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5-21 发布
考点 43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1.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 HA:HA H++A−,电离常数 K= H A
HA
c c
c
( )( )
( )
。
(2)对于一元弱碱 BOH:BOH B++OH−,电离常数 K= B OH
BOH
c c
c
( )( )
( )
。
(3)对于二元弱酸,如 H2CO3:H2CO3 H++ 3HCO ,K1= 3
2 3
H HCO
H CO
c c
c
( )( )
( ) ; 3HCO H++ 2
3CO ,
K2=
2
3
3
H CO
HCO
c c
c
( )( )
( ) ;且 K1>K2。
2.意义:相同条件下,K 越大→越易电离→酸(或碱)性越强
3.特点: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
≫
K2……,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
电离。
4.影响因素
5.电离常数的三大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6.电离平衡常数相关计算(以弱酸 HX 为例)
(1)已知 c(HX)和 c(H+),求电离常数
HX H+ + X−
起始(mol·L−1):c(HX) 0 0
平衡(mol·L−1):c(HX)−c(H+) c(H+) c(H+)
则:K= H X
HX
c c
c
( )( )
( ) =
2 H
HX H
c
c c
( )
( )-( )
。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c(HX),则 K=
2 H
HX
c
c
( )
( )
,
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2)已知 c(HX)和电离常数,求 c(H+)
HX H+ + X−
起始:c(HX) 0 0
平衡:c(HX)−c(H+) c(H+) c(H+)
则:K= H X
HX
c c
c
( )( )
( ) =
2 H
HX H
c
c c
( )
( )-( )
。
由于 K 值很小,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 ≈c(HX),则:c(H+)= HXK c( ),代
入数值求解即可。
考向一 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典例 1 已知 25℃时,K=
- +
3
3
c(CH COO ) c(H )
c(CH COOH)
=1.75×10-5,其中 K 是该温度下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K 增大
B.升高温度,K 增大
C.向 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K 增大
D.向 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K 增大
1.(2020·河南南阳中学高三月考)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弱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苯酚
电离平衡常数 Ka(25℃) 2.98×10-8
Ka1=4.3×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1.28×10-10
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的 SO2 通入 Na2CO3 溶液中:SO2+H2O+2 2-
3CO == 2-
3SO +2 -
3HCO
B.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 + -
3HCO → +H2O+CO2↑
C.少量的 SO2 通入 Ca(ClO)2 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少量的 SO2 通入苯酚钠溶液中:SO2+H2O+2 →2 + SO32-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4)判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离子和分子的浓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电离
平衡常数不变,题中经常利用电离平衡常数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如:0.1 mol/L CH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
3
3
CH COO
CH COOH
c
c =
3
3
CH COO H
CH COOH H
c c
c c = H
K
c ,酸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K 值不
变,则
3
3
CH COO
CH COOH
c
c
增大。
考向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典例 2 (1)已知 25 ℃,NH3·H2O 的 Kb=1.8×10-5,H2SO3 的 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
度为 2.0 mol·L-1,溶液中的 c(OH-)=_____________mol·L-1。将 SO2 通入该氨水中,当 c(OH-)降至
1.0×10-7 mol·L-1 时,溶液中的 c(SO2-
3 )/c(HSO-
3 )=______________。
(2)H3AsO4 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H3AsO4 第一步电离方程式 H3AsO4 H2AsO-
4 +H+的电离常数为 Ka1,则 pKa1=___________(pKa1=-
lg Ka1)。
2.(2019·沙坪坝·重庆一中高三月考)常温时,向某浓度 H2A 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NaOH 溶液,混合溶
液中 H2A、HA-和 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碳酸:Ka1=4.3×10-7,Ka2=5.61×10-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HA 溶液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 CO2
B.常温下 H2A 的 Ka2 的数量级为 10-5
C.向 pH=4.2 溶液中加水稀释,
2-
-
c(A )
c(HA )
减小
D.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时,c(Na+)=2c(A2-)+2c(HA-)+2c(H2A)
1.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越高,同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
B.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各微粒的平衡浓度表示的,所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浓度有
关
C.对于不同的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一定越强,可以通过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弱酸的相
对强弱
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2.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 K1=4×10-7 K2=6×10-11
A.向 Na2CO3 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2-
3 +2Cl2+H2O===2Cl-+2HClO+CO2↑
B.向 NaHCO3 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
3 +Cl2===Cl-+ClO-+2CO2↑+H2O
