
ABC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ABD
ABCD
ABCD
AB
AB
ABCD
ABC
BCD
ABD
ABCD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AC
CD
CD
ABC
ABCD
ABCD
BCD
ABC
ACD
AB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每题0.5分,共25分)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A、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的党的工作重点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物质利益原则
D.开放
3、“改革是中国的又一次革命”是指(
)。
A.改革是一场思想革命
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
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D.改革是一场阶级斗争
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5、我国实施改革的目的是(
)。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6、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
)是重点。
A.政治体制改革
B.文化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
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9、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
)。
A.动力
B.前提
C.目的
D.方向
10、xx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1、xx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2、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指(
)。
A.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B.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C.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
D.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13、第一个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全面阐述的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xx
1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5、“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好与坏的标准
16、xx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D)。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17、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1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改革是(
)。
A.目的
B.动力C.基础
D.条件
1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20、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2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
A.一项长期的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2、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2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
A.把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推向世界市场B.主要还是要“引进来”
C.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D.主要是大力推进“走出去”
24、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是(
)。
A.2001年11月
B.2001年12月
C.2002年2月D.2003年5月
2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6、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7、xx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中最有远见最具实效的伟大创举是(
)。
A.提出了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
B.提出了建设经济特区
C.提出了借鉴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
D.提出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28、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健全民主和法制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9、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
)。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30、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
A.对外贸易
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31、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
)。
A.吸收外资B.引进先进技术C.扩大出口D.扩大进口
32、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
)。
A.以廉取胜的战略B.以量取胜的战略C.以广取胜的战略D.以质取胜的战略
33、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A??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
3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D??
)的关系。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闭关自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5、我国对外开放应实施的战略是(?
?A???
)。
A.“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
C.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D.对外出口与到海外建厂相结合
36、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D?
)。
A.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先进
37、xx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C?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开放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
)。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39、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
)。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扩大出口D.实施走出去战略
40、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马克思主义
4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3、xx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 C )。
A.解放思想 B.发展经济
C.改革开放 D.理论创新
44、我们党作出
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是在(
)。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45、中国的改革首先在(
)拉开序幕。
A.城市B.农村
C.国有企业
D.乡镇企业
4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的形式是( A
)。
A.发展对外贸易
B.引进先进技术
C.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旅游业
47、目前,中国大陆开放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的是(
A )。
A.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保税区
D.高新技术开发区
48、xx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49、我国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经济B.建立民主政制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50、下列属于我国1980年正式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
A.海南
B.大连
C.汕头
D.福州
二、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45分)
5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xx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原因在于(
ABD
?)。
A.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修补
C.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D.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53、虽然xx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ABD)。
A.条件不同
B.形式和手段不同
C.目的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5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的是
ABCD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立性的,具有基本适应与部分适应的特点
D.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55、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BC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56、xx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ABCD
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B.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D.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7、xx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
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B、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不能看生产关系本身的性质,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
C、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5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BC
)。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C.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D.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59、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要做到(
ACD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静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0、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
AB
)。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6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AC
)。
A、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B.殖民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
6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BCD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B、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C、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推进对外开放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6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BCD
)。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C.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D.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6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ABCD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C、要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面
D、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65、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BCD
)。
A.多渠道
B.全方位
C.多层次
D.宽领域
16、实施“走出去”战略,应当(
BCD
)。
A.支持所有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B.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C、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D.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
67、xx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
)。
A.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
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
坚持共同富裕68、实行对外开放是(
ABD
)。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B.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
D.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6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
ABCD
)。
A.扩大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60、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
ABCD
)。
A.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B.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C.以经济的改革为重点与其他改革全面展开D.既大胆又稳妥地推进渐进式改革
71、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做到(
ABD
)。
A.不动摇
B.不懈怠
C.不彷徨
D.不折腾
7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折腾的基本含义是(
AB
)。
A.绝不走僵化教条的老路
B.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C.绝不走方向不明的黑路
D.绝不走反复折腾的弯路
73、xx指出中国政策选择中的“两个没有出路”具体是说(
AB??)。
A.不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出路
B.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出路
C.不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出路
D.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出路
7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B??)。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之间的矛盾
75、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是(
ABC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76、我们的对外开放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这里的“全方位”开放是指(
CD??)。
?A.?对城市和农村都要开放
B.?经济和政治领域都要开放
C.?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开放
D.?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
77、我国的改革是(
ABC
)。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D.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78、xx提出的关于对外开放战略的两个基本观点是(
AD
)。
A.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B.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C.
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D.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79、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需要做到(
ABC
)。
A.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B.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新优势
D.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
80、1992年春,xx南方谈话明确提出(
ACD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81、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8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8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84、改革的实质是根本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85、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也可以不问姓社姓资。(
86、中国的改革只是经济方面的改革。(
87、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城市拉开序幕。(
8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89、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9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91、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92、苏东激进式改革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循序渐进地开展。(
93、开放也是改革。(
9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95、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96、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开放。(
97、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98、独立自主就是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去完成。(
99、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是统一的。(
90、利用外资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101、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0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10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4、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105、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06、我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0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08、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109、对外开放的起点是设立经济特区。(
110、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和谐的深刻基础。(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单项选择(每题0.5分,共25分)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A.市场经济体制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
A.
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
)。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C.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7、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
)。
A.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人民政府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8、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
)。
A.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C.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9、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核心是(B
)。
A.发展新兴产业
B.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0、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是(
)。
A.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正确处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经济的关系
C.正确处理市场主体的产权归属
D.正确处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1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属于(
)。
A.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
B.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范畴
C.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D.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范畴
12、以下具有雇佣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股份制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户
13、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性质
C.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D.确立于1954年
1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1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9、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政权机关
D.最高司法机关
20、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C.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2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
)。
A.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作用
B.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C.有序扩大人民民主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2、被中国共产党视为首要人权的是(
)。
A.人的自由权利
B.人的政治权利
C.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D.人的生命权
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C)。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B.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根本条件
C.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25、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迫切需要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党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而提出的文化艺术发展必须遵循的方针是(
)。
A.推陈出新,繁荣社会
B.热情洋溢,教育为主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革命至上,样板突出
26、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D.传承民族文化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A.马克思主义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2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与时俱进B.改革创新C.艰苦奋斗D.助人为乐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B.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C.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
D.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
3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
A.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34、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历史传说,它们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
)。
A.团结统一的精神B.爱好和平的精神
C.勤劳勇敢的精神
D.自强不息的精神
35、下列xx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观点有(
)。
A.培育“四有”新人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C.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
37、下列关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A.办好学前教育B.均衡发展六年义务教育
C.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D.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3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39、下列属于xx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的是(
)。
A.“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
40、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41、《中共XX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审议通过是在党的(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42、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提出“和为贵”观点的是(
)。
A.老子
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4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阐述最早是在(
)中提出。
A.《中共XX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2005年xx在XX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
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
A.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为重要,需付出更多努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重要,值得付出努力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长期,包含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4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解决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B.优先发展教育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D.完善社会管理
46、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下的共存关系。
A.人类被动地服从自然状态
B.人类主动地适应自然状态
C.人类主动地改造自然状态
D.人类与自然平等
47、“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
)日益尖锐化的产物,是人类对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A.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
B.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人的矛盾
C.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D.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48、(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八大
49、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条件,五大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
)全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中国改革开放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D.小康社会
50、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D.科技革命二、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45分)
5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BCD
)。
A.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
租赁、承包制
D.
