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1-05-21 发布
- 1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住号在答题卡上填
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 年初在我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得口罩需求量激增。下图为医用口罩生产
的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生产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是( )
A. 原油 B. 聚丙烯 C. 棉花 D. 熔喷无纺
布
2. 口罩生产速度为 0.5 秒/只,可出厂却需要 7 到 14 天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不足 B. 装配耗时长
C. 灭菌耗时长 D. 运输耗时长
【答案】1. D 2.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联图的判读。根据材料中“熔喷无纺布生产环节”,可判断生产医用口罩的
核心材料是熔喷无纺布,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2 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口罩生产速度为 0.5 秒/只”和“灭菌解析环节”,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灭菌耗
时长,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组考查关联图的判读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平直,形如走廊,又因地处
- 2 -
黄河之西而得名。河西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也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
集中产区。汉唐以来,成为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河西走廊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4. 河西走廊平地绿洲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 春小麦 B. 水稻 C. 白兰瓜 D. 葡萄
5. 河西走廊成为古代的“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是( )
①物产丰富 ②盛产丝绸 ③农业发达 ④水源充足 ⑤东西咽喉要道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答案】3. D 4. A 5. B
【解析】
【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定位。根据材料中“位于祁连山附近的地形以及黄河以西的位置”,
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河西走廊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西风从大西洋带来一定的水汽),受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影响小,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农作物的分布。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可判断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为春小麦,A 正确;河西走廊所在地区降水较少,水稻对水热搭配的要求较高,不是该地区主
要的粮食作物,B 错;白南瓜和葡萄不属于粮食作物,CD 错。故选 A。
【5 题详解】
河西走廊农业灌溉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该区域
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同时,河西走廊地区可依赖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灌溉,水源
充足,①③④正确;汉唐以来,河西走廊成为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
流的重要国际通道,该地区是重要的东西咽喉要道,⑤正确;古代中国丝绸主要盛产于江南
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并不盛产丝绸,②错。故选 B。
【点睛】注意:粮食作物是对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 (包括甘薯、马铃薯
等) 及豆类作物 (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 的总称,瓜果类不属于粮食作物。
“桌山”位于开普敦城区西部,山顶平展犹如一个巨大的桌面。每逢特定的季节,山顶
- 3 -
常被厚厚的如丝绒桌布般的云团环绕,有“上帝的餐桌”的美誉。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
却难以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下左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桌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6. 从大气环流角度来看,桌山难以发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 7 月受信风控制,蒸发量大 B. 全年受西风影响,蒸发量大
C. 7 月受副高控制,光照较强 D. 1 月受高压影响,降水稀少
7. 若仅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图中观图拍摄的季节最可能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云团通常环绕于桌山顶部,而不会蔓延至山下,其原因是( )
A. 山顶大气比较稳定 B. 山顶气流不易扩散
C. 背风坡多下沉气流 D. 迎风坡的水汽有限
【答案】6. D 7. B 8. C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根据材料经纬度可知“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
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可以判断桌山难以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
貌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劲蒸发量
大。D 正确。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夏季盛行海风,东南风带来大西洋的
水汽,在山体迎风坡气流被迫抬升成云”,可以判断季节为夏季。B 正确。故选 B.
【8 题详解】
- 4 -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桌山四周陡峭,在迎风一侧受陡崖阻碍,
气流迅速上升,形成云雾并扩散到山顶(云团不易下沉);背风一侧沿陡峭山坡下沉的云团快
速升温,云滴蒸发,云团易消散”。可以判断其原因是背风坡多下沉气流。C 正确。故选 C.
【点睛】本题组考查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题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要求学生
熟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分影响,第二小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的影响;第三
小题考虑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地区。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树的 90%以上,
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
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恢复较为缓慢
B. 火后 15 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达到峰值
C. 火后 25 年以后,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下降迅速
D. 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大致呈正相关
10. 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是( )
A. 高大乔木 B. 低矮灌木 C. 草本植物 D. 苔藓地衣
11. 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土壤养分充足 ②森林郁闭度高
③环境温度升高 ④土壤 pH 值降低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5 -
【答案】9. D 10. B 11. A
【解析】
【9 题详解】
根据坐标图可知,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恢复较快,A 错误。火后 15 年,林下植被生
产力达到峰值,物种丰富度在火后 25 年达到峰值,B 错误。火后 25 年以后,林下植被物种丰
富度下降缓慢,C 错误。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大致呈正相关。D 正确。故选 D。
【10 题详解】
根据材料“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 90%以上,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
物(根浅)及苔蘚地衣(无根)组成”,可知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
测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是根深的低矮灌木,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1 题详解】
读图可知,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迅速提高,其原因是火后土壤养分更充足和环境
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的生长,A①③正确。火后初期,森林郁闭度低,②错误。森林火灾后土
壤 pH 值升高,④错误。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读懂坐标图,抓住时间节点,分析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及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2-46 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客。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 6 小题,共 135 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西段,该湖水位高度多年基本保持不变,被誉为“大西洋最后
一滴眼泪”。湖水透明度高,湖中本没有鱼,由于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
养殖,现已发展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是准噶尔盆
