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4 KB
- 2021-05-21 发布
电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
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2)电荷量及元电荷。
难点: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
三、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
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
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学生实验一: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
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
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解释: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
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摩擦起电,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一: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
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
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
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
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问: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学生回答)
(2)用验电器来检验。
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演示实验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
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
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归纳: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
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
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
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 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 10-7
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 =1.6×10-19C
5、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实验三:①取两个验电器 A 和 B。用金属杆把 A 和 B 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接触验电器 A,可以看到 A 和 B 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②改用橡胶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 A 的金
属箔张开,而 B 仍然闭合。
分子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物质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大地、人体、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等。
五、小结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验电器的结构、原理,作用
3、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符号是 C。
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4、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大地、人体、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等。
六、板书设计
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摩擦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
(1)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 C。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 =1.6×10-19C
5、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大地、人体、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等。
相关文档
- 【英语】2019届二轮复习书面表达专2021-05-21 18:38:539页
- 决胜2020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2021-05-21 18:38:4336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2021-05-21 18:38:437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论述类文本阅2021-05-21 18:38:318页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2单元《第82021-05-21 18:38:1118页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2021-05-21 18:38:107页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九2021-05-21 18:38:076页
-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的基2021-05-21 18:37:155页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第八章第22021-05-21 18:36:547页
-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教案133 变2021-05-21 18:36:4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