国家独资经济52、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BCD
)。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5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D
)。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5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D
)。
A.以公有制为基础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D.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
国家更强
56、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指(
BCD
)。
A.按劳分配
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57、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5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BC)。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59、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ABCD
)。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60、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
ABC
)。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6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BCD
)。
A.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62、我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BD
)。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
C.协助统战
D.参政议政
63、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
ABC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得到加强
64、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实践、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ABCD
)。
A.
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
B.
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C.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论述正确的是(
ABCD
)。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
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C.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66、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依据是(
ABCD
)。
A.
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B.
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C.
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D.
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6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建立的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ACD
)。
A.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
C.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68、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BC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7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BCD
)。
A.以改革为动力
B.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C.以发展为主题
D.以创造生产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71、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
BC
)。
A.
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
B.
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
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D.
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
72、协调发展主要是指(
ABCD
)。
A.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B.
人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C.
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的协调发展
D.
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
73、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BC
)。
A.
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
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D.
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74、建设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BCD
)。
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7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
ABC
)认识上的深化。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价值规律
7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ABC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77、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BC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D.开发自然
78、坚持(
ABC
)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
A.节约优先
B.保护优先C.自然恢复
D.节能减排
79、着力推进(
ABC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经济发展
80、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
ABD)。
A.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B.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会D.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81、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
8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8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必须占优势。(
84、外资经济中存在着剥削。(
85、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社会分配中效率优先的原则,不能兼顾社会公平。(
86、按劳分配的客观性是由所有制、生产力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决定的。(
8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
88、、依法治国,就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
89、政治体制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0、法治的概念是民主和法制相结合,而同人治相对立。(
9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92、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9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94、xx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
95、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9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9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9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9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100、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101、和谐社会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102、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103、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104、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仅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
105、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06、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107、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自由权。(
108、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109、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110、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台湾问题实质是(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
台湾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中期B、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末期D、20世纪80年代末期
3、从1955年8月到1970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其中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
)。
A、美台“共同防御条约”B、关于台湾地位问题
C、美国从台湾撤兵
D、遣返美军战俘
4、1963年,周恩来把我们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思想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就是(
)。
A、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XX政府拨付
D、台湾外交自由
5、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
A、叶剑英B、廖承志C、邓颖超D、xx
6、“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C
)。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7、下列事件,前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①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
②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③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④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8、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力是(
)。
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9、1995年xx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的题目是(
)。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0、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下关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B、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它是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
D、它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
11、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
C、大陆和台湾统一后实行各自的政治经济制度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12、以xx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
)。
A、实现了海峡两岸“三通”
B、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顺利实施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D、提出通过“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大业
13、下列主张和政策,与周恩来无关的是(
)。
A、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
B、阐明“一纲四目”的内容
C、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
)。
A、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B、实现祖国统一C、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D、保持台湾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1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期间,下列不属于中方主张的是(
)。
A、主权问题不容讨论
B、1997年香港必须回归祖国C、1997年中国要收回对香港的主权
D、确保香港回归前的平衡过渡16、“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
A、单一制B、复合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不仅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而且容纳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17、(
)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同意各自以口头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1991
B、1992C、1993D、1994
18、下列关于我国推进国家统一的行动措施,按时间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发表
②《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并实施
③《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并实施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19、xx第一次使用“一国两制”的提法是在(
)。
A、1982年B、1984年C、1983年
D、1985年
2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A、第29届联大B、第28届联大
C、第27届联大D、第26届联大
20、香港现时总面积为(
A?)。
A、1076平方公里????????
B、1176平方公里
C、1276平方公里????????
D、1376平方公里
21、澳门现时总面积为(
)。
A、20.5平方公里B、23.5平方公里
C、25.5平方公里D、28.5平方公里
22、台湾现时总面积为(
C?
)。
A、34000平方公里B、35000平方公里
C、36000平方公里D、37000平方公里
23、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
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4、英国政府按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广东省新安县境内由九龙界限线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土地,连同附近233个岛屿,租期为(
C?
)。
A、97年
B、98年
C、99年
D、100年
25、清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永久割让香港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正式通过是在(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年D、1993年
27、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的时间是(
)。
A、1978年11月14日
B、1982年1月11日
C、1982年9月24日D、1984年12月19日
28、1990年,xx称赞(
)“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中英联合声明》
D、《中葡联合声明》
29、关于实行“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社会主义制度吃掉资本主义制度???????
B、用资本主义制度吃掉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互相融合??
D、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0、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A、1990年7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31日
31、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D?
)。
A、1990年7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32、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xx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D、搁置主权,共同开发33、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XX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34、1983年6月xx在会见一位美籍华人学者时,阐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
)。
A、九条方针
B、六点构想
C、八项主张D、三个立场
3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的文献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36、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
)。
A、何厚铧B、董建华C、曾荫权D、梁振英
37、“一国两制”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
B?)。
A、1983年
B、1985年
C、1997年
D、1984年
38、“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
A??)。
A、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B、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祖国统一D、建立特别行政区
3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B)。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40、《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主要司级官员的必须是(
)。
A、香港居民
B、中国居民C、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D、英国居民41、下列名词,与香港问题无直接关联的一组是(
)。
A、道光皇帝、咸丰皇帝B、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C、二·二八事件、五·二0运动D、《五口通商章程》、《北京条约》
42、下列名词,与台湾问题无直接关联的一组是(
)。
A、陈诚、蒋经国
B、“开罗宣言”、“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C、汪道涵、辜振甫D、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4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C、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D、统一后的双方实行各自的政治经济制度
44、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回到“九二共识”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必定会一帆风顺
B、坚持“一国两制”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C、坚持“一国两制”要把坚持维护XX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D、坚持“一国两制”必须把坚持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46、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中国内政问题,后者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B、前者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问题
