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44 KB
- 2021-02-26 发布
他是谁?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
主义的诗人。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
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
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
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
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
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
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
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
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何学习诗歌?
多读
●第一招●
——读出诗韵
溅( )——
抵( )——
搔( )——
浑( ) ——
簪( )——
jiàn 溅落
dǐ 值得
sāo 用指甲挠
zān 一种束发
的首饰
大哥哥,大姐姐,
我戴上眼镜仔看你
读书啊,别读错了
字呀!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简直hún
▲合作探究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
2、分析前四句。
(1)作者望到了哪些景象?
(2)这里的别是什么意思?
(3)作者对花落泪,流的是什么泪
?
杜甫在春天的长安街头所看到的景象。
国破、山河、草木、花等。
可能是和亲人的生离死别,是永别。
伤感之泪、离别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叹息之泪。
▲合作探究 3、学习后四句
(1)反复朗读
(2)如何理解5、6句?
战争持续了好几个月,诗人与家人离别,
音讯全无,有了家信,说明亲人还平安,
健在,这比万辆黄金还珍贵。
(3)诗人盼望一纸报平安的家
书到了什么程度?
4、再读全诗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合作探究
5、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
忧国思家
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
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
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
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教师寄语
同学们,杜甫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
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
声,他是怀着与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
感来写诗的。所以说感情是诗歌的生命。你
们想写出像杜甫那样的好诗吗?那就请大家
从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吧!
1、抄写诗歌,背诵诗
歌。
2、根据老师教的赏
析诗歌方法自选《春
望》中你最喜欢的两
句诗进行赏析。
作业: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望岳》 (5)_苏2021-02-27 09:05:221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雪 (6)_鲁教版2021-02-27 09:03:4633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人 领袖》 (32021-02-27 08:55:451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与朱元思书》 2021-02-27 08:51:0470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海燕 (17)_鲁教版2021-02-26 22:36:1023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 (112021-02-26 22:35:2246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回忆我的母亲》2021-02-26 22:31:416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小石潭记 (17)_鲁2021-02-26 22:28:403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一着惊海天—目2021-02-26 22:24:5311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已亥杂诗》 (152021-02-26 22:22:49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