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3 MB
- 2021-05-21 发布
第
17
课时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备考导航
]
考点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真题分布
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b
综合题
[2017
,
4
月,
T39(1)]
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b
判断题
(2015
,
10
月,
T7)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选择题
Ι(2017
,
4
月,
T26)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b
判断题
(2018
,
4
月,
T7)
选择题
Ι(2016
,
10
月,
T26
、
2016
,
4
月,
T27)
时政追踪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1.
(2017·4
月浙江选考,
26)
2016
年
9
月,中央文明委启动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共有
300
个在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等八个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家庭受到表彰。开展这一活动主要是为了
(
)
①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②
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
③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
全面提髙公民科学素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
文明家庭的评选有利于家风建设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所以选
②③
,
①
表述错误,应该是传统美德,
④
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并非科学素养。
答案
B
2.(
考查公共参与
)
浙江省兰溪市兰花社区推出
“
时间银行
”
,参与微公益的居民可以在银行存储志愿服务时间,以不同的服务内容进行积分。累计的积分可以到
“
社区微公益超市
”
兑换实物。这一活动
(
)
①
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
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
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
提升了公民的科学素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该活动鼓励公民参与微公益志愿服务,是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
①
符合题意;
“
微公益
”
志愿服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
友善
”
的价值准则,
③
符合题意;
②④
不是
“
微公益
”
志愿服务具有的作用,排除,故选
B
。
答案
B
3.
(2017·11
月浙江选考,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
184
条规定,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被俗称为
“
好人法
”
的这一规定
(
)
①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
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③
将会推动良好风尚的发展
④
将会提高对救助人的道德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
“
好人法
”
的这一规定只是给好人们做好事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不是对他们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故排除
④
,选
A
。
答案
A
名师指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时政追踪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
4.
(2018·4
月浙江选考,
7
)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以法治为重点。
(
)
解析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故错误。
答案
F
5.(
2016·10
月浙江选考,
26
)
“
中国好人榜
”
评选活动自
2008
年开展以来,影响不断扩大。今年
8
月,群众举荐的好人好事线索超过
93
万条,参与活动人次超过
3 800
万。好人好事的广泛传播、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提升了国民道德素质。这表明
(
)
①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②
文明风尚需要引导
③
传统道德得到全面继承
④
国民素质已经全面提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
“
中国好人榜
”
活动的评选,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提升了国民道德素质,这表明通过精神文明的实践,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②
。
③
中
“
全面继承
”
表述显然不妥。
④
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
A
6.(
2016·4
月浙江选考,
27
)
退休教师韦思浩,本可以享受悠闲优雅的晚年生活,却为了捐资助学而甘当
“
拾荒老人
”
,以极致的方式诠释了慈善的真义,也感动了无数人。韦老师的义举感召我们
(
)
①
做传统美德的实践者
②
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③
做家庭美德的传播者
④
做职业道德的弘扬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
退休教师韦思浩为了捐资助学而甘当
“
拾荒老人
”
,感召我们做传统美德的实践者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①②
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③④
排除。
答案
A
特别提醒 道德规范与时俱进
任何道德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基础。当其存在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现实基础发生变化时,其内容、形式也会发生变化,一些过时的道德观念会被淘汰,一些传统的观念会被赋予新的内容,会出现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
7.
[2017·4
月浙江选考,
39(1)
改编
]
近年来,
W
市积极推广全开放、
24
小时不打烊的公共图书阅览空间
——
城市书房。与传统图书馆单纯由政府拨款建设管理不同,城市书房以众筹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同时采用
“
我的书房我来打理
”
的志愿服务形式,由志愿者负责图书上架整理、秩序维护。城市书房不仅成为满足广大读者更多需求的精神粮仓,而且成为彰显社会公德的文明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分析
W
市推广城市书房的积极作用。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分析推广城市书房的积极作用,审读材料信息
“
图书阅览
”“
精神粮仓
”“
文明样板
”
等,结合教材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可以从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形成良好风尚等方面组织语言形成条理。
答案
W
市推广城市书房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能够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易错点
1
夸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提醒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矫正训练
1
(
考查公共参与
)
据报道,在电影下乡活动中,海南省电影公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农村电影院线。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
)
①
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城乡差别,完成脱贫任务
②
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
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城乡差距只能缩小不能消除,
①
错误;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
④
错误。
答案
B
易错点
2
混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矫正训练
2
(
考查公共参与
)
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
魂
”
和
“
体
”
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文化的
“
体
”
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而当代中华文化的
“
魂
”
就是
(
)
A.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当代中华文化的
“
魂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易错点
3
混淆科学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提醒
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的过程属于科学素养,而以自省、自律的方式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过程属于思想道德修养。把握两者关系,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
只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
不能认为两者谁更重要一些或谁决定谁。
③
科学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同步的,也不能相互替代。
矫正训练
3
(
考查公共参与
)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
)
①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
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
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解析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
②③
正确。这一举措是思想道德范畴,提高的是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①
不符合题意;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产生原因具有复杂性,
④
“
杜绝
”
说法绝对化、片面。因此答案为
B
。
答案
B
本课时选考命题常结合我国文化建设中的热点事件,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题目有较强的综合性,主客观题目都有,而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经常作为主观题的一个答案要点出现。
【例
1
】
(
考查政治认同
)
习近平指出:
“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
该观点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①
能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②
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
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④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材料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凝聚社会共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③④
符合题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而不是能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①
说法错误,故选
D
。
答案
D
[
变式训练
]
1.(
考查政治认同
)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自主、自由参与等特点,在思维、情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性。这启示政府在发展网络文化时要
(
)
①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④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政府应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
①②
符合题意。
③
是个人的做法,而不是政府要做的;
④
与材料没有联系。故选
A
。
答案
A
【例
2
】
(
考查公共参与
)
今年开展的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热情。这一活动的开展
(
)
A.
决定了人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B.
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性的统一
C.
表达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D.
决定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解析
A
项中的
“
决定
”
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道德建设,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C
排除;
D
项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排除。
“
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
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性的统一,
B
正确。
答案
B
[
变式训练
]
2.(
考查公共参与
)
今天的社会环境和雷锋精神产生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但雷锋精神依然在中华大地上绽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
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
”“
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
。这是因为雷锋精神
(
)
①
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②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③
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
④
能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雷锋精神依然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是因为雷锋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②③
符合题意;雷锋精神并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①
说法错误;雷锋精神能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而不是智力支持,
④
说法错误。
答案
C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创新预测
]
1.(
考查公共参与
)
“
发现
‘
最美浙江人
’
——
浙江好人榜
”
推荐评选活动,
2018
年
3
月名单揭晓。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是群众身边的典型、眼前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使我们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A.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D.
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
符合题意,排除
A
、
B
;
D
说法错误,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
答案
C
2.(
考查公共参与
)
“
随手公益
”
活动,是让想从事志愿服务的公众,利用碎片时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随时都能从身边寻找到可以做志愿服务的机会。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以上内容说明
(
)
①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
经济发展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素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故
①
正确;志愿者的做法体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②
正确;
③
表述错误;
④
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A
3.(
考查政治认同
)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措施类题型。回答本题可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②
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③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