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47、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
A、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B、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8、标志两岸同胞隔绝的状态被打破的事件是(
)。
A、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C、首次“汪辜会谈”举行
D、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实现
49、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是在(
)年。
A、1949
B、1950
C、1953
D、1954
50、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是在(
)年。
A、1970B、1971
C、1972
D、1973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保证香港、澳门、台湾高度自治和稳定的局面
D、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现行制度永远不变
52、在xx“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ACD)。
A、“两制”的前提是“一国”
B、“一国”必然要求实行“两制”
C、“两制”是主体与部分、XX与地方的关系
D、只有实行“两制”才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53、“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关系是(ABCD)。
A、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B、长期稳定、共同发展
C、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D、互相支援
54、“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意义是(ABCD)。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坚定性与策略性的灵活统一
C、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解决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55、台湾问题是
ABC
)。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D、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56、2005年,率团访问祖国大陆的台湾地区政党领导人有(
BC
)。
A、吴伯雄
B、连战C、宋楚瑜D、谢长廷
57、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这些条约是(AB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58、2005年3月4日,xx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
ABCD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59、“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它(
ABCD
)。
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6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ABCD)。A、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B、香港、澳门、台湾高度自治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C)。
A、宣示了中国正式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
B、坚持了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C、明确规定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62、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ABCD
)。
A、香港回归祖国,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B、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C、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D、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63、台湾问题是(BCD
)。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不容许外国插手干涉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
6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有(?ABCD?)。
A、社会主义改造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开始
D、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65、1979年前,新中国对台工作的进展有(BCD)。
A、把蒋介石集团控制区域压缩到了台湾岛内
B、坚决粉碎了美国“划峡而治”的图谋C、尝试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D、确立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66、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对香港、澳门问题的政策有(ABCD)。
A、不承认不平等条约B、适当时机通过谈判予以解决
C、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
D、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67、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其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XX外,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由蒋介石安排
B、台湾军政及经济建设费用不足,由XX政府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D、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68、关于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前后的形势,表述正确的是(ABC)。
A、炮击结束前,海峡两岸以军事对抗为主
B、炮击期间,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
C、炮击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蒋抵美”的策略
D、炮击拉大了国共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
69、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的结果表明(ABC)。
A、美蒋之间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有矛盾
B、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同大陆有“共同语言”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D、蒋介石企图“划峡而治”
70、在解决两岸关系时,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ABCD)。
A、不是针对一般的外国人B、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C、是针对国际上一股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势力D、是针对台湾岛内一小撮搞“台独”的分裂势力71、下列关于澳门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BD
)。
A、中葡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谈判的重点之一是“用什么方式移交管治权”
B、1984年,中葡就举行谈判解决澳门问题达成协议
C、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周年这一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D、政权交接仪式的进行,标志着历经400多年沧桑的澳门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7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AC)。
A、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B、通过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力争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港独”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注定是荒诞的梦呓
B、香港基本法明文规定: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C、在“一国两制”下,“一国”是不可撼动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不容挑战的红线
D、“港独”在香港社会也从未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且一直遭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谴责,可谓“失道寡助”
74、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一国两制”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必定会一帆风顺
B、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C、必须把坚持维护XX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D、必须把坚持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75、下列主张和政策,与周恩来有关的是(ABD)。
A、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
B、阐明“一纲四目”的内容
C、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6、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期间,(ABCD)。
A、xx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B、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C、亲民党领导人访问大陆
D、中共十六大提出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77、2008年12月,xx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应该(ABCD)。
A、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B、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C、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
D.
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78、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期间,英方曾提出(
ABC
)。
A、三个条约有效论
B、区别对待新界与港九地区
C、以主权换治权
D、香港问题是英国的内政问题
79、海峡两岸关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BCD
)。
A、台湾当局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确立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
C、达成两岸和平协议
D、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80、台湾在历史上曾被(ACD)侵占过。
A、荷兰
B、英国C、西班牙D、日本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期间,美国要求台湾当局固定金、马,并积极充当“保护伞”。
(×)82、以xx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
(×)
83、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积极愿意与中国大陆交流合作,中国共产党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84、美国等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
85、1945年10月,台湾重新回归中国。(∨)
86、中美正式建交时,美国已经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87、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88、在不损害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台、港、澳可以保持高度自治。(×)
89、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是在港、澳、台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90、两岸统一后,台湾保持高度自治,具体是指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91、“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都曾直接影响到台湾的历史发展进程。
(×)
9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的重点是《中葡北京条约》的有效性和“何时移交管治权”。
(×)
93、2004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
94、2013年xx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
95、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两岸政治谈判。(×)
96、新世纪中国的三大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其中,完成祖国统一是核心。(×)
97、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两岸关系法》,这部重要法律,将XX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98、根据中国共产党“一纲四目”的主张,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99、联合国大会第2756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100、实行“一国两制”后,两种制度在国家内部拥有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101、实现两岸“三通”是指实现通关、通航、通讯。(×)
102、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在海峡两岸制造“两个中国”。(×)
103、“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标志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04、“一纲四目”主张和“一国两制”构想中,“一纲”和“一国”的实质是一致的。(∨)
105、《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保护每一位香港居民都有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主要司级官员的资格。(×)
106、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后,两岸关系转为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
107、最早提出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xx。(×)
10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享有独立的外
交权、独立的防务权。(∨)
109、当前,两岸关系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
110、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两岸关系有所缓和,台湾当局停止了对大陆炮击。(∨)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科学与教育
B、稳定与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环境与卫生
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A)的开放战略。
A、互利共赢
B、损人利己
C、强权主义D、霸权主义
3、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是(
)。
A、两极格局
B、两大阵营对立
C、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D、两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4、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
)。
A、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
B、竞争
C、合作D、革命
5、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仍然是关键因素。
A、军事力量B、地理位置
C、战略战术D、人口数量
6、(
)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A、政治影响B、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
C、军事力量D、文化特色
7、20世纪80年代,xx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
)战略。
A、一条线
B、一边倒
C、真正的不结盟D、两个拳头打人
8、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反对恐怖主义
C、在发展中谋求世界和平D、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
9、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0、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的地位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11、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必须以(
)。
A、友好原则为基础
B、平等原则为基础
C、互助原则为基础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B、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原则
1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
A、资产阶级人权主义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D、经济军事实力
14、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独立自主
15、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
A、中国、印度、缅甸
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1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提出来的。
A、xx
B、周恩来
C、xx
D、刘少奇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年首次提出。
A、1952
B、1953
C、1954
D、1955
19、据《纽约时报》披露,美国为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不惜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视为“潜在的敌人”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日本或其他地方出现与美国抗衡的力量。这说明(
)。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D、世界大国之间冲突严重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xx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的新判断是(
)。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C、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21、按照xx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中国属于(
)。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中间派
22、xx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第一世界是指(
)。
A、美国苏联
B、美国日本
C、美国西欧
D、西欧日本
23、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是(
)。
A、顺从大国、强国的利益
B、向发达国家看齐
C、韬光养晦、善于守拙
D、科学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
24、按照xx的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的国家有(
)。
A、中国
B、苏联
C、美国
D、日本
25、xx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中,第二世界国家包括(
)。
A、美国、苏联
B、日本、欧洲各国、加拿大
C、整个非洲国家
D、整个亚洲国家
26、1985年,xx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A、和平问题
B、经济问题
C、南北问题
D、战争问题
27、(
)首次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
A、xx
B、xx
C、xx
D、xx
28、南北问题的实质是(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体现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体现
C、和平问题
D、稳定问题
29、二战后的两级格局,是在(
)。
A、雅尔塔体系的作用下形成的
B、维也纳体系的作用下形成的
