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5-21 发布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读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判断 1~3 题。
1.若某人从 M 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分别前
进 110 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
A.回到 M 点 B.在 M 点正南方向
C.在 M 点的正东方向 D.在 M 点正西方向
2.一架飞机从 M 点出发,以 1 100 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
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16 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80°W,40°N B.100°E,50°N C.100°E,40°N D.100°W,
50°N
3.在地球表面从 M 点到 N 点的最短路线的方向应为
A.向正东 B.沿两点所在纬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回答 4~6 题:
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5.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
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
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
读等高线图,回答 7-8 题。
7.图中甲地点陡崖崖底的海拔高度和陡崖的相对高度分
别可能是
A.300 米 400 米 B.488 米 500 米
C.400 米 388 米 D.688 米 600 米
8.读图,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比例尺 1∶2 万),该地区计划进行水利
工程建设。回答 9~10 题。
9.如果图中选取适当位置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 0.7cm)
和坝体的最大相对高度分别为(单位:米)
A.70, 50 B.140, 100 C.140, 150 D.700, 15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海拔都在 100 米以上 150 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小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是从正上方俯视时被遮挡的等高线)。
据此回答 11-12 题。
11.图中 P 等值线的数值为
A.711 米 B.712 米 C.713 米 D.714 米
1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读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及等深线图,回答 13-14 题。
13.当地欲建一港口,以此作为启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钥匙,港口最宜建在图中: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该地区某小镇周边地形状况如上右图,图中两条
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世界某种自然带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
15~17 题。
15.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
(低于 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16.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 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 16℃~21℃,导致
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17.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黄河站(78°55′N,11°56′E)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据此回答 18~19 题。
18.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地区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19.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 千米 B.900 千米 C.1300 千米 D.1500 千米
右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 20—22 题。
20.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 月 1 日 B.4 月 1 日
C.7 月 1 日 D.10 月 1 日
21.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22.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
读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瀑布落差为 60 米。据此完成 23—24 题。
23.图中 P 地等高线的数值为
A.500 米 B.400 米
C.300 米 D.200 米
24.图中观景台与山峰的高差最有可能为
A.310 米 B.330 米
C.340 米 D.390 米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 25--26 题。
25.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①水平挤压运动 ②水平扩张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26.经测定,石灰岩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岩石,
则图中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读右图 ,完成 27、28 题。
27.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
28.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
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图 2 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
回答第 29、30 题。
29.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届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30.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
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31、32 题。
31.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3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图 1 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
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 33、34 题
33.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1a 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34.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
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
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
量减小
图 4 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
为 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
据此完成 35、36 题
35.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米 B.230 米
C.340 米 D.420 米
36.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米 B.310 米 C.360 米 D.410 米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 37、38 题。
37.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两 岛 附 近 都有 暖 流 经 过 , 方 向 相反
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
③ 甲 岛 的 比 例 尺 小 于 乙 岛
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A.①② B.①②④
C. ②③ D.①②③④
38.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
热带雨林气候
B.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
C.7 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D.1 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下图为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32~34 题。
39.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北美大陆
40.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
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冬季西岸气温低于东岸是受洋流的影响
B.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5~10 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东北信风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
D.11 月~次年 4 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位于信风的背风坡,而东岸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
地理读图分析题答题卷
二、综合分析题( )
41.读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共 10 分)
(1)若要在岛上从甲地到乙地修建铁路,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条较合理的线路并
在图中画出。(2 分)
(2)丙地比乙地降水量 (多或少),
原因是:(2 分)
(3)岛上 A、B 两河哪条河流水能更丰富?为什么?
(2 分)
(4)甲、乙两个港口筑港条件较好的是 ,理由是(4 分):
42.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左图)与“沿 30°N 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右
图),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1)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是 ;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和 (选择填空)。(3 分)
A.a→b B.b→c C.e→f D.f→e
(2)当 b 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 (高
空、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 (南,北)凸出。(2 分)
(3)c 处与 e 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之。(2 分)
(4)30°N 纬线在中国境内穿过的地形区自东向西依次是
。(2 分)
43.右图是我国两个区域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 ;
② 。如果湖泊②把
河流分为上下游两段,通航条件较好
的是 ,
原因是 ,
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 ,
原因是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
(3)甲图所在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 ,乙图所在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 .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44.读下图,回答问题。(10 分)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 分)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
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 分)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3 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5 DBCCC 6—10 DCBBD 11—15 CABDA 16—20 CBACC
21--25 ADBCC 26—30 ADCCA 31--35 BDDCD 36--40 CACBA
二、读图分析题(共 40 分)
41.(10 分)
(1)见右图(2 分)
(2)多 丙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2 分)
(3)A;两河流域面积相当,水量差不多, 但 A 河上
游落差大。(2 分)
(4)乙 ①乙地处西风背风地带;②地处海湾,避风
条件好,风浪小;③乙地地势相对开阔,筑港条件好。(4 分)
42.(10 分)
(1)温和多雨 B D (3 分)
(2)高空 高纬或北 (2 分)
(3)c 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其成因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与从极地南下
的冷气流在 60°N 附近相遇,北上的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动力原因形
成); e 处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高,空气作上
升运动而形成(热力原因形成)(2 分)
(4)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3 分)
43.(10 分)
(1)河流源头 调节河流径流量 下游 地势低平,水流较平稳 上游 落差大
(2)冰川融水 大
(3)海陆间循环 陆地循环
44.(10 分)
(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
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 月多,12、1、2 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
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3)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
年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相关文档
- 山西省太原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2021-05-21 13:41:539页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 2016-2017 学2021-05-21 13:18:5011页
-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2021高二地理2021-05-21 12:53:077页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2016-2017 学2021-05-21 12:05:138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2021-05-21 11:50:5514页
-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 2016-2017 学2021-05-20 20:19:5711页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高2021-05-20 15:08:5513页
- 华安一中 2014—201 5 学年下学期2021-05-20 14:27:3910页
- 宁夏平罗县 2016-2017 学年高二地2021-05-20 12:46:389页
-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21-05-20 12:40:4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