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9.20 KB
- 2021-02-26 发布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专题练习——声的利用
1.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2.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飞虫的位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能听到真空置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中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5.以下实例中没有利用到声音的反射的是( )
A.天坛回音璧 B.倒车雷达
C.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D.声呐测海底深度
6.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
B.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C.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
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
7.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
D.古代航行的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8.图中的应用均与声音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钟锤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运用了声音传递能量的道理
C.演奏的箫管参差不齐是为了吹出响度不同的声音
D.发声的音叉使水花四溅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9.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笔直公路正对山崖驶近,途中司机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声音的速度为340m/s)( )
A.300m B.680m C.340m D.320m
10.在医院中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以后,再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关于这两次声音的利用例子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B.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C.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D.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12.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 )
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13.出车后会持续拉响警笛,行人或其他车辆会及时让道,它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
14.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15.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从能量的角度看,这个现象说明
16.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17.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18.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9.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 有关(答两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是 。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
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 ,同时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5)如图丙所示,把音又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
20.沁阳境内沁河桥某段桥头架设了固定测速仪,其原理如图1所示,并有如图2所示的交通标识牌。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4s,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图2所示的交通标识牌警示的内容为: ;
(2)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3)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是否超速?
(5)此时司机应该执行的操作是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专题练习——声的利用
答案
1.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答案:A
2.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飞虫的位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A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能听到真空置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答案:B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中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答案:B
5.以下实例中没有利用到声音的反射的是( )
A.天坛回音璧 B.倒车雷达
C.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D.声呐测海底深度
答案:C
6.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
B.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C.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
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
答案:A
7.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
D.古代航行的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答案:C
8.图中的应用均与声音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钟锤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运用了声音传递能量的道理
C.演奏的箫管参差不齐是为了吹出响度不同的声音
D.发声的音叉使水花四溅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D
9.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笔直公路正对山崖驶近,途中司机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声音的速度为340m/s)( )
A.300m B.680m C.340m D.320m
答案:C
10.在医院中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以后,再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关于这两次声音的利用例子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B.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C.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D.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答案:C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答案:D
12.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 )
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C
13.出车后会持续拉响警笛,行人或其他车辆会及时让道,它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信息
14.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答案:响度 信息
15.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从能量的角度看,这个现象说明
答案:声音传递能量
16.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答案:振动 能量
17.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答案:振动 能量
18.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答案:水 9
19.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 有关(答两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是 。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 ,同时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5)如图丙所示,把音又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
答案:(1)介质的种类 介质的温度(2)3062m (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大 响度(4)能量
(5)①② ①③
20.沁阳境内沁河桥某段桥头架设了固定测速仪,其原理如图1所示,并有如图2所示的交通标识牌。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4s,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图2所示的交通标识牌警示的内容为: ;
(2)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3)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是否超速?
(5)此时司机应该执行的操作是 。
答案:(1)限速40km/h;(2)85m;(3)74.8m;(4)汽车的速度是42.12km/h,已超速;(5)减速行驶。
相关文档
- 中考初中物理易错题集2021-02-27 09:07:114页
- 物理(心得)之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2021-02-27 09:05:415页
- 第6章 第2节 热传递与比热容-20212021-02-27 09:04:298页
-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同步训练简单机械2021-02-27 09:04:155页
- 初中物理教师年终述职报告2021-02-27 09:03:425页
- 北京中考初中物理初三物理电学压轴2021-02-27 08:57:335页
-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2021-02-27 08:54:2349页
-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第十2021-02-27 08:53:1331页
-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浮力两段式教学设2021-02-26 22:37:345页
- 高考物理专题练习电路故障分析含解2021-02-26 22:34:2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