C、凡尔赛体系的作用下形成的D、华盛顿体系的作用下形成的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顺序是(
)。
A、走向多极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
B、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C、两极格局终结→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走向多极化
D、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3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
)。
A、打倒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对派
B、称霸世界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D、帮助被压迫民族实现民族解放
32、20世纪60年代,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
)。
A、另起炉灶
B、两个拳头同时出击,同时反对美苏
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33、20世纪70年代,xx提出了(
)的外交战略,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A、一条线
B、一边倒
C、不结盟
D、另起炉灶
34、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塔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
)的历史。
A、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B、多极化趋势
C、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和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
D、两大阵营对立
35、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是(B)。
A、1949年10月1日
B、1971年10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1月
36、中美建交的时间是(D)。
A、1949年10月1日
B、1971年10月
C、1972年12月
D、1979年1月
37、(A)是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A、苏联B、美国
C、日本D、英国
38、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
)。
A、经济力量
B、军事力量
C、综合国力
D、科技力量
3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
A、独立自主
B、国家主权平等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4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A、意味着在必要时候可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B、是我国的权宜之计,等国家强大了可以放弃该道路
C、意味着为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可以拿自己的核心利益作交易
D、但决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41、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是关键。
A、大国
B、周边
C、发展中国家
D、多边
42、
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是基础。
A、大国
B、周边
C、发展中国家
D、多边
43、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是首要。
A、大国
B、周边
C、发展中国家
D、多边
44、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A)。
A、台湾问题
B、联合国问题
C、知识产权问题
D、贸易顺差问题
45、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B ),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A、国际环境B、时代主题
C、和平发展
D、国际关系
46、下列表述中,对和平与发展理解错误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B、和平与发展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C、和平与发展问题已基本解决
D、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是东西南北问题。
47、在多极化进程中,(
)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
A、如何提升国际地位
B、如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C、如何促进和平与发展
D、如何打击恐怖主义
48、随着冷战的结束,(
)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A、欧盟B、独联体
C、新兴国家
D、世贸组织
49、(
)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A、包容互鉴
B、平等互信
C、互惠互利
D、合作共赢
50、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与任何大国和集团结盟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xx逐步提出了(
AC
)的战略。
A、两个中间地带
B、和平与发展
C、三个世界划分
D、真正的不结盟
52、xx所说的两个中间地带中,第一个中间地带包括(
ABD
)。
A、亚洲B、非洲
C、大洋洲D、拉丁美洲
53、xx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战略中,属于第三世界的国家是(
ACD
)。
A、中国B、日本
C、朝鲜
D、越南
54、xx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
ABCD
)等著名论断。
A、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B、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C、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
D、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55、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
BC
)。
A、东西问题B、南北问题C、发展问题
D、和平问题
5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
BD
)的历史。
A、两大阵营的对立
B、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
C、世界格局多极化
D、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
57、当今,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是(
ABCD
)。
A、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B、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
C、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不平衡
D、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58、新中国成立初期,xx提出(
BCD
)三大外交方针。
A、“一条线”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
5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AD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A、苏联解体B、中国强势崛起
C、美国经济衰落D、东欧剧变
60、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BCD
)。
A、两极对立、和平演变
B、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C、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D、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61、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应坚持(
ABCD
)的外交工作布局。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62、下列中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
ACD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独立自主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不侵犯
63、公正合理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
ABCD
)。
A、共赢B、共存C、平等
D、互惠
64、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际形势来看,其主要表现有:(
ABC
)。
A、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B、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C、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D、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已明显好转
65、xx在外交工作中,确立了独立自主、(
BCD
)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
A、真正的不结盟B、完全平等
C、互相尊重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66、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国自身的有利条件有(
ABD
)。
A、制度优势日益显现B、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
C、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D、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67、从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
BC
)。
A、积极争取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B、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行改革开放
6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为xx的党XX继续高举(
BC
)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改革、开放
B、和平、发展
C、合作、共赢
D、民主、自强
69、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
ABCD
)。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0、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
AC
)决定的。
A、社会主义性质
B、经济地位
C、在国际上的地位
D、基本国情
71、
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
(ABCD)。
A、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B、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C、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D、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72、我国新世纪面临的三大任务是(ABC)。
A、现代化建设
B、祖国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
D、党的建设
73、当前的时代潮流是(ABC)。
A、求和平
B、谋发展
C、促合作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74、当前世界的形势是(ABC)。
A、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D、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75、xx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有(ABCD)。
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76、xx提出的全球性战略问题是指(ABCD
)。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东西问题
D、南北问题
77、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ABCD
)。
A、相互尊重主权的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78、和平与发展( ABCD )。
A、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C、是世界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D、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79、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ABC)。
A、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B、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C、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D、基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
80、我国处理一切国际事务
( ABCD )。
A、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B、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C、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D、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xx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三世界包括所有亚洲国家。(×)
82、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和平问题。(×)
83、xx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三世界包括所有拉丁美洲国家。(√)
84、xx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一世界是指美国、苏联、日本。(×)
85、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86、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民族复兴、称霸世界之路。(×)
87、在和平与发展时期,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8、国际旧秩序的两个最明显特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9、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9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9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9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93、当代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因此,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必然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94、我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95、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96、加强同邻国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97、xx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的第三世界包括所有非洲国家。(√)
98、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一极化。(×)
99、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0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01、中国既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102、当前,冷战已经结束,世界再也不会出现新的动荡和冲突了。(×
10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04、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0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用来处理国内问题。(√
106、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
107、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108、主张和平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109、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0、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意味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可以避免的。(√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
A、提升经济总量
B、增强综合国力
C、一切为了人民
、发展生产力
2、一切为了人民是(
)的根本观点。
A、机械唯物史观
B、辩证唯物史观
C、主观唯心史观
D、客观唯心史观
3、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观点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
D、xx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
C、
共同富裕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
)。
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农民
C、知识分子
D、我国新社会阶层
6、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
)。
A.实现人民的利益
B.维护党的利益
C.推动生产发展
D.提高综合国力
7、(
)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私营企业主
8、我国在对待宗教信仰的原则是(
)。
A.实行政教统一的原则
B.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C.强制放弃宗教信仰原则D.坚决反对和取缔宗教原则
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C)。
A、反对党B、在野党
C、参政党
D、执政党
10、(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依靠力量。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资产阶级
11、(
)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A、工人
B、农民C、个体户
D、知识分子
1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
A、
处理好依靠和教育的关系
B、
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
C、
维护和加强全体企业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D、
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13、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B )。
A、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
新的中产阶级
D、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14、以下属于新社会阶层的是(
)。
A、国有企业工人B、个体户
C、政府机关职员
D、农民
15、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核心是(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16、人才的本质在于(
)。
A、知识性
B、创造性
C、全面性D、突出性
17、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8、在“四个尊重”中,(
)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A、劳动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9、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B、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C、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劳动
D、核心是尊重创造
20、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
)。
A、小资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独立的社会阶级
21、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自由职业者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2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力量是(
)。
A、工人阶级B、农民C、知识分子D、中国人民解放军
2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
)。
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B、全心全意依靠中国共产党
C、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D、依靠以xx为核心的党XX
24、(
)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
.经济建设B.
国防和军队建设C.
文化建设D.
