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1-02-26 发布
第2课时 相关运算律
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
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悉地进行加法运算.
重点
1.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内容,运用运算律进行加法运算.
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
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投影出示练习,计算:
①30+(-20);(-20)+30;
②[8+(-5)]+(-4);8+[(-5)+(-4)].
生独立完成后同学交流.
二、推进新课
(1)探索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师提出问题:观察比较第一组两题,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观察比较第二组两题,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讨论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2)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问题
师出示教材例2.先让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
练习:教材20页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教师可安排学生板演,从中发现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师投影展示教材例3.
学生独立解决.(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
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结果呢?
学生讨论后解决.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
三、课堂小结
小结:
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例3中解法2解决问题的数学现象,你能举
2
出一两个例子吗?
四、布置作业
习题1.3第2,8,9题.
本节课在开始时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
2
相关文档
-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复习检测:第22021-02-27 09:10:435页
- 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8 有理2021-02-27 09:09:4721页
- 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2021-02-27 09:06:005页
-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1 2021-02-27 09:02:473页
- 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2021-02-27 09:02:434页
- 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2021-02-26 22:37:294页
- 有理数的大小导学案2021-02-26 22:33:252页
- 苏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课件:有理数2021-02-26 22:30:5712页
- 7上教案人教版数学《1.4.2有理数的2021-02-26 22:30:222页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乘2021-02-26 22:18:5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