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50 KB
- 2021-05-21 发布
单元排查强化
【主干知识理脉络】
【易错易混早防范】
易错点 1 混淆概率求解中的“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
点拨 ①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如色盲男孩),则从全部后代
(即 XX+XY)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②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如男孩中色盲),求概率时只考虑相
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所有男孩即(XY)中
患病的男孩占的比例。
易错点 2 禁止近亲结婚是否可降低所有遗传病的患病率?
点拨 近亲结婚时,当夫妇都携带同一祖辈传来的某隐性致
病基因时,生出隐性遗传病患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禁止
近亲结婚可有效预防隐性遗传病患病率。然而,对于显性遗传病
而言,即使基因不纯合,也会发病,故禁止近亲结婚也不能使该
病患病率下降。
易错点 3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是否一定患病?不携带致
病基因的个体是否一定不患病?
点拨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女性色盲
基因携带者,有色盲基因但不患病;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
定不是患者,如 21 三体综合征,其可以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仍然
是患者。
易错点 4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杂合子如何
取值?
点拨 针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言,正常人群应包含 AA、
Aa 两种基因型,倘若“与人群中某正常异性结婚”,求解“生一
患病孩子的概率”类问题时切不可直接认定该异性基因型为 Aa,
必须先求得 Aa 概率,方可求解,即该异性为 Aa 的概率=
Aa
AA+Aa
×100%。
【基础排查过三关】
第 1 关:基础知识——填一填
1.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
复制一次,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
二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
2.动物配子的形成
(1)精子的产生过程
(2)卵细胞的产生过程
3.动物的受精过程:在受精卵内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发生
融合,因此,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
4.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
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假设,且对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了
合理解释,并设计了测交方案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从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在一起。请你根
据假设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设有关基因用 W、w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遗传图解如下
5.以下为患某病的遗传系谱图(设基因为 D、d),其中Ⅰ1 不
携带某病的致病基因,若Ⅱ2 与一患病男性结婚,请推测子女的可
能 情 况 , 用 遗 传 图 解 表 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据图判断该病遗传方式为伴 X 隐性遗传。当Ⅱ2 基因型
为 XDXD 时,后代正常,无分离比;当Ⅱ2 为携带者时,遗传图解
如下:
第 2 关:切入高考——判一判
1.X、Y 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
2.生物的性别并非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3.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XbY、XbXb。(√)
4.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
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
比例为 7:1。(×)
5.[经典高考]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雄
株,g 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 对 g、g-是显性,
g 对 g-是显性,如 Gg 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则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
子。(√)
6.[经典高考]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但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7.[经典高考]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
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
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8。(√)
8.[经典高考]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 X 染色体上。果蝇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
缺失 2 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
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则 F1 中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2,缺
失 1 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8。(×)
第 3 关:做高考——攀顶峰
1.[2019 全国卷Ⅰ]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
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
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解析: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宽叶对窄叶
为显性,含基因 b 的花粉不育,可推出不存在窄叶雌株(XbXb),A
正确。宽叶雌株中有纯合子与杂合子,杂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
子代雄株可为宽叶,也可为窄叶;纯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
雄株全为宽叶,B、D 正确。当窄叶雄株作父本时,由于含基因 b
的花粉不育,故后代只有雄性个体,C 错误。
答案:C
2.[2016·全国卷Ⅱ,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G、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 g 完全显性。受精卵
中不存在 G、g 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
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
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
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 这对等位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
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XGXg 和 XgY;再结合题意
“受精卵中不存在 G、g 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
推测:雌蝇中 G 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3.[2018·全国卷Ⅱ,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
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
相同,豁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在 W 染色体
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为________;理论上,F1 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______,F2
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
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
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3)假设 M/m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 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
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 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现
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 M/m 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
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
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
解析:(1)豁眼性状受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雌、
雄家禽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ZW 和 ZZ,因此,纯合体正常眼雄
禽和豁眼雌禽的基因型分别为 ZAZA、ZaW;两者杂交产生的 F1 的
基因型及表现型为 ZAZa(正常眼雄禽)和 ZAW(正常眼雌禽);F2 中
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2ZAW(表现为正常眼)和 1/2ZaW(表现为
豁眼)。(2)欲使子代中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不同的性状,对于
ZW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应该选择“隐性雄性个体”和“显性雌性
个体”进行杂交,因此,选择的杂交组合是豁眼雄禽(ZaZa)×正常
眼雌禽(ZAW),其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为正常眼雄禽(ZAZa)
和豁眼雌禽(ZaW)。(3)本题可运用“逆推法”,先分析子代中的豁
眼雄禽,其基因型可能是 M_ZaZa 或 mmZaZa,由此可推知亲本雌
禽的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为 ZaW,但亲本均为正常眼,则说明亲
本正常眼雌禽应该是基因 m 纯合导致其表现型转变的结果,即亲
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mmZaW。结合亲本的基因型可进一步确定子代
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MmZaZa 和 mmZaZa。
答案:(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
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
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3)mmZaW MmZaZa、
mmZaZa
4.[2016·全国卷Ⅰ,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
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
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
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 1:1:1:1。同学乙用两
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
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
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
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解析:(1)假设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 A、a 表示。灰体雌蝇与黄
体雄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灰体和黄体,由此不能判断该相对性
状的显隐性;而子代雌雄个体中灰体和黄体的比例均为 1:1,基
因在常染色体(如亲本基因型为 Aa×aa)或 X 染色体上(如亲本基因
型为 XAXa×XaY)均可出现此比例,所以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2)
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黄体(用基因 a 表示)为隐性状性,则亲
本基因型为 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 XAXa(灰体♀)、XaXa(黄体
♀)、XAY(灰体♂)、XaY(黄体♂)。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往往与
性别相关联,所以若要证明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所选个体
杂交子代表现型能表现出性别差异。分析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
可得出 两组杂交组 合能独立证明 同学乙的结 论:①♀ 黄体
(XaXa)×♂灰体(XAY)→XAXa(灰体♀)、XaY(黄体♂),子代中所有
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②♀灰体(XAXa)×♂灰
体(XAY)→XAXA(灰体♀)、XAXa(灰体♀)、XAY(灰体♂)、XaY(黄
体♂),子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灰体与黄体各半。
答案:(1)不能。
(2)实验 1: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
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实验 2: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
为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