政治建设
25、让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建设美丽中国B.实现人民利益
C.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这是由( A )决定的。
A、“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B、农民的数量
C、农业的作用
D、农村的地位
27、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 C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党的十五大后
28、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 C )。
A、重视人才作用 B、发挥知识作用
C、坚持群众路线,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D、促进劳动创造
29、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反对大汉族主义
C、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D、给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
30、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
)。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31、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D
)。
A、坚持民族平等
B、实现民族自治
C、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统一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2、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自治
C、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D、各民族共同繁荣
33、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C )。
A、民族平等
B、民族自治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仍然是(
C )。
A、与资产阶级关系 B、祖国统一
C、党的领导
D、工农联盟
3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的唯一宗旨是( A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全心全意为党服务
C、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36、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正在实施( B )的建设任务。
A、第一步,发展先进武器装备 B、第二步,落实了机械化信息化建设
C、第三步,实现现代化建设
D、第四步,重点发展海空力量
37、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 B )。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机械化
38、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重要目标性要求是( D )。
A、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
39、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A??)。
A、宗教信仰自由B、宗教与国家分离
C、限制宗教发展D、鼓励宗教发展
40、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D、自我教育
41、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42、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43、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
A、国家政权机关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各阶级的联盟
D、人民团结
44、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
)。
A、革命化与年轻化B、自动化与智能化
C、电气化与知识化D、机械化和信息化
45、1997年,XXxx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防和军队(
)。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智能化
46、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人物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
)建设放在第一位。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革命化
47、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
)。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人民战争”的思想
C、“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48、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新的社会阶层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B、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不包括新的社会阶层
D、新的社会阶层不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4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A
)的旗帜。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0、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
)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共同富裕是(
B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52、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BC
)。
A、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B、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C、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D、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53、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范围包括(
ACD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B、外国投资者
C、知识分子D、人民军队
5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55、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CD
A、坚持反对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
B、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56、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是(
BCD
)。
A、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B、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
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D、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5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为工人阶级是(
BCD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B、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D、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58、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CD
)。
A、合作共事、共商大计
B、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9、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B、
国家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方向
C、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D、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
60、关于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民族平等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D、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61、中国的农民是(
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B、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C、工人阶级的可靠同盟军D、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
6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者密切不可分,其中(
ACD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C、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63、新时期处理宗教问题要(
ABD
)。
A、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C、限制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的职能有(
BCD
)。
A、党内外合作B、参政议政
C、政治协商
D、民主监督
6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
ABC
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D、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
66、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D
A、他们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
B、他们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C、他们的所作所为受到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约和监督
D、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67、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是公民的私事,公民的一切宗教活动都应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68、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BD
)。
A、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B、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C、我国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与国际宗教界进行交流活动
D、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69、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四个尊重”方针。“四个尊重”指的是(
BD
)。
A、尊重科技、尊重教育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C、尊重技术、尊重科学
D、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70、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就必须(
ABD
)。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传统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7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
A、队伍迅速壮大B、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D、不再是领导阶级
7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工人阶级仍然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7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
)。
A、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74、我国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
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授者
C、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7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
)。
A、他们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B、他们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
C、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
D、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76、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
)。
A、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7、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
)。
A、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7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
)。
A、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B、要求宗教信仰者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防止政策
C、要求宗教信仰者从事的宗教活动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D、支持宗教信仰者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7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8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
)。
A、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82、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
83、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84、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其本质特点始终未变。(√)
85、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86、私营企业主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和可靠同盟军。(×)
87、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88、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因此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损害者
(×)
89、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
90、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91、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92、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会很快消亡(×)。
93、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94、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个别宗教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5、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
9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97、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
98、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年轻化正规化建设,是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思想。(×)
99、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
100、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人民战争”思想。(×)
10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或落后的标准。(×)
102、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103、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104、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05、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106、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但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
107、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
108、劳动、知识、人才、管理,是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
109、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110、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1、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根本条件为(C)。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B、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C、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D、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2、检验我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为(B)。
A、立党为公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巩固执政基础D、扩大党员数量与质量
3、我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A)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A、为人民服务
B、打倒一切反动派
C、执政为公D、天下为公
4、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C)。
A、小资产阶级B、知识分子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5、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关键环节是(A)。
A、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C、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D、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
6、中国共产党是以(B)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
A、改革开放
B、马克思主义
C、为人民服务D、实事求是
7、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与时代问题是(D)。
A、与时与进,保持党的时代性B、统筹规划,保持党的领导性
C、统揽全局,保持党的全局性D、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表现在(A)。
A、先进性与纯洁性
B、组织性与纪律性
C、高尚性与神圣性
D、人民性与杰出性
9、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与基础是党的(D)。
A、战斗性
B、科学性
C、纪律性
D、纯洁性
10、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体现与保证是党的(A)。
A、先进性
B、组织性
C、纪律性
D、科学性
11、一个政党永褒生机的源泉在于(C)。
A、科学执政
B、从严治党
C、不断创新
D、执政为民
12、(A)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A、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B、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C、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3、中国共产党认为(A)。
A、历史的主体是人民B、先进阶级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基本力量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
1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将党的(
C)放在首位。
A、组织建设B、作风建设C、思想建设D、纪律建设
15、下列不属于党的组织纪律的是(A)。
A、党员在党的会议上不能对党的方针政策提出不同意见
B、下级服从上级
C、全党服从XXD、个人服从组织
16、下列关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必须扩大党内民主
B、必须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C、必须加强权力的集中行使
D、必须促进党的民主和科学决策
17、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优势在于(
)。
A、密切联系群众
B、坚持党对军队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先进的理论指导
18、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A)化水平。
A、科学
B、制度C、专业
D、知识
19、(A)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A、执政能力
B、先进性
C、纯洁性
D、制度
20、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考验的核心是(C)。
A、能否清除官僚主义
B、能否提高执政能力C、能否长期执政
D、能否增强群众基础
21、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B)。
A、反腐倡廉
B、执政能力建设
C、组织作风建设
D、群众路线建设
22、《中共XX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要文献诞生于(
C)。
A、中共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23、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最重要的保证是(B)。
A、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C、提高党的执政基础
D、改善党的领导体制
24、实现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是(C)。
A、密切干群关系
B、依法治国
C、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从严治党
25、改善党的领导,必须(C)。
A、推进军队国家化B、推进意识形态多元化
C、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D、多党派联合执政
26、对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B、防控廉政风险
C、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D、以预防和查处高级干部的腐败行为为主要目标
27、下列关于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论述,错误的是(B)。
A、积极推进依法治国
B、全面推进司法独立C、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D、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28、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B、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C、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D、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多党共同执政的存在