地最大的湖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湖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
赛里木湖位置及周边相关地理信息图。
- 6 -
(1)分析赛里木湖盐度比艾比湖低的原因。
(2)推测艾比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赛里木湖适合冷水鱼生长的有利条件。
(4)简述艾比湖湖区干涸带来的环境影响。
【答案】(1)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源补给区面积小,河流注入较少,周边汇
入的可溶性盐类物质少。
(2)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较高。
原因: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补给较多。
(3)纬度较高且位于内陆地区,水温偏低,利于冷水鱼生长;湖区面积大,水量大、鱼类生
存空间大;湖水透明度高,水质好;湖中本没有鱼,引入的冷水鱼没有天敌。
(4)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调节气候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盐渍化和沙化加
重。(任答三点)
【解析】
【分析】
考查湖泊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
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西段,没有河流流入,说明地势较高,则气温较低,
蒸发较弱:水源补给区面积小,河流注入较少,周边汇入的可溶性盐类物质少,故盐度较低。
(2)艾比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
- 7 -
补给较多,夏季水位较高,冬季水位较低,水位季节变化大。
(3)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西段,纬度较高且位于内陆地区,气温较低,水温偏低,利于
冷水鱼生长;该湖水位高度多年基本保持不变,湖区面积大,水量大、鱼类生存空间大;湖
水透明度高,水质好,鱼的品质可以得到保障;湖中本没有鱼,引入的冷水鱼没有天敌,有
利于其生存。
(4)艾比湖湖区干涸,水体减少,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蒸发减少,温度变化加大,
调节气候能力下降;生物生存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裸露面积增大,盐渍化和沙
化加重。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果原产于澳洲,19 世纪末被美国商人引进到夏威夷群岛,因其营养丰富,素有“干
果之王”的美誉。夏威夷果树的根系分布浅,抗风能力弱,适宜种植于气温 15-30℃,年降水
量 1000~2000m,海拔 1200 米以下,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pH 值为 5-6,排水良好的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广西地区开始引入优良品种试种。图中甲示意夏威夷岛地形,乙示意
该地气候资料。
(1)描述夏威夷岛夏季降水特征,并说明理由。
(2)简析夏威夷群岛有利于种植夏威夷果的社会经济条件。
(3)评价我国广西引种夏威夷果的自然条件。
(4)分析广西大力发展夏威夷果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1)特征:夏季降水较少。
理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2)地处太平洋重要航线上,交通便利;夏威夷果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大;引进历史悠久,
生产加工技术成熟;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 8 -
(3)有利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酸性土壤广布,适宜生长;南方
多丘陵山地,利于排水。(任答两点)
不利条件: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大风天气多;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喀斯特地
区土层薄,土壤肥力不足等。(任答两点)
(4)带动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任答两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
的能力。
【详解】(1)从该地气候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夏季降水逐月累计变化较小,说明降水较少。
主要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2)注意问的是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夏威夷地处太平洋中部,为太平洋重要航线上,交通便
利;夏威夷果营养丰富,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市场需求大;19 世纪末被美国商人引进
到夏威夷群岛,引进历史悠久,生产加工技术成熟;价格高,有政策支持。
(3)注意问的是有利自然条件,夏威夷果适宜种植于气温 15-30℃,年降水量 1000~2000m,
pH 值为 5-6, 排水良好的地区,广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
水充沛;酸性土壤广布,适宜生长;南方多丘陵山地,利于排水。但夏威夷果树的根系分布
浅,抗风能力弱,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大风天气多;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位
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土壤肥力不足等。
(4)夏威夷果产业经济价值高,可带动经济发展,增加收入;相关的配套产业需求多,可带
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可增加就业等。
(二)选考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请考生在第 42、43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第 44、45、46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
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关岭市依族苗族自治县,化石分布面积 200
平方千米。公园内埋藏的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保存完好、形态精美,极为罕见,堪称世界
一流。主要化石门类包括:大量完美保存的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等。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江
大峡谷也位于保护区内,峡谷两岸峰峦蜿蜒,谷底花江浪花翻滚。
说明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及价值。
- 9 -
【答案】旅游资源类型: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化石地质遗迹资源,峡谷自然景观资源。
旅游资源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类型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
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关岭化石群
国家地质公园主要为化石地质遗迹资源,同时保护区内还有省级风景名胜花江大峡谷,所以
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类型为自然旅游资源。该地的化石群具有很强的科考价值;花江大峡谷两
岸峰峦蜿蜒,谷底花江浪花翻滚,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该地旅游资源独特,非凡性强,旅
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5.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澜沧江和湄公河,一水二名,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经云南出境后称作湄公河,依次
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近些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澜沧江—湄公
河流域各国合作发展成效显著。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
简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人为原因。
【答案】人口数量增长、环保意识不强;矿产资源开采,造成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农药化
肥排放、污染河流;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污染治理;流域内
各国缺乏共同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相关国际合作。(任答五点即可)
- 10 -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污染。
【详解】澜沧江和湄公河依次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澜沧江湄公河流经地
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技术缺乏,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污染治理;人口众多,环保意识较
差,资源开采方式较粗放,矿产资源开采,造成重金属污染;工农业、生活污染严重,农业
生产农药化肥排放、污染河流;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流经国家较多,缺乏针
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相关国际合作。
- 11 -
相关文档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2021-05-21 02:04:004页
- 【历史】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2021-05-20 21:01:269页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2021-05-20 18:05:358页
- 【数学】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05-19 22:16:2914页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高2021-05-12 20:21:3229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2021-05-12 14:11:0511页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高2021-05-12 11:49:1924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2021-05-12 02:48:3512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2021-05-12 01:09:5410页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高2021-05-10 19:11:1511页