C.向 NaClO 溶液中通少量 CO2:CO2+NaClO+H2O===NaHCO3+HClO
D.向 NaClO 溶液中通过量 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
3.已知室温时,0.1 -1mol L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 pH=3
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 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10-7
D.由 HA 电离出的 +Hc 约为水电离出的 +Hc 的 105 倍
4.已知 25 ℃,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 Ka=1.75×10-5 Ka=2.98×10-8
Ka1=4.30×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A.25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NaClO、Na2CO3 和 Na2SO3 四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Na2CO3
B.将 0.1 mol·L-1 的醋酸不断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少量 SO2 通入 Ca(ClO)2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少量 SO2 通入 CH3COONa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2CH3COO-=== 2
3SO +2CH3COOH
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 分别是下列有关三种酸的电离常数(25℃),若已知下
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 HCN+NaNO2、NaCN+HF HCN 十 NaF、NaNO2+HF HNO2+NaF。由此可判
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HF>HCN>HNO2
D.K(HCN)<K(HNO2)<K(HF)
6.常温下,用 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当滴加 V mL CH3COOH
溶液时,混合溶液的 pH=7。已知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
关系式正确是
A.Ka=
72 10
0.1 2V
B.V=
7
a
2 10
0.1 2K
C.Ka=
72 10
20V
D.Ka=
82 10
V
7.已知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 CO2 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pH=5.60,c(H2CO3)=1.5×10-5mol·L-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 H2CO3 的第二级电离,则 H2CO3 -
3HCO +H+的电离平衡常数 Ka=________。(已知
10-5.60=2.5×10-6)
8.已知 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常数如表:
弱酸 HSCN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常数 1.3×10-1 1.8×10-5 4.9×10-10
Ka1=4.3×10-7
Ka2=5.6×10-11
(1)25℃时,将 20mL0.1mol·L-1CH3COOH 溶液和 20mL0.1mol·L-1HSCN 溶液分别与 20mL0.1mol·L-1NaHCO3
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 CO2 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氨,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CH3COO-) b.c(H+) c.Kw d.醋酸的电离常数
(3)25℃时,等浓度的 NaCN 溶液、Na2CO3 溶液和 CH3COONa 溶液,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填
化学式)。
9.(1)25℃时,HF 的 Ka=6.4×10-4,则此温度下 0.1mol·L-1 HF 溶液的 c(H+)为_____mol·L-1。
(2)25℃时,a mol·L-1 CH3COOH 溶液的 pH=b,用含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___。
(3)硒酸(H2Se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如下:H2SeO4=H++ -
4HSeO , -
4HSeO
⇌
H++SeO 2
4
,K2=1.0×10-2(25℃)。
①向 H2SeO4 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已知 H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4.4×10-7,Ka2=4.7×10-11,则 KHCO3 和 KHSeO4 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____。
(4)已知 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HCOOH:Ka=1.77×10-4,HCN:Ka=4.9×10-10,H2CO3:
Ka1=4.4×10-7,Ka2=4.7×10-11,则以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填字母)。
a.HCOOH+NaCN=HCOONa+HCN
b.NaHCO3+NaCN=Na2CO3+HCN
c.NaCN+H2O+CO2=HCN+NaHCO3
d.2HCOOH+ 2-
3CO =2HCOO-+H2O+CO2↑
1.[2019 天津]某温度下, 2HNO 和 3CH 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45.0 10 和 51.7 10 。将 pH 和体积均
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 2HNO 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C.从 c 点到 d 点,溶液中
HA OH
A
c c
c
保持不变(其中 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an 相同
2.[2015 海南]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电
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修3-3晶2021-05-21 18:37:3817页
-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答2021-05-21 18:01:3411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在书外理2021-05-21 17:57:365页
- 备战2021 高考化学 考点31 燃烧热2021-05-21 17:50:2312页
-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2021-05-21 17:24:589页
- 2018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2021-05-21 17:23:5115页
- 高考化学上海卷解析2021-05-21 17:06:2412页
- 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2021-05-21 16:58:548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量 2021-05-21 16:50:344页
- 备战2021 高考化学 加餐练10 碳硅2021-05-21 16:47:5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