29、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基本原则是(B
)。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
B、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C、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D、科学性和创造性相结合
30、我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将(
B)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A、人民军队建设
B、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
D、一国两制
31、提出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在党的(A)大。
A、十八B、十七C、十六D、十五
32、关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
A、学习是党执政的核心任务
B、服务是目的C、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学习、服务、创新的重要结合点
3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xx提出(D)。
A、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
B、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两个先锋队”思想
D、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问题
34、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重要执政理念有(C)。
A、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B、“双百”方针、“两为”方向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依法治国
35、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党必须增强(B)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A、忧患
B、使命
C、创新
D、宗旨
36、下列不属于党面临精神懈怠危险的表现的是(C)。
A、一些党员干部理论信念动摇
B、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C、一些党员干部解决复杂问题本领不大
D、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
37、关于党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考验,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抓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B、防止颠覆渗透C、学习借鉴他国成功经验
D、在利益格局调整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8、反映新世纪以来党的重要理论创新的一组词语是(B)。
A、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务必”B、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四个全面”
C、改善民生、“三个面向”、四项基本原则
D、执政能力、小康社会、“一国两制”
39、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的有(B)。
A、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B、外敌大规模入侵的危险
C、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复杂
D、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40、下列属于xx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的是(A)。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我国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D、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41、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D)。
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B、中国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中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D、中国工人阶级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42、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权力系统领导的方式的是(B)。
A、发挥政治影响
B、直接任命好重要岗位领导人C、推荐重要干部
D、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
43、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C)。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党必须要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C、党不能干涉依法治国工作
D、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
4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制
B、政治协商制
C、民主选举制
D、民主集中制
45、中国共产党必须(
C)。
A、抓好立党为公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C、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D、把民主执政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
46、判断一个政党性质最主要的标准是(D)。
A、看它的口号
B、看它的组织机构
C、看它的领导构成
D、看它的理论纲领与行动
47、不属于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原则的是(B)。
A、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B、坚持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组织领导
C、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说明的真理是(B)。
A、生态要平衡
、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反对照搬别人
C、适者生存
D、生物进化
49、首先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是(B)。
A、陈独秀
B、xx
C、xx
D、xx
50、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
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5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因为(ABD)。
A、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为其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均为工人阶级
D、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进方向
52、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地位是指(AB)。
A、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B、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国际进步人士的先锋队
D、中国农民阶级的先锋队
53、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C)。
A、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B、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治国理政的本领
C、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
D、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是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54、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体现在(ABC)。
A、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55、中国共产党是团结与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目标的政治力量,其原因有(ABCD)。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B、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5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包括(ABCD)。
A、坚持党管干部与人才的原则
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坚持当对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57、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ABCD)。
A、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
B、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
C、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D、密切联系群众
58、“两个务必”具体指的是全党(AB)的作风。
A、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噪
B、务必保持艰苦奋斗
C、务必知难而上
D、务必保持与时俱进
59、新时期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包括(ABCD)。
A、外部环境考验
B、市场经济考验
C、改革开放考验
D、执政考验
60、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ABCD)。
A、严格执纪执法B、加强思想教育
C、严格规范权力行使D、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61、中国共产党除面临四大执政考验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危险,主要有(ABCD)。
A、能力不足的危险
B、脱离群众的危险
C、精神懈怠的危险
D、消极腐败的危险
62、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有(ABC)。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不断革命的作风
63、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ABCD)。
A、是党开拓前进的基础
B、要把创新作为政党职能结构的重心
C、是转变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
D、应当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成为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6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现在(ABC)。
A、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组织领导B、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
C、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D、对在华国际组织的领导
65、党的能力不足表现在(AB)。
A、一些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学习
B、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
C、一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松懈
D、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危难视而不见
66、为了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必须做到(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C、党不再干预司法审判工作,实现司法独立
D、加快实施政企分开
67、提出党是两个先锋队的思想,有利于
(ABCD)。
A、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C、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D、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68、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C)。
A、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党的群众基础问题
C、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问题
D、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以作风建设为核心
69、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主要保证有(ACD)。
A、建设服务型政党
B、建设战争型政党
C、建设服务型政党
D、建设学习型政党
70、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党的新的群众基础的是(
CD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个体户
D、私营企业主
7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C)。
A、xx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
B、xx提出执政能力的新要求C、xx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D、xx提出“两个务必”
72、党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以(BC
)。
A、党章为根本
B、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C、创新为原则
D、服务为体现
7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作到(BCD)。
A、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法治化水平
B、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C、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D、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74、建设创新型政党,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ABC)。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增强预见性
75、下列有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论述,正确的有(ABCD)。
A、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B、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
C、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都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76、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危险有(ACD)。
A、一部分党员干部能力不足
B、社会总体不和谐
C、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
D、大案、要案、窝案多发
77、建设创新型政党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BCD)。
A、组织创新B、实践创新
C、理论创新D、制度创新
78、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ABC)。
A、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B、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C、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D、保持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
79、执政党对于国家权力机构的领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BCD)。
A、军事领导
B、政治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80、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ABC)。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从严执政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81、所谓创新型政党,就是党在执政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82、党执政的好不好,最终要看综合国力的提升程度。(×)
8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宪法规定的,这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
8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85、保持、发展先进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
86、党的理论创新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87、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88、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89、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
9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保证。(×)
91、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
9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体现。(∨)
93、党的理论创新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94、创新型政党建设,要求把求真务实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95、服务型政党的提出,回答了“学习为了什么、创新为了什么”的问题。(∨)
96、xx为xx的党XX提出了依宪执政的重要理论。(∨)
97、xx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98、军队国家化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方向。(×)
99、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100、理论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
101、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鲜明政治立场。(∨)
102、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
103、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
104、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阶级基础。(×)
105、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阶级基础。(×)
106、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107、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键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108、多党制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09、解放思想属于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110、工人和农民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浙江精神是浙江经济腾飞的历史文化基因,浙江人在2005年提炼出的12字浙江精神是(A)。
A、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B、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讲求实效
C、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D、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2、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是(B)。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务实、守信、崇学、向善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20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逐步形成了“(A)”的浙江市场经济发展新态势,创造了诸多闻名全国的市场与发展模式。
A、小商品、大市场?
B、大商品、小市场?
C、温州模式
D、义乌模式?
4、2003年7月,中国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A)”,这是一个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一个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
A、八八战略
B、平安浙江
C、文化大省
D、法治浙江
5、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搞好转型升级,2013年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中全会作出了“(D)”决策部署。
A、四换三名
B、三改一拆
C、五水共治
D、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
6、浙江在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上,(A)已经成为浙江国有、集体经济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
A、股份制
B、国有私营
C、集体所有,私人经营
D、三资企业
7、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D)”原则,明确以产权多元化为国企改革主要内容。
A、抓大放小
B、有进有退
C、有所为有所不为
D、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
8、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奥秘之一,在于大力发展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点的“(C)”,与各类特色的专业市场紧密结合,形成了群体化的规模优势。
A、一村一品?
B、一乡一品??
C、块状经济?????
D、一县一品
9、浙江在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大型基础设施和重大公益性项目时,积极建立和完善“(A)”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
A、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
B、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C、合作、参股、并购
D、特许经营
10、下列不属于体现浙江公有资产数量优势的方面是(A)?。
A、浙江公有资产在公益性资产中占相对优势
B、浙江公有资产在资源型资产中居独占优势
C、浙江公有资产在公益性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D、浙江公有资产在经营性资产中占相对优势
11、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坚持“(A)”,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使浙江成为全国乡镇企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A、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业并举
B、率先推进乡镇企业转制
C、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D、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
12、2013年1月11日,围绕打造“(A)”的目标,浙江又启动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自身改革。?
A、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省份
B、制定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
C、制定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
D、四张清单一张网
13、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实行的是下管一级的“省管市、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而浙江实行的是“(B)”财政体制。?
A、省管市
B、省管县
C、市管县
D、县管县
14、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新目标,其核心是(C)。
A、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
B、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D、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15、2014年5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部署,提出要建设“(B)”的美丽浙江。
A、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B、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
C、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
D、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6、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必须“(B)”三措并举。???
A、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
B、强优、挖潜、转劣
C、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
D、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
17、浙江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B)”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A、一镇一品
B、就地城镇化
C、一乡一业
D、小商品、大市场?
18、浙江通过开展“(C)”工程,开启了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A、乡村康庄、生态家园
B、生态家园、万里绿色通道
C、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D、乡村康庄、万里绿色通道
19、浙江立足本省省情和实际,按照“(D)”的战略定位、“一体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空间布局建设海洋经济大省。
A、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
B、海洋海岛开发改革示范区
C、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
D、一个中心、四个示范
20、下列不属于浙江“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宝贵经验是(A)。?????????
A、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要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
B、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要有敢为人先敢闯敢冒的胆识
C、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要有走在前列的前瞻意识和长远眼光
D、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要有干在实处的务实精神
21、下列不属于浙江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举措是(D)。
A、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B、扩大基层自治权利,推进强县强镇建设
C、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D、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22、多年来,浙江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不属于其主要做法和政务公开的内容是(C)。
A、政务信息全公开B、服务网络全覆盖
C、行政审批全放开
D、监督管理全过程
23、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C)”这一受到基层民众普遍欢迎的民主制度。?
A、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
B、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
C、民情沟通日
D、听民声、察民意、帮民富
24、下列不属于浙江提高立法质量,健全法规体系的举措是(B)。
A、全面清理法规规章
B、坚持普法教育先行,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C、健全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法规规章
D、多举措提高立法质量
25、在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中,“(D)”村委会这一形式在浙江得到了普遍推广。
A、海推直选
B、公推公选
C、公开选拔
D、自荐海选
26、党的十八大后,2014年5月22-23日,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扩大)会议做出了“(B)”的决定。?
A、建设平安浙江、创造美好生活
B、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
C、建设文化浙江、创造美好生活
D、建设法治浙江、创造美好生活
27、下列不属于浙江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成就的是(C)。?
A、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B、率先完成国有文化集团建设和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D、推动民营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8、浙江为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于2008年出台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要继续加快建设“四个强省”,下列不属于“四个强省”的是(B)。?
A、教育强省
B、文化强省
C、卫生强省
D、体育强省
29、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已基本建成“(A)”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A、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样供给、惠及全民
B、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网络化
C、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网络化
D、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
30、为了适应人民群众对收听和收看广播电视的需要,浙江实施了广播电视“(D)”工程。
A、镇镇通
B、村村响
C、县县通
D、村村通
31、下列不属于浙江适应利益多元化需要,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举措是(D)。?
A、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B、创新工作思路,化解社会矛盾
C、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着力建设平安浙江
D、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32、下列不属于浙江党委、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当好引领者的主要措施——“三个一”的是
(C)。?
A、建立一个工作机制
B、打造一个激励机制
C、构建一个和谐机制
D、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33、下列不属于浙江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的措施是(A)。?
A、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
B、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C、建设惠及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D、探索建立专业社会工作嵌入社区服务机制
34、发挥公众在社会治理中“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B)。
A、提升法律服务
B、增强公众法律意识
C、提供法律援助
D、推进xxx
35、到2011年,浙江全省以村、居(社区)、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置的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已实现全覆盖,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实现了的工作目标是(C)。?
A、小事不出村
B、大事不出乡镇
C、难事不出门
D、矛盾不上交
36、近年来,浙江坚持把(D)作为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着力点。?
A、建立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B、建设美丽乡村
C、促进兴林富民
D、构建绿色家园
37、下列不属于浙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措施是(B)。?
A、加强宣教引导,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B、唱响森林文化品牌,普及生态科普知识
C、加强公民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D、动员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探索生态文明社会化创建机制
38、代表浙江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是(D)。?
A、森林浙江
B、美丽浙江
C、生态浙江
D、
绿色浙江
39、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是(B)。?
A、森林浙江
B、美丽浙江
C、生态浙江
D、绿色浙江
40、在绿色企业创建、绿色产业打造和绿色产品推广的过程中,浙江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下列不属于浙江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和经验是(A)。
A、推行绿色技术管理,积极争取绿色认证
B、全面开展绿色经营,大力开发绿色能源
C、率先推行林权出资,助推生态绿色产业
D、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示范企业领军生态循环农业
41、2003年,浙江省实施“(B)”战略,鼓励更多浙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A、出口导向,贸易兴省
B、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C、两个推动
D、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42、下列不属于浙江顺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是(C)。
A、加快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把它打造成配置全球战略资源的重要平台
B、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供应链管理等新型贸易模式
C、基本上形成以杭、宁、温为中心,国家级开发区为先导,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区域格局
D、融入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积极参与推进“一带一路”等战略部署,在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抢占先机
43、下列不属于遍布世界各地的浙商形成的全球视域下的“三个浙江”板块的是(A)。
A、世界浙江
B、本土浙江
C、省外浙江
D、海外浙江
44、浙江人创新闯天下,实现了从以亲带亲走出去,到“(C)”开拓国际市场。
A、单兵式
B、多点化
C、集群式抱团
D、规模化
45、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从招商选资到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来者不拒
B、招商引智
C、招大引强
D、招商引资
46、浙江在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总结出学党章、忆党史、强党性的“(C)”方法和经验。
A、微型课堂
B、月月读
C、党史教育
D、三学模式
47、为了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浙江全省开展了创建工作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区(县、市)的“(D)”活动。
A、一社区一支部
B、四位一体
C、共驻共建
D、三级联创
48、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建工作上,浙江省委逐渐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B)”制度体系。
A、双覆盖
B、两新党建
C、党员人才工程
D、“五好”党组织活动
49、下列不属于回顾总结浙江作风建设走过的不平凡道路的主要经验和启示的是(A)。
A、从严厉惩治入手,提高治腐震慑力
B、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弘扬正气,又抵制歪风邪气
C、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健全工作机制,在全党形成齐抓共管作风建设的整体合力
50、下列不属于浙江加强领导制度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的举措是(B)。
A、率先试行党代会常任制
B、重视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
C、健全党委领导工作制度
D、完善纪检工作领导体制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重大经济成就,实现了三大历史跨越,它们是(ABC)。
A、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
B、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
C、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D、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重大社会成就是(ABCD)。???
A、社会事业均衡快速发展
B、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初步形成??
C、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确立??
D、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和创新
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重大党建成就是(ABCD)。
A、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思想武装不断深化
B、党管人才落到实处,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C、党内民主稳步推进,廉政建设显著加强
D、适应新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发展变化,不断拓宽党建工作领域
54、2012年春节刚过,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以提振民营经济为主题的全省民营万人大会,明确了“(ABCD)”的总体思路。
A、调结构、抓转型
B、重投入、兴实体
C、强改革、优环境
D、惠民生、促和谐
55、浙江改制国有企业主要采取的三种方式是(ABC)。
A、解除合同转化职工身份
B、协议“双缴”和内退
C、鼓励职工自谋职业
D、直接解除劳动关系
56、浙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验有(ABCD)。
A、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B、充分发挥和有效激活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
C、充分发挥块状经济在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整合作用
D、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和创新对非公有制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助推作用
57、浙江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和民众创新相结合,合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经验是(ACD)。
A、打破行政垄断和体制束缚,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B、明晰和保护产权,创造公平竞争条件
C、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助推民间市场主体发展
D、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合力打造“信用浙江”
58、浙江成果的真正奥秘在于(ABC)。
A、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把社会的自发力量与自觉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C、把市场的活力与政府的科学规划、有效调控结合起来
D、政府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
59、浙江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是(ACD)。
A、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B、完全发挥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C、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D、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60、浙江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创新选择的主要依据是(ABD)
A、基于浙江现有产业特色优势的科学选择
B、科学总结浙江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历史教训的理性选择
C、以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推动工业提质升级
D、遵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61、
浙江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色是(ABCD)。
A、工业化启动具有自发性
B、工业化启动具有自主性
C、工业化发展具有内生裂变性
D、工业化发展具有渐进外拓性
62、浙江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打造的创新优势是(ABCD)。
A、发展战略与思想观念创新
B、产权制度与组织结构创新
C、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D、产业提升和科技开发创新
63、浙江各级政府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大胆改革、上下求索,积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逐渐形成了“(ACD)”的政府管理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A、尊重群众、注重实践
B、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C、转变职能、党政有为
D、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64、浙江打造“阳光政府”,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政府公开的特点是(ABCD)。
A、“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将理念化为现实,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B、全方位推行行政决策公开,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
C、强化监督保障措施,通过问责机制的建立,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D、建立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有机结合的制度
65、下列属于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民主建设经验是(ABCD)。
A、因地制宜创新基层民主形式
B、循序渐进推进民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C、统筹兼顾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D、破除“政府本位”思想,提升群众民主政治素养
66、几千年来,浙江形成了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地域文化,其特征是(ABCD)。
A、富于冒险,开拓创新
B、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C、义利并举,求真务实
D、大气开放,兼容并蓄
67、浙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样化的举措是(ABC)。
A、鼓励支持“创文化”
B、持续推进“送文化”
C、加大力度“种文化”
D、大力推进“管文化”
68、浙江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ABCD)。?
A、重视理论学习引导,注重思想价值观建设
B、提炼浙江精神,凝聚思想共识
C、探索创新德育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D、创新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69、浙江适应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需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举措是(ACD)。
A、注重源头治理,创新管理体制
B、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
C、整合网络资源,创新管理平台
D、明确分工职责,创新管理手段
70、浙江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举措是(ABCD)。
A、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B、发挥政府“公共服务,综合治理”的主导作用
C、发挥社会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协同作用
D、发挥公众在社会治理中“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基础作用
71、浙江创新社会治理理念,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的经验是(ABCD)。
A、民生为本、服务为先
B、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C、协商疏导、防患未然
D、依法治理、综合施策
72、浙江全省发展循环经济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显著成效是(ABCD)。
A、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性的方向转轨
B、三大产业联动,各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同步跟上
C、各地结合资源环境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推进循环经济各显特色
D、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得到有序协调推进
73、浙江营造生态环保社会氛围,塑造生态环保文化的经验是(ABCD)。
A、实施“文化播绿”工程
B、多渠道开辟生态文化传播载体
C、开展全民共建共创生态文明活动
D、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格局
74、浙江开展“811”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是:经过2011-2015年五年努力,(ABCD)。
A、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B、环境质量提高与改善民生需求相适应
C、生态省建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D、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75、浙江及时抓住发展机遇,为建设未来海洋蓝色生态屏障提出的举措是(ABCD)。
A、强化陆源污染物入海控制
B、做好海洋面源污染防治
C、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
D、增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污染应对能力
76、浙江对外开放,依托“浙江经济”,发展“浙江人经济”的成就是(BCD)。
A、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
B、对外贸易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C、对外投资迈向资本输出大省
D、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77、浙江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转变,注重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其主要措施是(ABCD)。
A、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省内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B、重点加大吸收北美、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力度,进一步做好吸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的工作等等
C、主动走出去招商,大力开展网上招商,突出产业招商主题,探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引资模式,发挥开发区集聚外资的作用
D、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78、“招大引强”这一借梯登高方式对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促进作用是(ABD)。
A、有利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
B、引发企业发展的联动效应
C、提高浙江自主创新能力
D、有利于推进高水平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战略性大平台
79、浙江省加强思想建设,提高理论武装能力的举措是(ABC)。
A、重视理论武装,创新学习方式
B、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
C、弘扬求真务实学风,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D、从思想教育入手,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80、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委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主要做法是(ABC)。
A、夯实党内民主基础,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B、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内选举的民主
C、全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
D、改进领导干部选拔机制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浙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探索获得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造性地把XX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82、浙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探索获得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创业富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83、浙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探索获得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走创新强省之路,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84、1978年以来浙江所有制结构演变历程的第三个阶段是:公有制经济比重相对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至今)。(×)
85、浙江发展实践表明,与单一制的所有制相比较,混合所有制关系更加符合市场经济需要,更具优越性。(√)
86、非公有制经济被视为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基础所在、优势所在、活力所在、源泉所在。(√)
87、浙江大胆探索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机制,逐步形成了各类市场主体相互促进、各类市场协调发展的格局。(√)
88、浙江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哪个领域的发展就充满活力。(√)
89、产权清晰不是市场交易和市场机制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
90、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浙江从加工制造大省向先进创造大省转变,必须首先实现从“轻、小、民、加”向“重、大、国、高”的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跨越。(√)
91、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有效推进,关键要建立其所依存的制度基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92、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构筑“五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和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93、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94、浙江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
95、浙江经过长期探索并在全省普遍推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其基本架构是“一个机构、四项制度”。(×)
96、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是建设“两美”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
97、为了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浙江提出了构筑“一核两极七心四带”的全省文化产业总布局。(×)
98、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浙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民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
99、以残疾人共享小康为目标,浙江形成了“三个全国首创”具有浙江特色的残疾人托(安)养服务体系,即残疾人有庇护、有收入、有五险的“工疗车间”运行模式,“浙江省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品牌等。(×)
100、社会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是实施社会治理的责任主体,政府主导是完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
101、浙江省衢州市实施的“三民工程”,是指建立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实现为民办事全程服务制度。(√)
10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10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高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104、绿色企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将环境利益和对环境的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权过程,并取得成效的企业。(√)
105、“浙江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地域;“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后者理念更辩证、更开放、更实事求是。(√)
106、所谓总部经济,是指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运营商为优化空间资源,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心城市设立企业公司或集团总部,使总部经济活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经营模式。(√)
107、2015年,浙江提出了“招大引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把“引进来”的目光瞄准了国际大企业、大项目、高新技术,通过借梯登高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108、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更是把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作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来抓。(√)
109、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
110、为了完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浙江省委组织部发了“二个意见、六个办法”的考核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